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嶽廟[江蘇省淮安市東嶽廟]

東嶽廟[江蘇省淮安市東嶽廟]

淮安東嶽廟位於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淮城岳廟東街。東嶽廟是淮安僅存的千年古廟,據清同治《重修山陽縣誌》載:“東嶽廟始建於唐貞觀年間(627-649年),相傳為程知節所建。”是淮安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目前淮安市歷史最久、規模最大的一處道教活動場所。

基本信息

簡介

江蘇省淮安市東嶽廟江蘇省淮安市東嶽廟
淮安東嶽廟
據清同治《重修山陽縣誌》載:東嶽廟“相傳為唐代建”,“元泰定年間曾加修葺,其後正殿兩廡歲久日頹壞”(明劉復《重修東嶽廟碑記》),“明永樂中都指揮施文重修,宣德中平江伯陳瑄(字彥純,合肥人,永樂初以平江伯守淮安,督漕運)修,成化中知府楊昶(仁和人)……增修,鹹豐元年復修”(同治《重修山陽縣誌》),“光緒三十年邑人周鵬舉、丁賜第等請款重修”(民國《續纂山陽縣誌》)。至解放初期,東嶽廟已破爛不堪,1958年大躍進期間淮安縣人民政府利用廟房辦起了淮安織布廠,文化大革命期間除四舊,將其塑像毀壞殆盡。1996年淮安市人民政府遵照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則,由經委、宗教局牽頭,經各方捐款,對東嶽廟進行了部分維修,2006年初,正式作為宗教活動場所對外開放。

歷史

歷史上的東嶽廟占地面積20餘畝,有房屋百餘間,由前殿、樂樓、東嶽大殿、玉皇大殿及娘娘殿等主殿及附房組合而成。山門外有影壁旗桿和一對大石獅,山門內便是前殿,原前殿大門與東西群房不在一條線上,向北移4—5米,由前殿山頭牆角砌八字牆與東西群房相接。前殿東西間各置木柵欄,柵欄後為神台,神台上各塑像五尊俗稱“十帥”,東為秦武安君白起,漢淮陰侯韓信,蜀丞相諸葛亮,唐尚書右僕射衛國公李靖,司空英國公李績,西為漢太子少傅張良,齊大司馬田穰苴、吳將軍孫武,魏西河守吳起,燕昌國君樂毅。

建築結構

東嶽廟
走出前殿,即見大石獅一對立於院中,再向前就是樂樓,飛檐翹角,同蝴蝶形狀相似,其下層除四角用磚砌,南北東西皆通行無阻,稱為過街樓。正樓是慶賀東嶽大帝生辰演戲的戲台,東西為鐘鼓樓,離前殿不遠,東西各有廓房十間,東邊塑有十殿閻君、判官;西邊塑有陰曹十司及刀山、火海、鋸解、奈河橋、血污池、惡狗莊……。
樂樓以東、十殿之北有門通東院,內有清書科、道士住宅、文武殿、雷神殿,岳樓以西十司之北有門通西院,內有財神殿、老君殿等,還有大面積空地。
走出前殿向北約30米,便來到大殿,又稱東嶽殿,為宋代石礎,明代風格,東西寬12.5米,南北進深15.5米,檐高為4米,其殿建築為明三暗五,深亦五間整個殿堂雕樑畫棟,顯得十分威嚴聖潔,殿正中上方高懸一塊“天齊仁聖大帝”金匾,人們稱黃飛虎為“天齊老爺”,一直流傳至今。“天齊老爺”是歷代老百姓對殺富濟貧,為百姓謀生存的人們的敬仰,高歌他們的功德,謂之“功高天地,與日月同輝”。大殿中間塑“東嶽大帝”審案判事像,即坐壇像,兩旁為崇黑虎和咤叱虎的站立塑像,前有供桌、香爐,供桌前兩旁有兩站班塑像。大殿前有鐵香爐一座,相傳為明代鑄造,從不生鏽。
從大殿東邊往北即到內宮,內宮為三間,中間塑有東嶽大帝出壇像,出壇像是用於每年五月初一東嶽廟會出巡用的。東嶽廟會曾是淮安最大而又最熱鬧的廟會。西間為書房,塑有東嶽大帝如意像,東間為“娘娘殿”,即太太房,有東嶽夫人像、侍兒像,並有床帳被褥,一切用物應有盡有。
大殿近門處塑有馬神,據民間說,抗日戰爭期間,日軍占領淮安,一度占據東嶽廟,日軍軍官用馬鞭打掉了馬神的鞭子,很為得意。不久,日軍的馬相繼病死了不少。當時人們都說:“這是遭神懲罰的。”這個傳說反映了人民對日寇的憎恨。
大殿的北邊是“玉皇殿”,玉皇殿整個殿堂雕樑畫棟,殿正中供玉皇大帝神像,十分威嚴。玉皇殿的柱子上有一副距今已一百多年仍清晰可見的楹聯,曰:“爾知上帝至公,善者降祥,惡者降殃,喜看到頭全報應;我本直言不諱,有過自新,無過自勉,須當援手好扶持”。這副楹聯的上方有“乙巳年癸未月”幾個小字,楹聯下方的幾個小字已看不清,經查對,“乙巳年癸未月”是公元1905年6月(光緒三十一年),而光緒三十年(1904年)邑人周鵬舉丁賜第等請款重修了東嶽廟。由此可知,這副楹聯是在廟宇修好後書寫的,至於它出自誰手目前無法查清。這副楹聯語句精練,內涵深刻,勸世揚善,耐人尋味,發人深省,融入生活,能使一些信徒和遊人觀賞後得到啟發,讓人警醒。
有關東嶽井的傳說
東嶽殿東側是一口古井,人稱東嶽井,又稱平安井,井深8米多,直徑0.8米,唐貞觀年間建廟前便砌了這口井,雖經千年風雨,現井水依然清澈碧透,甘甜可口。相傳程知節建廟時,他讓一道長外出採購木材。道長外出不足10天便回來,告知程知節所需木材均已落實,何時開工要木材,木材便到。程知節對道長說:“現在就要木材”,道長說:“那好,要木材我去取木材。”道長把木匠帶到井邊,口中念念有詞,將道袍往井上一過,一根木頭便躍出井口,道長讓木匠們把木材從井裡往外拖,拖出一根,又冒出一根,一根接著一根,當時所建的130多間廟宇的用材和其他用材都是從井裡拖出來的。事後有人問道長:“為何井裡能拖出木材?”道長說,為籌集木材,他到東海邊的一個長滿樹木的大山的山頂上,脫下道袍往大山上一蓋,念叨一番,收起道袍時整個大山不見一棵樹木,隨後他下山到海邊,把道袍一抖,頓時海邊便漂滿木材。因而後來有人說,此井通往東海。東嶽井又稱平安井。相傳日本侵略者轟炸淮安城時,一顆炸彈從飛機上扔下來,不偏不倚正好落到井中,炸彈沒有爆炸,不僅保護了千年古廟,而且保護了進廟避難的幾千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