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坪大木橋

東坪大木橋

東坪大木橋,又名鎮東橋,因為它鎮守在安化縣城東邊的柳溪河上。還曾改名東風橋,意思是東風吹,戰鼓擂,安化山城要騰。早在40年代,民眾還曾把木橋稱之為紅軍橋,因為肖克將軍率領的紅軍二、六軍團,1935年長征路過安化,對百姓秋毫無犯,部隊夜晚就睡躺在木橋上,第二早就清除殘匪,繼續長征。為紀念紅軍勝利通過安化,夜宿東坪木橋,故把鎮東橋改稱紅軍橋,寄託安化山民對紅軍的懷念。 東坪大木橋,建於清代光緒5年,即公園1897年,橋臨資江,橫跨柳溪,全長96米,橋面寬3.2米,橋高11.5米,橋分上下兩個部分,橋上為木結構,橋墩為花岡岩結構。整個木橋為一長形閣廊,用巨木構架做梁,橋面用厚木板鋪就,橋面兩邊,各分成31個大小相等的亭間,白天供小商販擺攤設點,夜晚供縣城居民分間歇涼。百米長橋不用一釘一鐵,而是用1000立方米木材築而,可見當年木橋設計之精巧,工匠技藝的高超。大木橋頂蓋著青瓦,兩頭檐角高翹,古樸曲雅,雄偉壯觀,歷來不僅是東坪鎮上的一處勝景,也是安化山城連通東西的黃金通道,熱鬧紅火的小商品集貿市場。

基本信息

簡介

東坪大木橋東坪大木橋
早在40年代,民眾還曾把木橋稱之為紅軍橋,因為肖克將軍率領的紅軍二、六軍團,1935年長征路過安化,對百姓秋毫無犯,部隊夜晚就睡躺在木橋上,第二早就清除殘匪,繼續長征。為紀念紅軍勝利通過安化,夜宿東坪木橋,故把鎮東橋改稱紅軍橋,寄託安化山民對紅軍的懷念。

特色

整個木橋為一長形閣廊,用巨木構架做梁,橋面用厚木板鋪就,橋面兩邊,各分成31個大小相等的亭間,白天供小商販擺攤設點,夜晚供縣城居民分間歇涼。
百米長橋不用一釘一鐵,而是用1000立方米木材築而,可見當年木橋設計之精巧,工匠技藝的高超。大木橋頂蓋著青瓦,兩頭檐角高翹,古樸曲雅,雄偉壯觀,歷來不僅是東坪鎮上的一處勝景,也是安化山城連通東西的黃金通道,熱鬧紅火的小商品集貿市場。
寶塔取名為凌雲塔,緣於一段發人深省的故事。清乾隆年間,沅江要在岸邊湖中修兩座塔,組成一道縣門鎮洪水湖妖。手藝高強的石匠兄弟,承接了建塔工程,分任務時哥哥挑了工程容易的岸邊塔,有人為弟弟擔心,可他說:“不要緊!工程越難越能煉人,人無凌雲志,那能登高峰”。分頭施工時,弟弟告誡哥哥:“一定要牢記師傅教導‘精心設計施工,確保質量第一’”。可哥哥滿不在乎,草草畫了張圖紙就開工。而弟弟反覆到實地勘察,聽取民眾意見,砌一層石頭,校一次水平。一天,死去的老石匠報夢給大徒北:“你的塔壁砌歪了一分,要返工”。可大徒弟只當是“耳邊風”,繼續往上砌。而弟弟則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終於建成了一座堅實的寶塔立於湖中。可哥哥建的塔剛欲蓋頂,突然嘩啦一聲倒塌於湖中,自己也壓在了塔下。為了紀念這位心懷凌雲志,建塔為人民的小石匠,後人就把這座湖中寶塔,命名為凌雲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