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夷雜考

東夷雜考

字數:112000 紙張:膠版紙 印次:1

圖書名:東夷雜考

圖書信息:

作 者:李白鳳 著
出 版 社:河南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4-1
版 次:1

頁 數:181
字 數:112000
印刷時間:2008-4-1
開 本:32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810917643
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河南大學是一所有近百年歷史的老校。自建校以來,一向重視國學研究,並形成了一支實力雄厚、傳承有序的研究隊伍,在國學研究領域可謂人才濟濟,成果豐碩。經初步調查梳理,近百年來在河大工作過的有高深國學造詣的學者包括大師級學者有數十人,出版有關著作近百種。為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國學研究的進一步繁榮發展,我們從中遴選在學術史上有一定地位、至今仍有研究參考價值的作品分批整理出版,這便是“百年河大國學舊著新刊”的由來。 
本書是《百年河大國學舊著新刊》系列之一的《東夷雜考》分冊,書中具體包括了:鬲族考、古銅韻語、蒲姑熊盈考、戊辰彝補苴、唐蘭函三件、徐夷考、奄族考、東夷雜考等內容。 本書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

目錄

鳳兮歸來(新刊代序)
東夷雜考
漢族形成的前奏(代序)
鬲族考
魚族考
萊夷*族考
奄族考
蒲姑熊盈考
徐夷考
古銅韻語
古銅韻語
附錄
釋亞
矢令簋斟
釋*
義渠考
戊辰彝補苴
唐蘭函三件

試讀部分章節

鬲族考
傳說中的有鬲氏,其最初形成一個氏族,應該是在從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私有制開始出現的時代就已出現的我國古代氏族之一。其始居處應該是在山西高原北部,其後南下渡過黃河和夏族一起在河南澠池——帶——即所謂“仰韶文化”——定居,其後,由於某種至今還不明白的原因,他們與同一血族的鬲族分別朝著東、西兩錢,沿著黃河移動;東遷的一支,與他們有著密切關係的夏族、昆吾族取代了占據黃河中、下游所謂“中原地帶”的地位,在包括今日北至河北省南部、河南省東北部、山東省西北部的範圍內,開始新的“建國”活動。羅泌《路史.國名記》引《郡國縣道記》云:“古鬲國,郾姓,皋陶後。……今隸德州西北有故鬲城。”案:周初封國,多依據原有之國名(地名)作為封國名,如衛,即古郭國,原作“韋”,應即古豕韋氏故地.魯即古魚族(加“邑”而為“魯”)故地,齊即古蠻族故地皆是,從銅器銘識中可以找到證明。所以這個郾姓.就是後來周初封召公之子於燕的“醫”,金文中恆寫作“*”的,也可以證明召公之子封燕而書作“醫”是有所本的。
鬲族應該和古昆吾族有著某種氏族關係,一是他們聚居之處相鄰,二是他們都是陶器的發明者,《呂氏春秋.君守篇》有“昆吾作陶”之謂,絕非虛語,一定有所根據;而鬲族所鑄的青銅器,其銘識多有“*”或“*”字,都可以作為研究此一問題的線索。我認為,鬲族一系的各個氏族遷徙到山東半島北部以後,和登州海角原居土著的萊夷各族發生了許多關係,如戰爭與文化交流,其結果便產生了“龍山文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