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山東東平縣博物館2011年1月正式開館,博物館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地下一層,地上三層,高18.3米,內設閱覽室、展覽室、儲藏室等功能區,建築造型體現東平文化底蘊,突出東平“漢文化”、“石文化”、“水文化”三大特色,整體造型平面為“東”字,由白佛山登高下望,博物館就是一枚刻著“東”字的巨石印章,象徵東平的印記;建築周邊由景觀水系環繞,內外水景互為映襯,象徵東平歷史源遠流長。東平博物館按照國家一級館標準建設,集中展示歷代文物和民間流散文物萬餘件,展區面積8000餘平方米,地下室設漢畫像石墓展廳,一層設學術報告廳,二樓主展區設文明起源、陶器瓷器、玉器青銅器、精品石刻等展廳和多媒體廳,三樓主展區設書畫方誌、歷史名人、民俗風情、東原文化等展廳。
建成的博物館共分為8個主展廳,分別是:
文明起源展廳
以古遺址為載體,採取場景復原與古遺址、出土文物相結合的方式,集中展示東平文明起源。西周、兩漢至晉代東平為國,後又曾為郡、府、路、州,長時期為我國北方地域性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陶器瓷器展廳
陶瓷是一種立體的民族文化載體,近年來東平出土了大量的的陶瓷文物,不乏精品。此展廳主要展示漢代陶器、漢唐陶俑、唐、宋、元、明、清各時期瓷器等共600餘件,其中漢代陶廚房為國家一級文物,漢代彩陶俑、唐代陶馬、瓷枕、注子等為國家二級文物。玉器青銅器展廳
東平境內出土的青銅器,鑄造技術精湛,式樣精巧新奇,紋飾細密華麗,有周代青銅劍、箭鏃等兵器,漢代銅鏡和洗、鼎、壺、爐等生活器物,其中包含很多重器,如晉代虎符、宋代鐵觀音等。出土的玉器數量雖然不多,但不乏精品,如新石器時代玉斧、漢代憲王陵出土的銅縷玉衣片、漢代玉杯等。這些對研究古代東平地區的文明發展狀況、社會結構乃至風俗習慣、思想觀念、審美情趣、宗教信仰等均具有重要意義。精品石刻展廳
東平縣的摩崖刻經和摩崖石窟造像,年代跨度大、數量多、內容豐富,堪稱“石刻博物館”。東平作為儒家文化發祥地之一,又是宗教文化興盛區,境內至今保存大量的石刻文物。包括漢畫像石、石刻造像以及大量的碑刻、墓誌和造像題記組成。石刻中石雕的人物、動物,浮雕的人物、車馬、屋宇、禽獸等圖像,石刻的文字等,既是中國古代美術史的有機組成部分,又有哲學、文學、史學、禮儀等方面的內容,是中國古代精神文明的集中體現。書畫方誌展廳
展出從宋代到近現代館藏部分書畫作品。其中明代大畫家仇英的9米長卷,另外還有聖旨、經卷,梁楷的“潑墨仙人圖”,以及全國、省內著名書畫家的作品。另外還展出清末民初著名書法家陸帥正、杜琴堂的書法作品,齊白石弟子趙華岩的繪畫作品,吳澄航的隸書作品。方誌類有清康熙《東平州志》以及乾隆、道光、光緒、民國時期的州縣誌。展出族譜、地契、分家憑證,吏部執照、小刀會劇本、父子狀元老照片、連環畫等。設元朝雜劇台,真實復原當時元雜劇繁榮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