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昌路[東昌路(元代行政區名)]

東昌路[東昌路(元代行政區名)]
東昌路[東昌路(元代行政區名)]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元代政府的行政建制。元代以前,聊城系博州州治。元至元十三年(1276),元世祖忽必烈改革全國行政區劃設定,改州為路,原博州改名東昌路總管府,治聊城。東昌作為境內建制名稱,始見於此。 之所以名東昌,一說因徒駭河東北過茌平縣遙昌鄉;一說聊城自秦以來屬東郡,因“東”又加含吉祥之意的“昌”字而取名。明洪武元年(1368),改東昌路為東昌府。 東昌路始置於元初,至明初廢止,存在92年。東昌路與聊城縣同城而治,治所在今聊城老城區。東昌路轄境於今聊城市轄境大致相當。

建置沿革

《禹貢》兗州之域。春秋時,為齊西境聊攝地。

戰國時,為魏、齊、趙三國之境。

秦屬東郡。漢因之。

魏、晉屬平原國。

後魏為平原郡治魏收《志》:平原郡,治聊城。武泰初,立南冀州。永安中罷。

隋置博州。大業初,州廢,改屬武陽郡。

唐復為博州。天寶初,曰博平郡。乾元初,復故。

宋仍曰博州亦為博平郡。金因之,屬大名府路。

元初,屬東平路。

元至元四年(1267年),析為博州路總管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東昌路總管府。

明初,改為東昌府,領州三、縣十五。

清仍曰東昌府。

民國,廢府設道,為濟西道、東臨道。

1949年,改為平原省聊城專區。

1952年11月,平原省撤銷,為山東省聊城專區。

1967年3月,聊城專員公署更名為聊城地區革命委員會。

1998年3月,撤銷聊城地區和縣級聊城市,分別設立地級聊城市和東昌府區。

東昌由來

“東昌”一詞起於封號,現在,泛指山東魯西的聊城市。《東昌府志》中載,西漢宣帝劉洵封清河王“剛”之子“成”於聊城,為東昌者見侯,簡稱東昌侯。之所以名東昌,據傳,一曰因徒駭河東北過茌平縣遙昌鄉;二曰聊城自秦以來屬東郡,因“東”又加含吉祥之意的“昌”字而取名。

行政區劃

元代中書省燕南河北道東昌路

領司一:

錄事司。

縣六:

聊城,中。倚郭。初隨博州隸東平路。至元四年,析為博州總管府治。十三年,改東昌路總管府治。

堂邑,中。宋以水患,徙城於舊治東十里。

莘縣,中。

博平,中。宋以水患徙縣治於寬平鎮,又割明靈砦隸清平。

荏平,中。

邱縣。下。本為平恩鎮,隸曲周,後升為縣。至元二年,省入堂邑。二十六年,宣慰司言:“差稅詞訟,距堂邑二百餘里,往返不便。平恩有戶二千七百,升縣為宜。”乃復置邱縣隸本路。

典籍記載

元史

卷五十八 志第十

地理一

中書省

燕南河北道肅政廉訪司

東昌路(下。)唐博州。宋隸河北東路。金隸大名府。元初隸東平路。至元四年,析為博州路總管府。十三年,改東昌路,仍置總管府。戶三萬三千一百二,口一十二萬五千四百六。領司一、縣六。

錄事司。

縣六

聊城,(中。倚郭。)堂邑,(中。)莘縣,(中。宋隸大名府,元割以來屬。)博平,(中。)茌平,(中。)丘縣。(下。本為鎮,隸曲周。至元二年,併入堂邑。二十六年,山東宣慰司言:“丘縣併入堂邑,差稅詞訴相去二百餘里,往復非便。平恩有戶二千七百,升縣為宜。”遂立丘縣,隸東昌。)

新元史

卷四十六 志第十三
地理一 中書省 燕京河北道肅政廉訪司。 東昌路。下。金博州,屬山東西路。元初,改隸東平路。至元四年,升為博州路總管府。十三年,改東昌路。舊領聊城、堂邑、博平、荏平、高唐五縣。至元七年,升高唐為州,直隸中書省,析大名路莘縣來屬。二十六年,析堂邑屬地置邱縣。戶三萬三千一百二,口十二萬五千四百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