簡介
![桃林口景區](/img/b/d8f/nBnauM3X3ITNxAjMwAjMwAjN3QTMzUzM3QTOzQTNwAzMxAzLwIzLwE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青龍河系灤河主要支流,幹流總長246公里,流域面積6340平方公里,桃林口水庫控制5060平方公里。桃林口水庫是“八五”“九五”期間水利部、河北省重點建設項目。
水庫正常蓄水位為143.4m,壩頂高程為146.5m,最大壩高74.5m壩頂長500m,死水位為104m,興利庫容7.09億立方米,死庫容0.511億立方米,總庫容8.59億立方米,水電站裝機2X10MW,年均發電量6275萬KW.h。工程總投資18.04億元。
一期工程:
設計標準,正常運用洪水為100年一遇,非常運用洪水為1000年一遇,工程為二等工程,大壩為2級建築物。
二期工程:
設計標準,正常運用洪水為500年一遇,非常運用洪水為5000年一遇,工程為一等工程,大壩為1級建築物。水庫正常蓄水位為158.8m,死水位為104m,壩頂高程163.3m,最大壩高91.3m,壩頂長526.64m,興利庫容13.82億立方米,總庫容17.8億立方米,水電站裝機3X10MW,年均發電量9330萬KW.h。
桃林口水庫在正常蓄水的情況下,水面猶如一條飛舞的青龍長500米,高74.5米的混凝土大壩就建在巨龍的鼻子處。
主要景區
![桃林口景區](/img/f/17b/nBnauM3X3MjMwEjM1AjMwAjN3QTMzUzM3QTOzQTNwAzMxAzLwIzL1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北國地域,南國情調。桃林口景區“月亮灣”被遊客譽為“塞外小桂林”,在這裡開發的竹筏漂流,填補了秦皇島旅遊市場的空白,被譽為“秦皇島第一漂。”“
月亮灣”水體清澈見底;山體霧靄流嵐,群峰籠翠且千奇百怪,“美女峰”、“神杵峰”、“臥駝峰”等自然奇觀惟妙惟肖,如鬼斧神工,更有慈祥、安寧的“臥佛峰”,頗有樂山大佛的氣度。一支竹篙在手,“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出……”,水中有山,山中有水,船游峰頭,雲遊河底,如詩如畫,再有“妹妹你坐船頭,哥哥在岸上走……”,慕名而尋“塞外小桂林”的遊客心滿意足,過足了一把置身於江南水鄉之上的癮,縱使船兒不聽自家招呼,曲折蛇行;縱使順水而下,逆水而歸後累得氣喘吁吁,汗流浹背,聽到的答覆仍是“還可以,真過癮…….”,其實遊玩最重要的是在乎的一種身心滿足之後的快樂感覺。
休閒運動
![桃林口景區](/img/3/a91/nBnauM3X0UjMxMDM5AjMwAjN3QTMzUzM3QTOzQTNwAzMxAzLwIzLzg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剛騰空的一瞬,心驟然縮緊,不過稍放鬆之後,舉目四望,在高處觀風景真是不錯,一覽眾山而小,腳下水光瀲灩,碧如玉帶,遊人小如蟻點。只是稍嫌時間太短,剛找到感覺怎么就到了下站。“也沒什麼害怕的,挺好玩的,還想再重來一回,好好找找驚險、刺激而又八面威風的感覺”剛剛脫下滑索護具的遊客神色稍嫌莊重而又掩飾不住自豪的說。瞧,這就是又一次戰勝自我後更勇敢的豪氣。
特色
![桃林口景區](/img/a/f87/nBnauM3XxADN4UDNxIjMwAjN3QTMzUzM3QTOzQTNwAzMxAzLyIzL2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旅遊勝地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桃林口景區以她寬廣的胸懷,優良的品質把美麗與真誠奉獻給遊人。遊人把讚嘆,把快樂,把歡歌笑語灑遍了桃林口的山山水水。夜晚的桃林口遠山如黛,涼風習習。明月為燈,神峰帷幕,沙灘為席,燃起的一堆堆火紅的篝火下,人們載歌載舞…….。走過千山萬水的旅行社老總不住聲的贊到:這裡太美了;來自北京,天津的朋友在這裡住了一夜又一夜;更有國際友人,興致所致,一曲曲拉丁舞舞出了風情,舞出了靈韻,舞出了對桃林口這片山水的厚愛…….。
寶藏傳說
