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102

東風-102

東風-102(中國代號:DF-102),是中國在仿製蘇聯米格-19П的基礎上,改進設計的晝間噴氣式殲擊機。1958年12月,瀋陽飛機製造廠(112廠)在蘇聯專家幫助下開始設計工作,並將該機命名為“東風”102。

發展沿革

東風-102戰鬥機 東風-102戰鬥機

東風-102,是中國在仿製蘇聯米格-19П的基礎上,改進設計的晝間噴氣式殲擊機。1958年12月,瀋陽飛機製造廠(112廠)在蘇聯專家幫助下開始設計工作,並將該機命名為“東風”102。

1957年,以國務院副總理聶榮臻元帥為團長,陳賡、宋任窮為副團長,成員包括第二機械工業部第四局(二機部四局)副局長徐昌裕、112廠設計室主任徐舜壽等的中國政府代表團,赴蘇聯談判轉讓軍工產品製造權問題。10月,中蘇兩國達成協定,由蘇聯向中國出售米格-19П等飛機的製造權,並提供全套技術資料、樣機及部分散裝件、成品、附屬檔案等。從而為我國超聲速飛機的研製提供了必要條件。1957年10月,112廠開始試製我國第一種超聲速噴氣式飛機。

東風-102 東風-102

1958年,由於美國等西方國家已經開始列裝第一代超聲速戰鬥機,中國空軍現役的米格-17/殲-5飛機已經不能滿足作戰要求。因此,空軍提出需要米格-17/殲-5飛機的後繼機種。在空軍要求下,一機部決定在中國仿製的米格-19П的基礎上改進設計晝間殲擊機 。

東風-102 東風-102

“東風”102的前機身是參照米格-19C型樣機設計的,前機身9框以前的外形及進氣道進行了較大更改,取消了機頭雷達罩和РП-5雷達,換裝了СРД-1М測距器,並在中心增裝了1個約250毫米的進氣錐。由於米格-19П全天候截擊機只安裝有2門航炮,而晝間截擊機米格-19С還在機頭裝有1門航炮,所以“東風”102飛機也參照米格-19С,在機頭右下側增裝了1門НР-30型30毫米航炮,備彈55發。後機身、機翼、尾翼、起落架等主要部分均取自米格-19П全天候截擊機。垂直尾翼上增加了WJ-2護尾器。為防止發射火箭對機翼後緣安裝的襟翼產生影響,將翼根後緣處的火箭發射架移至機翼前緣,並在翼根前緣增裝一對火箭掛梁,使全機具有外掛4組32枚С-5航空火箭或2枚炸彈的能力。

1958年12月,112廠投產0批11架,1959年2月投入試製,9月完成樣機總裝。因為飛機外形與米格-19П全天候截擊機類似,主要承力部件沒有發生變化,所以“東風”102沒有進行全機靜力試驗,只對火箭發射梁前移的部分進行了補充試驗。1959年9月30日由吳克明首飛成功,為國慶10周年獻禮,12月1日完成全部試飛科目。

東風-102 東風-102

當時由於正處於“大躍進”時期,所以“東風”102飛機的研製未按科學規律辦事,所以交付部隊之後出現諸多質量問題,戰術技術指標不能滿足要求,飛機超重,強度僅及設計指標的86%,因此在製造了36架之後不得不停產。

1960年12月21日,國務院副總理賀龍元帥決定112廠停產整頓,並提出“一刀兩斷,徹底革命”,“老老實實,一絲不苟”的要求,重新仿製米格-19С戰鬥機 。

在試製米格-19Л期間,部隊又反映還是需要殲擊機(也就是米格-19С),不需要那么多截擊機(指米格-19Л)。由於我國沒有購買米格-19С的圖紙資料,也沒向蘇聯訂貨,112廠設計科的蘇聯顧問說,我們可以自己改一改,不裝全雷達,只是改一改機頭。四局和112廠決定由米格-19Л的基礎上自行改進設計,代號東風102,並於1958年7月開始了這一工作。

改型設計的原則是,不能直接照搬蘇聯樣機結構的參照樣機設計;能完全照搬的直接測繪。因此前機身是參照樣機設計(未進行強度計算),全機改型圖紙共約5000標準頁。1959年2月,國家鑑定委員會對改型設計進行了設計審查,決定生產該型飛機。

1959年9月30日,01架飛機開始試飛,12月6日飛完了規定科目,證明性能接近米格-19С,但是存在一些重大質量問題。

當時飛機結構強度還沒有計算就倉促投入試製。一開始認為機身和機翼都沒動,只是機頭部分改了改,所以決定只做局部的靜力試驗就可以了。然而米格-19是蘇聯第一代跨聲速殲擊機,機翼後掠角達55度,相對厚度僅9%。由於機翼的相對厚度薄,翼梁的材質及加工精度和光潔度要求比較高,稍一不慎,強度就達不到要求。按技術條件要求,每生產若干架就需要抽一架做靜力試驗以檢查其工藝質量。於是抽一架做靜力試驗,飛機強度僅達到設計指標的86%。後來再抽一架做靜力試驗,僅載入到90%設計載荷,機翼就破壞了,還是不合格。接著在操縱系統試驗時,整架飛機震動嚴重。這樣一來飛機就不能出廠。

出現了這個問題,112廠設計科的蘇聯顧問說,這個問題好解決,無非是加強結構。於是便在強度薄弱的部位加了一塊鋁板,靜力試驗就合格了。後來從蘇聯的靜力試驗圖片上發現,米格-19是在掛彈的狀態下做全機靜力試驗的,機身下面有一個加強梁掛架,用於掛彈。我們則是在沒掛彈的狀態下做的試驗,掛梁位置就空在那裡。如果加上掛架和配重一起試驗,問題就不會發生。

另一個嚴重問題就是抖動。米格-19在做操縱系統試驗時發現,操縱桿一操縱到某個位置時,飛機就開始抖動。因為米格-19是中國航空工業第一次使用液壓伺服系統——無回力助力器的飛機。當時對於系統的極限環振盪的機理和排除措施尚未掌握。當時蘇聯在這方面的技術也不成熟,即使完全按照蘇聯的資料辦,也經常在地面檢查操縱系統時發現平尾劇烈抖動,造成大批飛機不能驗收出廠。不過試飛車間的工人有辦法,在操縱到該位置時稍加一點力,飛機就不抖了,要抖也是操作員的腿抖,可飛行員沒那么熟練,控制不了抖動。後來又讓能熟練操作的工人上飛機,和試飛員一起試驗,飛機果然不抖了。當時分析,可能是飛機在裝配時間隙配合得不好,所以容易抖動,而這個問題就擱置起來了。

東風-102飛機試製停滯 東風-102飛機試製停滯

其實後來時任航空工業局副局長的徐昌裕陪同劉亞樓赴蘇聯談判時,參觀過高爾基市的米格-19生產廠。當時徐昌裕問該廠總工程師:“你們生產的米格-19抖不抖?”蘇聯總工程師回答說:“抖。”徐昌裕再問:“你們是怎么解決的?”蘇聯總工程師指了指正在批生產的米格-21說:“現在都解決了,沒問題了,米格-19已經停產了。”由此看來,米格-19的原設計就有問題。後來經過研究試驗發現,米格-19液壓系統所用助力器的功率太小,導致了飛機出現抖動。經加大助力器的功率之後,飛機的抖動問題就解決了。

然而出現了這個問題後,空軍要求直接從蘇聯繼續引進晝間型的米格-19С,而東風102在生產了33架後就停止生產了 。

性能數據

東風-102性能數據 東風-102性能數據

東風-102戰鬥機性能數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