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橋水庫潰壩

1975年8月8日凌晨一時許,河南省南部駐馬店地區的板橋水庫和石漫灘水庫兩座大型水庫及竹溝、田崗等六十二座中型水庫相續潰壩,死亡人數達23萬,造成人類歷史上最為慘重的人員和財產損失事故。

事故發生

板橋水庫潰壩 板橋水庫潰壩

1975年河南板橋水庫垮壩,打撈到的屍體10萬多具,後續因缺糧、感染、傳染引起的死亡14萬,共24萬多人死亡,與次年的最大自然災害唐山大地震死人數相仿,比埃及亞斯文水庫垮壩還更禍害人。而我們國人從不知情。

水庫潰壩的時間發生在8月8日凌晨一時左右,當時人們還在夢鄉之中·潰壩的洪水沖潰了河堤,將下游的村莊和房屋一掃而光,總計毀房680餘萬間·位於水庫下游,與洪水流向垂直的中國最重要的鐵路幹線京廣線也被沖毀一百多公里,一些區段鐵路線被沖得蕩然無存,一些區段的鐵路線成了麻花形·京廣線中斷18天·最後不得不採取爆破開口分洪的手段,分別在淮河中下游多處採用爆破的手段,炸毀堤壩以分洪,以增加受災面積來減小潰壩洪水的毀壞力量。由於時間緊迫,許多居民沒有事先得到訊息,根本來不及逃離,死於爆破分洪的洪水·這次災害涉及20多個縣市,一千二百萬人,直接經濟損失約為100億。
幾天之內,全地區有大小26座水庫相繼崩堤垮壩,9縣1鎮東西150公里,南北75公里範圍內一片汪洋。400多萬民眾被洪水圍困,10多萬民眾死亡,30多萬頭大牲畜漂沒,300多萬間房屋倒塌,直接經濟損失34·97億元,相當於建專區以來十幾年財政收入的總和。

事故原因

1975年7月底,第三號颱風在美國關島附近的洋面上形成,颱風形成後向西北方向移動,8月3日颱風穿過台灣中部,8月4日上午2時在中國福建省龍巖登入,然後經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最後返回湖北消失·8月5日颱風雨區中心移到河南省南部,一日最大雨量量為672毫米,8月6日暴雨強度減弱,一日最大雨量仍有514毫米,8月7日暴雨強度增加,一日最大雨量達到1005毫米·無論是一小時的暴雨量,還是三小時的暴雨量,無論是六小時的暴雨量,還是十二小時的暴雨量,無論是一天的暴雨量,還是三天的暴雨量,這次暴雨都創造了大陸氣象站的最高記錄·

當時最大的兩個暴雨中心,正好位於淮河上游的板橋水庫和石漫灘水庫的上游,三天的降雨量超過1600毫米(當地年平均降水量為800毫米)·就是說,三天的降雨量比平均兩年時間內降的雨水還多·暴雨發生之前的幾個月中,河南南部降雨很少,正出現旱情,農田缺水,大部分水庫蓄水位很低,不能滿足灌溉和供水的需求·8月4日該地區受颱風影響開始降雨,人們還以為是天上降下了及時雨,各地水庫紛紛開始蓄水,抬高水位,用於抗旱·這個蓄水過程持續到8月7日·由於降雨量大,水庫又只蓄不放,水位上升很快·水位上升到水庫正常蓄水位,繼續上升到最高蓄水位,超過警戒水位·最後板橋水庫和石漫灘水庫和竹溝、田崗等幾十座中小型水庫發生漫頂潰壩。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水庫是不能用來防洪的·當溢洪道的排放流量大於或等於入庫的洪水流量時,水庫的防洪效為零,有時還起到雪上加霜的作用·在工程上,對溢洪道的排放能力的設計根據不同的水庫有不同的要求,要求在發生歷史最大洪水時,溢洪道的排放能力能保障水庫大壩不潰壩·由於8月4日前有旱情,水庫水位低,水庫的可蓄水的庫容大·當時為了蓄水,溢洪道的閘門都是緊閉的·也沒有人去查看過閘門·其實,泄洪道的閘門自五十年代後期水庫工程擴建以來,就沒有用過,也沒有人去檢查過。

