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齊乘》載:“沂山,漢武所封之東泰山也”。民國《臨朐續志》載:“自黃帝登封后,漢武帝從公玉帶之請,親至山下,令禮官祀之”。594年(隋開皇十四年),立祠山阿。962年(宋建隆三年),因祭祀不便,移至山下九龍口(今東鎮廟村)。
歷史
元、明、清各朝沿襲祭之,每祭必碑。另有文人墨客的遊覽題詠詩刻。至清末計有大小碑碣360餘幢,形成規模宏偉、氣勢壯觀的碑林。其中有965年(北宋乾德三年)御碑、宋仁宗趙禎景御碑、1298年(元大德二年)詔封沂山為東安王的蒙漢文御碑、1370年(明洪武三年)朱元璋詔封“沂山之神”御碑。清康熙手書“靈氣所鍾”御碑、乾隆親筆“大東陪岳”御碑、1406年(永樂四年)征伐安南黎蒼父子犯邊的祭告碑、明成化年間戶部尚書楊鼎的代祀碑、戶部尚書翁世資撰文的重修東鎮廟寢碑、明弘治進士陳鳳梧贊詠沂山的手書行草詩刻以及明萬曆年間狀元趙秉忠的觀沂山瀑布草書詩刻等。這些碑刻,不但記述歷代封建王朝致祭東鎮的香火盛事,而且反映了當時軍事、政治和自然災害等情況,對研究元、明、清代的歷史,探討古代文學、書法和鐫刻藝術也有較大的價值。東鎮碑林,由於年深日久,風雨剝蝕,又加內外戰亂,摧殘嚴重。特別是日軍入侵臨朐後,用碑石修大關橋,碑碣毀壞較多。以後,所存碑碣幾乎全被推倒、破壞、倖存者也任人搬取,鋪為甬路,砌於牆基。1979年後,人民政府撥款對東鎮碑林進行挖掘、考查、修復。
至1987年底,已復立古碑碣89幢,初復碑林面貌。碑林間仍存有古柏老槐、宋朝銀杏,為碑林增添了秀色。
文物遺存
自隋唐以來,皇家御祭、官府祭祀、民間供奉和謁拜等活動在東鎮廟及其周邊留下了大量的歷史文化遺存。據清光緒30年不完全統計,東鎮廟的碑刻達到360餘幢。目前存有碑碣145幢,其中皇家御製祝文67幢,是岳鎮海瀆祭祀存碑最多的廟宇,比泰山岱廟多30餘幢。
東鎮廟碑廊,分為東碑廊、西碑廊、東外碑廊、西外碑廊,有碑125幢,碑廊總長489.8米。古碑排列除四塊御碑外,完全以時代先後逐一擺放。年代最久的碑為金承安五年1200年,最晚的為1940年,時間跨度達740年。
“元大德碑”是廟內保留最早的一幢御碑,為元大德二年(1298年)鐵穆爾皇帝祭祀立的碑。碑通高3.1米,碑首高1米,寬1.07米,碑身高1.7米,寬0.92米。碑首正背兩面深浮雕青龍四條。碑首正背面圖案、銘文相同,均為二龍戲珠,相同的篆書題額。
第二幢御碑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於洪武三年所立下的“詔定岳鎮海瀆神號”碑,是東鎮廟內保存最完整、也是最大的一塊御碑。碑通高6.79米,厚0.34米,圓弧形碑首淺浮雕青龍兩條,青龍成對稱性布局。
第三幢御碑是“靈氣所鍾”碑,為康熙皇帝親筆御題。碑體通高2.84米,寬1.42米,碑首高0.9米,浮雕四條飛龍。
最後是“大東陪岳”碑。碑體通高2.78米,寬1.16米。此碑立於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原為乾隆皇帝御筆親書,後毀於1947年前後。現僅存“大”字上部及御璽“乾隆御筆之寶”,約占整碑的六分之一。2011年5月根據泰山岱廟等處的乾隆御筆進行了復原。
東鎮廟碑林在全國有其重要的歷史地位,是研究皇家祭祀禮儀,反映不同歷史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等多領域的重要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