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門行

《東門行》描寫的是一個為極端窮困所迫的下層平民不得不拔劍而起,走上反抗道路的故事,是漢代樂府民歌中思想最激烈,鬥爭性最強的一篇作品。《東門行》在句法上變化自如,隨內容而定,尤其是夫婦的對話,長短不一,參差不齊,妻子的委曲哀怨,丈夫的急迫憤怒,活脫脫地畫出了兩人對話時的聲音和形象。詩歌雖然採取了雜言形式,但是由於用字簡練,句子長短相濟,讀來有頓挫流離之感。

《東門行》賞析

作者:樂川 提交日期:2007-1-12 09:52:00
《樂府詩集》卷37載有東漢時代的民歌《東門行》,詩云:
出東門,不顧歸。來入門,帳欲悲。盎中無斗米儲,還視架上無懸衣。拔劍東門去,合中兒母牽衣啼:“他家但願富貴,賤妾與君共哺糜!上用蒼浪天故,下當用此黃口兒。” “今非!咄,行,吾去為遲! 白髮時下難久居。”
詩的內容顯然是一個為生活逼得走投無路 的窮人準備鋌 而走險,妻子勸阻他,強調只圖個平安,表示 願意共患難,請丈夫看在蒼天 和孩子的份上,千萬不要乾什麼出格的事情;但丈夫決心已定,不顧一切地拔劍而行。他認為自己早就該走這條路,還跑回來一趟完全是錯誤的,現在已經遲了,哪裡還能再苟安下去!
中國封建社會貧富兩極分化相當嚴重,亂世更是如此。 戰國時代的孟軻坷早就批評當時 的統治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途有餓殍,而不知發(發倉賑救)”(《孟子·梁惠王》),並對此表示很深的憂慮。東漢時, 社會不公尤為嚴重,據《潛夫 論》等書載,當時首都的貴人們 衣服、車馬、裝飾、廬舍全都講 究豪華,死了以後棺材一定要 用江南的楠木做,精雕細刻,一 套棺槨重達萬斤,裡面還放上 許多珍寶(這一點現在已為許 多考古發現所印證);而農民卻 豐年不得飽食,饑荒年頭甚至 發生人吃人的慘劇,許多人淪 為奴隸,時有暴動發生。《東門 行》里的故事正是在這樣的背 景之下發生的。當然這裡的主 人公並非農民,而是城市貧民。
詩中敘及的這一家已經衣 食全無,實在活不下去了。丈夫拔劍而出東門,顯然要在體 制以外尋找出路,但他還有些 猶豫,捨不得拋下老婆孩子,於 是又跑了回來,看到家裡的狀 況,重新下定了決心;妻子是個 善良的女人,牽衣而哭,她寧可 過最苦的日子也不讓丈夫出去 冒險。這是多么悲慘的人生畫 面! 最令讀者感到震動的是丈 夫最後說的幾句話,他深感自 己的猶豫是錯的,應當義無反 顧地行動,早就該動手了。“今 非”二字表明他對猶豫不決的 徹底否定,表明他重新下定了 造反的決心。這裡很能看到樂 府民歌不僅善於敘事,也很能 表現心理的深度。不少選本和 論著將“今非”二字劃入妻子的 話中,與人物性格似有不合,詩 中的女主人公比較軟弱,她恐 怕不會斷然否定丈夫的行為, 只不過哀求他不要惹出什麼麻 煩和危險來罷了。
將“今非”二字屬上,大約 是受了晉樂所奏《東門行》的影 響,這一點下文還要談到。 漢樂府《東門行》通過一個 簡單的片段寫出了非常典型的 “逼上梁山”的場景。老百姓要 造反是不容易的。詩中女主人 公委曲求全,能忍則忍;男主人 公比較堅強,但他內心也很有 些矛盾。這些都顯得十分真 實。高爾基在《和青年作家談 話》中指出“應當把微小而具 有代表性的事物,寫成重要的 和典型的事物——這便是文學 的任務。”民間歌手在不經意間 便很好地完成了這一任務。漢 代的樂府機關蒐集並保存了這 首詩,是值得感謝的。 然而就是這樣一首充滿反 抗情緒的《東門行》,到晉代官方演奏時卻發生了絕大的變化,形成如下的文本:

出東門,不顧歸。來入門,悵欲悲。盎中無斗米儲,還視桁上無懸衣。 (一解)
拔劍出門去,兒女牽衣啼:“他家但願富貴,賤妾與君共哺糜!(二解)
上用蒼浪天故,下為黃口小兒。今時清廉,難犯教言,君復自愛莫為非! (三解)
今時清廉,難犯教言,君復自愛莫為非!”“行,吾去為遲,平慎行,望吾歸!” (四解)
這裡作了很值得注意的傷筋動 骨的改動,其中最觸目的是增 加了“今時清廉,難犯教言,君復自愛莫為非”這樣站在官方 立場的說教,她指出丈夫簡直 是為非作歹,而這與原先詩中 女主人公僅僅是出於對丈夫安 危的憂慮而不願他鋌而走險,完全大異其趣。這一文本中的 男主人公也徹底改變了在原詩 中的初衷,說是“平慎行”,很快就會回來的。原詩中的反抗情緒幾乎消解殆盡。被強加給女主人公的說教竟不厭其煩地唱 了兩遍,尤其可以看出篡改者 關注的中心所在,他們的目的 就是要抹去民間的反抗情緒。 封建統治階級篡改民間文學為 己所用,這裡提供了一個很典 型的樣品。
從藝術表現的角度看,原本《東門行》簡潔明快,毫無浮文;孩子他媽(“兒母”)的一番 話說得合情合理,這是一位善良、耐苦、堅貞、安分的勞動婦女,她的某種軟弱也是可以理 解的。男主人公則是一位內心 世界相當豐富的勇士,同樣真實可信。晉樂所奏除了莫名其 妙地加上許多說教之外,還將 原作中的“兒母”改為“兒女”, 又讓這“兒女”自稱“賤妾”,完 全不合情理。修改後的文本既 要保留原作中的“行,吾去為遲”,又說什麼“平慎行,望吾歸”,也於情理不合。既已聽從 老婆的教誨,他這時再出東門 去乾什麼呢,大可不必多此一舉了。篡改者急於塞進封建說 教,消解反抗精神,完全置原作的邏輯於不顧,這就導致了藝 術上的徹底失敗。 如果說篡改者還有那么一點聰明的話,那恐怕就是將原 作中本來是男主人公自責其動 搖的“今非”二字稍加改造,變成女主人公勸戒丈夫的話“君復自愛莫為非”。這一改動,確 實相當惡毒而且巧妙。可惜後 來的學者往往因晉樂所奏之本 如此,遂將原作中的“今非”二字劃歸“兒母”之辭,此舉不免 大大損害了原作的神韻。 幸而仍有不為晉樂所奏之 本迷惑的學者,例如黃節先生在《漢魏樂府風箋》卷四中曾明 確指出這兩個字乃男子之辭, 蕭滌非先生《漢魏六朝文學史》 引錄該詩,“今非”二字亦屬上。
可惜他們的意見似未能引起廣泛的注意,《東門行》的標點以 及由此而來的解說遂不免多有 不盡合於原作之邏輯者,這是很令人遺憾的。我們不必依晉樂所奏為依據來讀古《東門 行》,晉樂所奏本本來就是一個 經過篡改的偽劣本,它與原作的意趣是完全相對的。
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