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東家人主要分布在貴州,自稱為“嘎孟”,這和貴州一些支系的苗族自稱為“都孟”、“呆孟”相同或相近。“嘎”是詞冠頭,無意義,“孟”是人之意。東家是當地漢人對他們的稱呼,即自“東邊”來的人。麻江縣繞家人(未識別民族,暫認定為瑤族)稱東家人為“東家”與“嘎朵”。附近苗語中部方言的苗族稱東家人為“嘎斗。而革家人(未識別民族)則稱東家人為“嘎孟夏”,意為住在上方的 東家。
東家史稱“東苗”和“鴨崽(子)苗”。“東苗”一詞最早於明洪武十三年(1379年)以“東苗亂”見載史冊,明英宗天順二年(1487年)東苗爆發了大規模的反叛,其聲勢之浩大,人數之眾多,使“英宗”大為震驚,不得不“命方瑛與巡撫白圭合川湖雲貴軍討之”(《明史白圭傳》)。因此“東苗”的存在似應早於明朝以前。又因“東家”人善於養鴨,漢族及史載又稱之為“鴨崽苗”或“鴨子苗”。這種稱謂很不嚴肅和適當,歷來為人所反對。
分布
據史載“東家”歷史上遍布貴陽以東、以北、以南部分地區,涉及貴陽、開陽、修文、長順、貴定、龍里、都勻、平越(福泉)、荔波、麻江、鎮遠、施秉、凱里等10多個縣,基本連成一片。由於諸多原因,歷來都認為東家人是苗族,只有極少部分“變”為布依族或漢族。建國後東家人作為未定民族,直到1996年6月才被認定為畲族。
語言
東家人有語言無文字,語言和革家驚人地相似,有80%的語言相通,反而是東家四五萬人,如今只有一萬多人保留了自己的語言。其語言為漢藏語系苗瑤語苗語西部方言惠水次方言。和龍里、貴定、惠水等地部分苗族基本可以通話。且語言尚倒裝,如:村長(公),叫公村長。雞叫做“蓋”,湯叫做“嘎”,雞湯卻叫“嘎蓋”。
習俗
東家婦女能工巧織,有種棉花、自紡自織自染的習慣。建國前,婦女們的衣服多是自織自用,據清康熙年間《貴州通志》載:“東苗……男髻,著短衣,色尚且蘭,首以花布條束髮。婦著花掌,無袖,惟遮復前後”。民國《貴州通志》記載:“男子衣用青白花布,領緣以土棉。婦人盤髻,貫以長簪,衣用土棉,無襟,當幅中孔,以首納而服之……”到了近代《都勻縣誌稿》云:“東苗……服飾類漢族,惟女皆青色帶,著青色褲,項戴銀環,不著裙。”顯然,畲族人服飾隨著時代發展而變化,七十多年直至今仍保留著古代服裝的不少痕跡。據七、八十歲的老人回憶,畲族幾十年前穿的與現在是不太一樣的,那時穿著自製的青、蘭土布,男子長衫長袖並腰扎青布腰帶,或著短汗衫,布紐扣,下穿大襠便褲,從褲以帶內往外,下吊一個用來裝煙或打獵時裝鐵沙盒子的“蠟盒”。女裝是自繡無領花排肩長袖“父母裝”,袖口繡有五至六寸一圈花邊,衣長過臀部,腰拴一張繡花圍腰,用銀鏈製作腰帶,下穿粗料青布褲子,平時男女赤腳或穿自用草編的草鞋,逢年過節或走親串寨,穿上自作繡花船型、鞋尖貓鼻型布鞋。婦女佩帶銀飾手鐲、項鍊、耳環;頭式,中年婦女和姑娘各有不同,已婚者把頭髮籠向後側挽成髻團,並用馬尾等作成網子如拳頭大小籠於發團插上別插,包上藏青色長六尺,寬一尺,白底蠟染蘭花,兩端鑲各以紅綠兩道邊,下垂紅色纓須長約尺許的還蠟花頭帕。有的已婚婦女挽髻,將包頭正中的碗底團花蓋於頭頂,由左右兩邊分別纏繞,纓須朝後張開,儼然如鳳展翅。而姑娘頭部用一根有色頭繩紮實捆後側頭髮,並梳成獨辮;中老年婦女、姑娘腳腿自包蠟花白裹腿。小孩身著小青長衫或短汗衫,頭載狗耳、山喳並佩有銀飾於前沿的布帽。
如今東家人古老的服飾幾近絕跡,幸有服飾傳女兒做嫁妝的習俗,使得其還略有傳承。
東家人自古實行一夫一妻制,有自主婚和媒妁聘婚。媒妁聘婚有求親、認親、過禮、迎接、如感謝歌等程式。
而新娘出閣前在閨房哭泣,新娘的女友們將所帶的糯米粑或糯米飯設成“姨媽飯”,大家共吃,以表離別之情。飯後繼續上路。到新郎家須舉行拜堂儀式,拜畢,兩位婦女將新娘扶進洞房。新婚之夜,由女友或男家姐妹作陪,3—9天后,新娘回門,由女家二位兄弟去接回娘住數日後,新郎家請人去接回。新娘常住娘家,農忙或逢年過節接回夫家住幾天,待有身孕後才回夫家長住。
東家人凡父母死的忌日,子輩當日不準下種。《都勻縣誌稿》稱“親喪如仲家俗”,“茹素,雖賓客不宴”;“人死時,停槥向灶,不茹葷”。“穀雨”節至八月中秋,禁止吹蘆笙,禁止打糯米粑,據傳,吹蘆笙和打粑粑會得罪米。
而每年凡第一次聽到陽雀時,當天不準抬水進家(一寨只要一人聽到,全寨都不抬)。據傳“陽雀叫,送水到”。若抬水進家,意味著會發生乾旱。
另外,東家人還有局部地區的禁忌。如:都勻地區老人死,孝男孝女不梳頭、不洗臉、不洗腳、不掃地。祭弔期不吃家中飯,不吃堂祭豬肉等。麻江隆昌地區有鼓藏的支族不貼紅對聯;有的支族不準在屋內站立吹蘆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