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洋車

黃包車的前身叫“東洋車”又稱人力車,約1870年為日本人所創製。 舊上海的黃包車絕大部分是車行出租給車夫的。 1956年,上海最後兩輛黃包車被送進博物館,作為展品供人參觀。

拼音

dōng yáng chē
注音:ㄉㄨㄙ ㄧㄤˊ ㄔㄜ

解釋

[rick-shaw] 即舊時的人力車。由於日本人最先使用而得名

出處

《文明小史》第五三回:“要想僱車子,卻祇有小車,是用人拉的,就是目下 上海 的東洋車子。”《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二回:“飯後便叫了兩輛東洋車,同到 虹口 去。”
黃包車的前身叫“東洋車”又稱人力車,約1870年為日本人所創製。是一種用人力拖拉的雙輪客運工具。 1873年,法商米拉看到上海租界市面日趨繁榮,交通工具的不敷套用,向法租界公董局呈報一份計畫,要求
“在兩租界設立手拉小車客運服務機構”,並申請十年專利經營,後經法租界公董局與公共租界工部局協商,同意由兩局發放人力車執照,並批准路程價格。次年首批300輛黃包車從日本引進。1月20日,上海首家外國小車洋行登報啟事:“外國小車出賃”。啟事云:“今有本行新到洋車,比中華車大不相同,不論天暗下雨,一樣可推。車上另有篷帳,下雨不濕衣服,格外奇巧,貴客商欲坐者,請至本行賈可也”。啟事還訂明路程遠近的價格。
先期引進的幾批東洋車車身很高,木製的雙輪同馬車後輪差不多大小,輪外包鑲鐵皮,行路時隆隆作響,車座顛得厲害,乘坐很不舒服,一般人都不願問津。後來加以改進,放低車身,用鋼絲鐵圈代替木輪,外箍橡膠車胎,由此行車時聲音很小,車身也平穩,乘客再無震顫之苦,乘坐者也漸漸多起來,到辛亥革命後開始流行起來。這種經改進的東洋車,車身一律漆成黃色,非常醒目,所以被稱之為“黃包車”。 舊上海的黃包車絕大部分是車行出租給車夫的。外國人米拉所開車行的黃包車有300輛之多,由於使用率高,多數車輛骯髒破舊;也有精美的黃包車,那是有錢人購置、雇用車夫的自備車;還有一種是拉車人自購的車,多為半新舊的車子,經修飾後,也上街拉生意,並逃捐照會,故稱“野雞車”。 黃包車初時為雙人同坐,男女可同坐,1879年,因認為男、女同坐有傷風化,車夫拉雙人車也頗困難,因而禁止雙人同坐。1890年車價約為1英里內5分,2英里內1角。隨著城市經濟發展,黃包車的數量也不斷增加,至抗戰前夕,由租界發放照會的黃包車已經有八萬多輛。當時上海人出門乘坐黃包車去辦事、購物、串親訪友已成為一種時尚,也是主要的代步工具。40年代原後因三輪車的出現,黃包車逐漸淘汰。解放初,黃包車幾乎絕跡。1956年,上海最後兩輛黃包車被送進博物館,作為展品供人參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