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說文

東坡說文

《東坡說文》是南宋文學家費袞作的一篇筆記類雜談散文。文中主要是借大文豪蘇東坡之口,講述寫文章時立意與取材之間的關係。作品名稱:東坡說文創作年代:南宋作品出處:