![桃林口景區](/img/0/e91/nBnauM3XxEjNyczNwMjMwAjN3QTMzUzM3QTOzQTNwAzMxAzLzIzLzM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這裡,有必要先介紹一下明薊遼長城重鎮桃林口關。據史料記載桃林口長城始建於北齊年間,到明萬曆年間重建。桃林口村曾發現過一塊石碑,是當年桃林口關修建完成後卷刻的,上面明確記載了,桃林口關長城在明萬曆十八年開始修建,到萬曆二十八年修建完成,前後歷時十年,可見當年工程之浩大。筆者就出生在桃林口村,也是當年守軍後裔,在九十年代末還見過這塊石碑,但後來聽說這塊石碑被村里人賣掉了,很是可惜。筆者正與有關方面聯繫,找回這塊本應屬於桃林口村的珍貴文物。按桃林口關修建的時間推斷,此關修建的目的應主要是防止努爾哈赤的後金兵的,因為萬曆二十八年是公元1600年,正是後金崛起的時候。另外從桃林口的地理位置看,桃林口關位於山海關以西120公里處,青龍河繞關而過,向北直通塞外,這裡位置非常險要,桃林口關向北是群山綿延的塞外,關口向西就是一望無垠的關內大平原,直通京畿;。因此這裡就成了遏制努而哈赤入主中原的咽喉要地。
當年桃林口關是按水陸兩重設防,關城分內城與外城,還有瓮城;城牆高度在10米左右。外城在明長城主線上,位於關城東路的青龍河邊,有3000米長,分南北兩個兵營,在與青龍河交匯處,設有水關(兩側各有一城樓,跨河架有一橋);內城位於關城西部,分上城與下城。上城為主城,周長有1000米左右,在南、北、西各建有城門,南城門上刻有“鞏漢門” 三個大字,意思是鞏固漢人統治的天下,北城門上刻有“鎮虜門”三個大字,意思是要鎮壓塞北的少數民族,西城門刻有“望京門”三字,因為桃林口關的西南方向正是京城方向,在上城內還設有東西兩個衙門,一個文衙門,一個是武衙門;下城在關城南部,是南兵營將士居住的地方;另外桃林口關還建有眾多廟宇,在下城靠近青龍河邊建有“龍王廟”,在上城南門外建有“關老爺廟”,“佛爺廟”,在上城靠近北門路東建有“城隍廟”,北門外建有唯一保留至今的“白衣庵”,在外城北部的“關門”外,有一天然石洞,內建“佛爺洞”,裡面供奉十八羅漢,有銅製的,有泥塑的。由此可見,當年的桃林口關,建設規模有多么龐大,氣勢有多恢弘。明政府在這裡花費了大量的物力與人力,修築雄關險鎮,就是要擋住努而哈赤的軍隊,當年的守軍大概也有三四千人。
公元1644年春,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一舉攻破北京城,崇禎帝自縊煤山,大明王朝滅亡。之後李自成率領大軍去山海關,攻打吳三桂。此時山海關長城一線的守軍已是有家難回,有國難投。在薊遼長城重鎮―桃林口關,守城的將士都沉浸在國破家亡的悲痛之中。但就在此前不久(大明尚未滅亡前),一批軍餉已悄悄運抵城中,這批軍餉以白銀為主,還有少量黃金,是大明戶部撥付的,大概有十萬兩,這是守城將士半年的開銷。如今大明朝已經滅亡,皇帝也已殉國,守城將士深受大明恩惠,惟有以死殉國,才能不負皇恩。
因此全城將士都報著必死的決心,如果農民軍前來攻城,必將絕一死戰。根據當時的形式,守城將領考慮到敵我力量對比懸殊,想靠這三四千人與農民軍交戰,守住這座孤城,談何容易,必定是凶多吉少,幾乎沒有獲勝的希望。但這近十萬兩軍餉怎么辦,總不能白白地落入農民軍之手。因此幾位領頭將領商定,先將這十萬軍餉埋藏,萬一戰事有轉機,可以日後回來再取,以圖大事,這樣總比白白落入他人之手要好的多。因此這批軍餉被分成三份,分別埋在桃林口關的三個不同地點。
此時,桃林口關城,已被農民軍團團圍住。原來,李自成也已聽說桃林口關有十萬軍餉,就派近萬人的軍隊攻打桃林口關。戰鬥在本應是與清兵戰鬥的戰場上打響了,全城將士奮勇作戰,激戰進行了一天一夜,場面極為慘烈,大部分將士戰死,城內百姓也死傷過半。農民軍最終攻入城中。進入城內的農民軍,急於尋找軍餉下落,四處搜尋,他們抓來被俘士兵,嚴刑拷問,但都一無所獲。原因是,知道軍餉埋藏地點的將領和士兵大都戰死,其他士兵又不知寶藏地點。農民軍沒有找到寶藏,怎能善罷甘休,他們決定,掘地三尺也要找出寶藏,於是開始在城內四處挖掘。就在此時,李自成在山海關已被吳三桂與清兵所敗,急忙調兵回撤。在桃林口的農民軍也接到命令回撤。農民軍最終還是沒有找到寶藏,極不情願地撤走了。後來清人編寫的明史也提到了這段歷史,說“城破、將歿、藏不知所終”。
大清後來入主中原,建立大清朝。桃林口關戰事已息,逐漸由當年守成將領的後裔建立了村落―桃林口村。經過三百多年歲月地生息繁衍,如今這裡已發展成人口近兩千的自然村。三百多年來,寶藏的傳說一直在這裡流傳,許多人幕名前來探城尋寶,但都一無所獲,也許他將成為一個千古之迷,繼續等待後人去發現與探索。
水庫指南
自駕路線1、京瀋高速,盧龍出口下,奔劉家營方向。如果走官場的話就要由撫寧奔大新寨,去青龍的方向,到隔河頭左轉,然後順著馬路一直走(注意:由盤山路要小心)就到了水庫的北面。
2、桃林口門票價格40元
消費介紹竹筏漂流20元/小時
現更名為桃林湖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