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革

原因形似臥琴,故稱琴山,本為荒蕪山岡。澳葡政府早在19世紀,已在此山進行綠化工作,由於以松樹為種植對象,故被稱為松山。
1931年,由葡萄牙軍人庫尼亞少尉在此建造防空洞隧道,部分地區成為軍事禁區。
其後於1997年,山頂部分被開闢為松山市政公園。
特色

公園四周景色很優美,園內設有跑步徑、健康徑、兒童遊樂園、露天劇場、大型壁畫及登山纜車。松山的山頂還保存著燈塔、炮台和教堂三大古蹟,各項娛樂、康體、休憩設施,與濃厚的大自然氣息融為一體,綠樹掩映,景色怡人是人們運動、消閒及觀光的好地方。
於1997年10月投入動作的松山纜車,大大增加了公園裡的觀光趣味。遊人乘坐纜車只需短短2分鐘時間,便可從二龍喉公署到達松山公園並可同時飽臨四周景色。
設施
松山軍用隧道

松山軍用隧道A組
A組隧道啟用時稱為:松山防空洞展示廊,位於松山炮台正下方,是松山軍用隧道中最短的一條,全長47米,設有兩個入口,於2003年10月初正式對外開放。現時9:00至17:30開放,逢星期一休息。
松山軍用隧道B組

松山露天廣場
松山露天廣場,俗稱:鱷魚潭,是松山市政公園中的一個多功能的綜合活動場地,廣場中設有一個兒童遊樂區,四個羽毛球場,一個門球場,一個回力球場以及觀眾看台。
松山自然資訊站
松山自然資訊站,位於山上纜車站旁邊,2003年開放。館內定期設有不同主題展覽以及舉辦自然工作坊,讓澳門市民和遊客能夠認識及了解本地動植物的資訊。
其他設施

健康徑
貯水庫
綜合廣場
綜合球場
兒童遊樂場
觀景台
燒烤區
歷史文物
松山防空洞
相關訊息
門票纜車票價;單程3元澳門幣,雙程5元。相臨景點
- 白鴿巢公園
- 二龍喉公園
- 盧廉若公園
- 螺絲山公園
- 得勝花園
- 何賢公園
- 嘉謨公園
- 路環島
- 澳門公園
- 松山市政公園
- 宋玉生公園
- 十字花園
- 路環樹木園
- 黑沙水庫燒烤公園
- 華士吉達嘉馬花園
- 孫中山市政紀念公園
- 燒灰爐兒童公園
- 望夏山公園
- 紀念碑花園
- 石排灣郊野公園
- 湖畔公園
- 黑沙公園
- 氹仔市政公園
- 路環聖方濟各聖堂
- 九澳七苦聖母小堂
- 氹仔住宅博物館
- 黑沙海灘
- 澳門賽馬會
- 住宅式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