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形容外表醜陋。
嫫母
嫫(mó )母,又名醜女。5000年前,黃帝為了制止部落“搶婚”事件,專門挑選了品德賢淑,性情溫柔,面貌醜陋的醜女(封號嫫母)作為自己第四妻室。黃帝還說:“重美貌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輕色者,才是真賢。”
嫫母-黃帝妃
《史記》提到黃帝娶醜女嫫母為次妃,《路史後記》卷五記載「黃帝的次妃嫫母,雖然相貌醜惡但有德故黃帝娶她為妃」。
嫫母雖然醜陋,但是黃帝對她信任有加,把管理後宮的責任交給了她,在黃帝週遊巡視天下時,黃帝的元妃「嫘祖」病逝,黃帝命令嫫母指揮祀事,監護靈柩。嫫母不但有非凡的組織能力,黃帝授以「方相氏」的官位,利用她的相貌來驅邪。
東施
春秋時代,越國有一位美女名叫西施,無論舉手投足,還是音容笑貌,樣樣都惹人喜愛。西施略用淡妝,衣著樸素,走到哪裡,哪裡就有很多人向她行“注目禮”,沒有人不驚嘆她的美貌。 西施患有心口疼的毛病。有一天,她的病又犯了,只見她手捂胸口,雙眉皺起,流露出一種嬌媚柔弱的女性美。當她從鄉間走過的時候,鄉里人無不睜大眼睛注視。 鄉下有一個醜女子,名叫東施,相貌一般,沒有修養。她平時動作粗俗,說話大聲大氣,卻一天到晚做著當美女的夢。今天穿這樣的衣服,明天梳那樣的髮式,卻仍然沒有一個人說她漂亮。 這一天,她看到西施捂著胸口、皺著雙眉的樣子竟博得這么多人的青睞,因此回去以後,她也學著西施的樣子,手捂胸口,緊皺眉頭,在村里走來走去。哪知這醜女的矯揉造作使她樣子更難看了。結果,鄉間的富人看見醜女的怪模樣,馬上把門緊緊關上;鄉間的窮人看見醜女走過來,馬上拉著妻、帶著孩子遠遠地躲開。人們見了這個怪模怪樣模仿西施心口疼,在村里走來走去的醜女人,簡直像見了瘟神一般。
出自《莊子·天運》:“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醜人見而 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
昔嫫母貌惡而有德,黃帝納為妃,說的是嫫母相貌也非常醜陋。
東施者,臼頭肥項,兔唇虎齒,蓬髮漆膚,其鄉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妻子而去之走。每顧影自憐,恨上天偏私也。
鄉之智者,心懷仁慈,澤被四方,人恆敬之。遠遊數十載,歸。聞東施之不幸,不勝唏噓,曰:“無不可教化之人,惟無以教化之師。凡夫俗子自天地造化,焉以其美醜而尊卑之。”誓欲陳善而立名也,乃顧東施,告之誠,以顯微鏡三勘其面,猶大漠之尋金砂、瀚海之尋明珠。果不負意,於其鬢際額角見一紅潤之肌,約一黍許,為發披拂,故不外見也。
東施嘆息曰:“智者所以為智,吾今喻矣。”
智者欣欣然,不辭年老體衰,遍訪鄉里,曰:“西施者,吾之鄉人,東施者,亦吾之鄉人,何以異也?美也,醜也,皆吾心之幻也。諸鄉鄰以美視之,則美矣,以醜視之,則醜矣。昔嫫母貌惡而有德,黃帝納為妃;無鹽色陋而有才,宣王迎為後;黃素顏寢而有識,孔明娶為妻。況東施亦有一黍之美膚,勝之何啻千百!”
眾人然之。東施憖憖然,弗敢信。
客僧聞之,口宣佛號,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欣然而至。出一匣,古桐木也,金玉飾之,內斂一鏡,光彩奪目。復曰:“此乃瑤台之珍奇,每臨鏡,無分老幼,盡俊麗無比,驚為天人。以智者悲天憫人,殊為感激,乃贈諸東施,欲廣其美也。”
東施對鏡,果鏡中之人螓首蛾眉,明眸皓齒,乃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泣曰:“生我者父母,重生我者智者、僧人也。若非智者老、僧者戒,吾定當以身相許,舉案齊眉,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於是,富人聞之,皆出錢以貿粉贈之;貧人見之,攜妻子而賞其寸膚,嘖嘖不已。東施亦日三游於市,學貓步,作梟聲,胭脂傅之如厚壁,每漱洗,須解牛之刀削之,嚄嚄有聲,快意淋漓。
一日,西施復病心而顰其里,皆以為至醜矣。
亂曰:智者、僧人揚小美而掩大醜,不亦謬乎?東施醜陋不堪而自以為傾城傾國,不亦哂乎?鄉人人云亦云,竟黑白顛倒,不亦愚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