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馬村戰鬥

“東馬村戰鬥”,是我西北野戰軍二縱六旅速戰獲勝殲敵一個整團的一次戰鬥。 為配合旅主力作戰,十七團在十六團二營的協同下,不失時機地向東馬河村之敵發起攻擊。 六旅十六團二營住於東馬村、良石城之間,阻擊南來援敵。

東馬村戰鬥

“東馬村戰鬥”發生在一九四八年十一月,戰鬥地點:位於現今陝西省合陽市澄城縣東南東馬村地域。是解放戰爭時期,西北野戰軍的諸個經典戰役、戰鬥中的一個以一個團兵力殲敵一個團案例。
戰鬥總體指揮:西北野戰軍二縱六旅;
戰鬥組織、指揮者:西北野戰軍二縱六旅十七團,團長:金忠藩
一九四八年秋季,西北戰局繼我軍在華北、華東和東北戰場接連取得勝利的有利形勢下,又取得宜(川)瓦(子街)戰役的偉大勝利。這次戰役粉碎了胡宗南在西北戰場的重點進攻,迫其撤出延安。我軍乘勝挺進關中,又經西府行動和荔北戰役,大大消弱了敵軍的有生力量,從而使整個西北戰場敵我雙方力量發生了了根本變化。
由於解放區不斷擴大,我軍兵力得到擴充,迫使敵人由重點進攻轉入重點防禦。我西北野戰軍為配合遼瀋、平津和淮海戰略決戰,決心不給當前之敵喘息機會,主動積極地消滅敵軍。“東馬村戰鬥”,是我西北野戰軍二縱六旅速戰獲勝殲敵一個整團的一次戰鬥。
臨皋戰鬥結束後,當前的局勢是:敵一四四師師部位於楊家城,其四三一團在吳莊,四三二團在乳羅山,四三零團原在東馬村。敵九十軍軍部設在和家莊,其五十二、六十一師分布於良石城、渠西城、玉皇廟等地。敵七十六軍在澄城待機尋我作戰,實行機動防禦。從軍力部署山看,敵部署有點無面,點面脫節間隙大,各部支援困難,犯了兵家大忌。這就便於我軍集中兵力,分割包圍、各個殲滅。由於我軍當面之敵一四四師新兵多,戰鬥力弱,士氣低迷,遂成為我軍首先打擊目標。
王震為司令員為領導的二縱首長決心集中縱隊主力,殲滅駐守在吳莊的四三一團和乳羅山的四三二團,得手後,再殲滅一四四師師部。並以一部兵力斷敵一四四師和敵九十軍之間的聯繫,以確保縱隊主力對敵一四四師的作戰。
各旅任務是:四旅由卜魯越金水溝,攻殲吳莊之敵四三一團;六旅由北坂越金水溝攻占東馬村,進占岱堡,由南向北攻擊乳羅山。野司首長令三縱積極配合,牽制敵九十軍的行動。
當時六旅十七團團長金忠藩受命帶領部隊攻殲東馬村守敵。任務下達後,部隊迅速出發,調整部署,加固了防禦體系。為配合旅主力作戰,十七團在十六團二營的協同下,不失時機地向東馬河村之敵發起攻擊。二營擔任主攻,由東面攻擊;一營繞向東馬村西南,分割乳羅山、楊家城兩地守敵與東馬村之敵聯繫,切斷東馬村守敵退路,並準備打擊由楊家城方向救援之敵。
當一營於16日2時進至楊家城之東北地區時,發現敵約一個營的兵力分兩個梯隊由東馬村回竄楊家城。當敵前衛連與我一營前衛連(二連)遭遇時,在我二連連長趙銳的指揮下,先敵占領有利地形向敵開火,將該敵殲滅於谷地。該敵二梯隊約兩個連兵力向我二連陣地猛烈反撲。此時我一營趕到,激戰約20分鐘,兩個連的敵軍被我悉數全殲,生俘敵四三一團團長楊健及以下官兵150餘人。
六旅十六團二營住於東馬村、良石城之間,阻擊南來援敵。當我十七團攻擊受阻後,六旅指揮部命令該營留一個連執行原任務,主力由西北方攻擊東馬村。該營由於突然改變任務攻擊準備不足,機炮連也未跟上,缺乏火力支援,結果連攻兩次均未奏效。此時,接六旅指揮部指示:“鑒於兩次攻擊均未奏效,而敵九十軍準備東援良石城,澄城之七十六軍也有東進的跡象,決定停止攻擊,準備轉移。
接到旅指揮部命令後,十七團金忠藩團長當即召集了團營各主要負責人召開了分析會,一致認為:東馬村守敵一四四師四三一團團長楊健帶領一個營已被我團殲滅,生俘了團長,眼下只剩下一個團部和兩個營的兵力龜縮在一個村莊,且群龍無首,又經我兩次打擊,傷亡較大,其殘部已陷入絕望的境地。現我三營已趕到,地形也已查明,打贏這場殲滅戰是有可能的。
金忠藩團長當即向旅部建議:再組織一次攻擊。經六旅副旅長賀盛桂批准後,隨即重新調整部署。十七團三營和十六團二營由村西北和村西實施主要突擊;十七團一營、二營則由村西南和東面配合行動,向東馬村發起第三次攻擊。
十七團三營一舉攻克東馬村西北端的地碉堡,續而沿敵塹壕突入敵縱深。十六團二營也乘勢插入村西,占領敵兩個三角集團工事。該營另一個排由村北,十七團一營由村西南衝突村內;二營在村東積極箝制,對敵形成三面攻擊。經過約一個小時激戰,戰至16日6時,全殲東馬村守敵四三一團,俘敵官兵1100餘人。
東馬村戰鬥充分體現了我軍在解放戰爭時期,貫徹我軍“快打、快殲、快撤”的戰術原則的一個經典戰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