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是1912年1月-1913年10月中國國家元首的稱呼。(始於辛亥革命的勝利,終於1913年10月袁世凱被選舉為第一任大總統 注意:沒有臨時2字。)政治背景
辛亥革命成功後,中國革命黨人並沒有一個確切的治國方案,遂按照美國憲法,美國政治體制,實行總統共和制。 儘管因為現實社會條件的限制和統治者們對約法的蔑視,例如孫文為約制袁世凱而隨意更改《民國約法》,袁世凱後來又因稱帝而中止了約法,民國初年民主共和體制並未真正貫徹實施,但這畢竟是中國首次試圖實行民主共和政體,推動了民主共和觀念在中國的傳播,使民主共和的價值觀得到了確立,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首任臨時大總統
首任臨時大總統是孫中山。當選
辛亥革命後,1911年12月11日,上海和漢口兩地的17省代表來到南京,繼續商討建立中央政府。12月14日,各省代表在南京開會,決定根據《臨時政府組織大綱》選舉總統,此時各代表分成支持在湖北首功的黎元洪以及黃興兩派,相持不下。12月15日,代表獲悉袁世凱贊成共和,決定暫緩選舉臨時總統,虛位以待袁世凱反正。12月25日,孫中山從法國馬賽回國抵達上海。孫中山由於有著比較高的威望,受到許多革命團體的支持,成為眾望所歸的總統人選。立憲派和舊勢力也認為孫中山是在爭取袁世凱反正之前的總統人選。12月28日,在南京召開臨時大總統選舉預備會。12月29日,各省代表在南京召開選舉臨時大總統會。臨時大總統根據臨時政府組織大綱第一條:「臨時大總統,由各省都督代表選舉之;以得票滿總數三分之二以上者為當選。代表投票權,每省以一票為限。」選出。參加選舉的有直隸、奉天、山東、山西、河南、陝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雲南、四川等十七省代表四十五人,孫中山獲得十七張有效票的十六票,當選為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就職
孫中山的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就職典禮於1912年1月1日,在南京總統府(清朝兩江總督署)舉行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印璽(1912年1月1日,南京總統府(清朝兩江總督署)),孫中山就職臨時大總統也正式宣告中華民國的成立。誓詞
傾覆滿清專制政府,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此國民之公[1]意,文實遵之。以忠於國,為眾服務,至專制政府既倒,國內無變亂,民國卓立於世界,為列邦公認,斯時文當解臨時大總統之職,謹以此誓於國民。 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印璽現存台北國父紀念館。
[編輯本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