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仲和

1907年春天,林覺民赴日本慶應大學留學,研究哲學。他在這裡廣泛接觸了日本近代革命的理論,為日本明治維新以後的飛速進步所震動,同時與在日本留學的許多中國革命先行者建立了密切的聯繫,結識了中國同盟會的領袖人物孫中山、黃興等人,受到孫中山革命思想的深刻影響。孫中山和黃興已經組織過多次武裝起義,想用武裝力量推翻清政府,但每次都以失敗告終。
1911年初,孫中山與黃興等人在檳榔嶼開會,再次籌備武裝起義,準備在廣州向清政府發起新的攻擊。3月初,林覺民受孫中山委派回福建組織武裝力量,參加廣州的武裝起義。林覺民與林文、林尹民一同回到福州,迅速與革命黨聯絡,組織了一個相當規模的"福建軍團",準備南下赴廣州,其中較著名的人物還有方聲洞、陳與焱木、陳可鈞、陳更新、劉元棟、劉六符、馮超驤,後來他們全在廣州起義中犧牲,被並稱為"福州十傑"。
臨行前,林覺民回家看望了一下父母和妻子陳意映。此前林覺民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娶過一個妻子,並生下一個男孩,取名依新。不久妻子病逝,後又與陳意映結婚。陳意映是大家閨秀,熟讀詩書,與林覺民感情很好,對林覺民的事業非常支持,一度要隨林覺民參加革命活動,《與妻書》中有記:"望今後有遠行,必以告妾,妾願隨君行。"然而這次林覺民回家時陳意映已經身懷六甲,行動不便,不可能"隨君行",林覺民只好忍著悲痛告別妻子,慨然南下。
4月17日,林覺民帶領福建軍團經香港進入廣州,又經過10天的緊張準備,27日,在黃興、趙聲、喻培倫等人的帶領下向廣東督署發起猛攻。由於力量薄弱,起義失敗,林覺民受傷被捕,慷慨就義。後來有人把這次起義中犧牲的72位有名有姓的烈士一同葬在廣州郊區的黃花崗,因而歷史上把這次起義稱為黃花崗起義。
黃花崗起義前三天的晚上,林覺民寫下了《與妻書》和一封致父親的訣別書。林覺民知道自己將身死異地,不能再與妻子謀面,念及往日深情,只好用手帕作信箋,寫下最後的話。寫完後交給戰友,托戰友之手轉交給家人。起義失敗後,林家知道林覺民已經犧牲,為了躲避清兵的追殺,他們全家搬到福州郊外的一座破舊的房子裡。曾經有過革命者悄悄來看望他們,並帶來一些關於林覺民的訊息。後來有一天,林覺民的母親打掃衛生,在門檻的縫裡看到一團東西,打開一看,是兩封絕筆信,一封是給父親的,另一封就是這篇氣貫長虹的《與妻書》。他們把它藏起來,後來傳給了遺腹子林仲新
失去丈夫的陳意映如何忍受著悲傷可想而知。為了安慰她,也為了保住她腹中的孩子,林家又用了過繼的辦法,把林覺民哥哥的一個女兒過繼給陳意映。女兒叫林暖蘇,一個溫婉可人的女孩。林暖蘇多少慰藉了陳意映悲傷的心。幾個月後,"腹中之物"降生人間,一個活潑可愛的男孩,取名仲新。由於陳意映一直不能走出失去丈夫的悲傷,再加上生活變得艱難,林仲新剛剛兩歲的時候,陳意映去世了,林仲新由祖父撫養。
民國政府成立後,林仲新受到政府的許多關照,在福州念完國小、中學,後來又到上海念光華大學,生活支出與學費全由民國政府承擔。大學畢業後,林仲新來到南京,跟隨林覺民的舊交林森做事。林森當時是民國要員,念及與林覺民的舊交,他對林仲新關照很多。但林仲新似乎對政治沒有太大的興趣,只做過幾個不大重要的局長、科長等職,隨中國歷史的變化不斷遷移居住地,到過重慶,後又回到南京。49年後回到福建,"文革"期間飽受摧殘。他結過兩次婚,前妻在抗戰期間病死,與第二個妻子劉文業感情很好,晚年生活在福建漳州。生有一兒兩女,一個在北京,兩個在福州。林仲新於1983年病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