由於暴雨大,入庫的水流量也大,泄洪道的閘門沒打開,泄洪道的排放流量為零,因而水庫的水位上升很快·當八月七日,特大暴雨降臨後,板橋水庫水位超過了警戒水位時,這時才下令去打開水庫的泄洪道閘門排放庫水·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在這最緊急的關頭,泄洪道的閘門確打不開·泄洪道的閘門因為多年沒有開啟早就被銹死了,閘門打不開,泄洪道也起不到泄洪的作用·這時已經沒有時間再設法把閘門打開,或是用炸藥炸毀泄洪道的閘門,以保大壩安全·一切都為時太晚。

水庫簡介

板橋水庫和石漫灘水庫位於淮河的支流上,是所謂治理淮河的最重要工程的一部份·1950年中共中央治淮委員會成立,1951年毛澤東題詞:“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之後,淮河流域上的一大批水庫工程開始興建,其中大部份工程在1956年和1957年又經擴建和加固·板橋水庫和石漫灘水庫就是這個年代的產物·至五十年代末,在淮河上游建造了佛子嶺,梅山,磨子潭、響洪甸、南灣、薄山、白沙、板橋和石漫灘共九座大型水庫和無數的中小型水庫,其目的就是蓄水·當時把這個水利策略叫作“滿天星”和“葡萄串”·至此,治理淮河的水庫技術措施已經是全部實施了,再找不到適合建水庫的壩址了。當時人們遺憾的只是在淮河流域上找不到一個象三峽水庫一樣的,能稱雄世界的工程,一個能把淮河洪水卡住的工程,一個能一勞永逸的工程。

板橋水庫大壩高僅為25米,庫容僅為5億立方米,最大潰壩流量高達78200立方米/秒,為暴雨所造成的自然洪水流量13000立方米/秒的六倍。這 個最大潰壩流量比1年長江洪水宜昌站的洪峰流量66800立方米/秒更 大,比1981年長江洪水宜昌站的洪峰流量72000立方米/秒還大,而1981年的72000方米/秒洪峰流量為宜昌站實際測量到的歷史最大洪峰流量 。板橋水庫所在的淮河支流汝河,與浩浩蕩蕩的長江相比,是微不足道的。當板橋 水庫的潰壩洪水衝到下游四十餘公里的遂平縣城時,還有53400立方米/秒的 洪峰流量,這洪水量與長江幹流宜昌站的十年一遇的洪水流量相仿。潰壩洪水波以 立浪或涌波形式向下游急速推進,時速在30到50公里,下游附近地區的居民, 難有時間加以防範和逃避。立波的波峰在傳播初期很高,立波經過處的河槽水位瞬 息劇漲,水流洶湧湍急,破壞力特彆強。潰壩的洪水沖潰了河堤,將下游的村莊和 房屋一掃而光,總計毀房680餘萬間。位於水庫下游,與洪水流向垂直的中國最 重要的鐵路幹線京廣線也被沖毀一百多公里,一些區段鐵路線被沖得蕩然無存,一 些區段的鐵路線成了麻花形,京廣線中斷18天。最後不得不採取爆破開口分洪的 手段,分別在淮河中下游多處採用水底爆破的手段,以增加受災面積來減輕受災程度。這次災害涉及20多個縣市,一千二百萬人,直接經濟損失約為100億。
板橋水庫大壩高25米,三峽大壩高185米;板橋水庫庫容為5億立方米, 三峽水庫庫容為395億立方米;板橋最大潰壩流量高達78200立方米/秒, 三峽大壩最大潰壩流量將高達300000立方米/秒;如果三峽大壩潰壩“將會造成三江兩湖人民盡成魚鱉的恐怖局面 ”。

重建碑文

重建後風光重建後風光
1992年,當板橋水庫重新建造完工後, 水利部淮河委員會和河南省水利廳立了一塊石碑碑文上寫道:
“板橋水庫原建成於一九五二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興建的第一批大型水庫之 一,一九五六年經擴建加固,一九七五年八月八日毀於特大洪水。三天進庫洪水量 6.97億立方米,洪峰流量1.3萬立方米每秒,均超過原設計值的一倍左右, 潰壩瞬時流量高達7.81萬立方米每秒。時值十年動亂,救護不力,捲走數以萬 計人民的生命財產,為禍慘烈。一九八七年元月開始復建,歷五載建成。除水害, 興水利,必須對人民負責,確保全全。樹此以志不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