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作家傳記文學研究

章節目錄

緒論
作家篇
引言
自傳中的假面
——略論三島由紀夫傳記文學
韓國現代作家自傳文學論略
——以《韓國現代作家三十三人自傳》為中心
菲律賓民族英雄何塞·黎薩爾
——以傳記文學為視角
越南近現代寫自傳的第一人
——潘佩珠及其《潘佩珠年表》初探
尋找詩人的真實:在事實與真理之間
——泰戈爾傳記研究
介南德爾·古馬爾小說中的“自我鏡像”
——以《十束光》為個案的分析
“西奈山的火光”的雙重內涵
——伊克巴爾的希望與視野
傳之傳承
——赫達亞特及其傳記文學研究
傳記文學與國家歷史的融合
——以蘇阿德·薩巴赫的《海灣之鷹》為例
三本他傳與“紀伯倫形象”
——從“神秘化”到“人性化”
尋找理性的蘇非——思·知·詩意
——兼論努埃曼的自傳《七十述懷》
“一切作品皆自傳”
——非洲作家自傳個案研究
抵制歐洲中心主義的流散者
——論庫切文化身份的歸屬
“風景之發現”觀照下的《自傳的回聲》
——評馬哈福茲傳記創作藝術
女性反抗者的精神成長史
——評埃及女作家賽阿達薇的傳記創作
掙扎背後的挑戰:非洲女作家與西方女權運動
——以艾默契塔的《昂首水上》為個案
作品篇
引言
“廣島”如何改變大江
——論《廣島札記》之於大江文學的意義
宮澤賢治的法華信仰
——佐藤隆房的《宮澤賢治》
動盪時代下的迷惘人生
——“內向的一代”的自傳性作品解讀
心理的真實和文學的真實
——姜珍浩《韓國文壇逸史》題解
傳記文學在蒙古文學史中的重要性
——以《蒙古文學概要》為例
傳記文學作品的整體性、史學性和文學性
——中文泰戈爾傳記文學作品解析
中國學者的主體眼光
——《普列姆昌德評傳》論析
平凡之處不平凡
——論納拉揚的自傳《我的日子》
從無名到知名
——論《無名印度人自傳》之出版
傳記文學對電影藝術的啟迪
——論雷伊“阿普三部曲”的創作動機
真實和樸素是傳記文學的本源
——讀阿扎德的《生命之水》
在書寫中為自己與一座城市立傳
——帕慕克作品中的傳記色彩
紀伯倫傳記的發展及其對中國研究者的啟示
——兼議“學術型傳記”的理論與實踐
庫切的自傳觀和自傳寫作
——以《男孩》、《青春》兩部自傳為例
現代希伯來文學傳記傳統與阿摩司·奧茲
——兼評《愛與黑暗的故事》
精神的試驗和自我發現的旅程
——《阿凱:童年歲月》的自傳價值
女性自傳中自我主體的漂移性
——以賽阿達薇的自傳《我的人生書簡》為例
南非黑人艱難的社會化歷程
——透視姆赫雷雷的自傳《沿著第二大道》
成長主題與跨文化身份建構
——解讀卡馬拉·萊依自傳體小說《黑孩子》
文獻篇
引言
《大江健三郎傳說》節選
《〈朝光〉·〈三千里〉時代》
《潘佩珠年表》節選
《卡齊·納茲魯爾·伊斯拉姆小傳》
《駝隊的鈴聲》序言
《海灣之鷹:阿卜杜拉·穆巴拉克·薩巴赫》節選
《哈利勒·紀伯倫:他的生活和世界》序
《雙角:隨筆和訪談》節選
參考文獻
項目組成員、撰稿人及撰寫篇名

作者簡介

劉曙雄,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國家重點學科印度語言文學專業博士生指導教師,任教育部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非通用語種類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南亞學會副會長和中國印度文學研究會副會長。趙白生,北京大學教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