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夏

林之夏(1878—1947),字涼笙,號秋葉,福建閩侯人,作家,擅詩文,工書法,著有《幕府集》《海天橫涕樓詩文集》。

林之夏,字諒生,又字亮生、棄儒生,福建閩縣(今福州市)人,清光緒四年(1878年)生於南台城門村。父林崧祁,舉人,博學能詩,有《述庵詩存》行世,年未四十歲卒,彌留時,把年方11歲的林之夏託孤於摯友林紓。林紓盡傳其學。
光緒十二年(1886年),林之夏考中秀才。當時歐風東漸,國勢日危,林之夏認為,要救國必須學習西方科學,而學習西學又須從學習西方語言入手,遂入福州鶴齡英華書院攻讀。在書院接觸到一些具有新思想的同學,感到清廷腐敗,非革命難以救亡圖存,便與張治海、黃則禎結盟於福州西門關帝廟,並謀在漳州、廈門舉行反清起義,未果。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林之夏考入福建武備學堂;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畢業,學冠其曹。翌年,江寧(今江蘇南京)第九楨統制徐紹禎聞其學績和抱負,召之任該鎮參謀。同年,由軍中趙聲劉光漢介紹,參加興中會。林之夏為第九鎮立制度、訂章則,深得徐紹禎信任,不久升任第三十四標統帶。林之夏與時任第三十三標統帶趙聲關係親密,由趙聲和時任第九鎮書記官的陳其美介紹,加入同盟會。從此以革命思想教育部下,所部營長林述慶、排長柏文蔚由此走上革命道路。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同盟會在萍鄉、瀏陽發動起義,林之夏奉命率軍前往鎮壓,軍次萍鄉,卻與林述慶等人密謀起事,未能實現。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林之夏調任江西新軍統帶,繼續在軍中宣傳革命,所部排長李烈鈞等深為感動。因事機不密,兩江總督端方有所風聞,命江西巡撫馮汝騤將林之夏逮捕,幸得鄉人江西布政使沈瑜慶暗中通報,方免於難。後端方因查無實據,又聽從幕僚舒清阿延攬人才的勸告,復委之任江寧測繪學堂監督,不久調任三十六標統帶。在軍中繼續宣傳革命,未數月,又被人告發,端方派人日夕偵查。為免遭迫害,林之夏辭去統帶職務,仍秘密往來於江寧、鎮江、上海之間,策劃革命。
宣統三年(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清政府調三十六標到鎮江與三十五標會合,以林述慶為新軍統領。林述慶及原三十六標官兵在林之夏策動下,於十一月七日回響起義。當時,上海都督陳其美所組織的江浙聯軍久攻江寧未克,而北洋軍又在漢陽告捷。林之夏以為:若不速下江寧,人心浮動,形勢危殆。乃預立遺囑,偕同林述慶率鎮江新軍猛攻江寧。經過一晝夜血戰,林之夏身受彈傷,仍奮勇向前,終於占領鐘山上的天堡城,迫使清提督張勛棄城宵遁。江寧光復後,其舊部柏文蔚率兵入安徽為都督,李烈鈞率兵入江西為都督,革命範圍擴大。孫中山後來曾回顧道:“鎮江回響,為有鏇轉乾坤之力。而此役之從中策動,運籌帷幄及親臨前線者,則為之夏及其弟知淵等人是也。”
民國元年(1912年)1月,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以林之夏光復江寧有功,任命為中央第一師師長、軍政部部長,授予陸軍中將加上將銜。福建軍政府成立時,林之夏被任為參謀部及軍務部部長。南北議和後,功成不居,辭職回鄉。在鄉期間,創辦學校,規劃公墓,助鄉人爭回被鄰村惡霸侵占的公產,使幾百戶人家衣食有賴,甚得梓里稱道。
民國2年(1913年),李烈鈞柏文蔚參加“二次革命”,在江西、安徽宣布獨立。時林之夏旅居北京,得知訊息後,化裝得以擺脫軍警圍捕。民國3年,應浙江督軍朱端聘請,任督軍署高等顧問,主持軍事編譯館,從此徜徉湖山,安居10年。民國14年,引疴歸里。民國21年,應蔣介石之聘,赴南京纂修國民革命軍戰史,不久即回。民國24年,應福建省政府主席陳儀之聘,任福建省政府參議。民國29年(1940年),蔣介石聘其為軍事委員會中將參議。林之夏赴重慶纂修抗戰簡史,事畢回閩。抗戰期間,南京汪偽政權曾誘以要職,福州兩度淪陷時,日偽當局也同樣威迫利誘,林之夏均不為所動,並且一再號召鄉人從戎衛國。抗戰勝利後,目睹國民黨政權更加腐敗,心甚不滿,拒絕參加國民黨、三青團總登記。民國36年4月,在福州病逝。
林之夏文武兼備,才情橫溢,長於寫詩,曾參加“南社”,與柳亞子交誼甚深。著有《玉簫山館詩集》40卷,存詩6000餘首,柳亞子為之作序;另外還有《畫眉禪外集》詩作2卷及《海天橫涕樓集》等。其詩部分由上海南社叢刊登載,大部分在“文化大革命”中散失。林之夏書法秀勁圓潤,為世所重。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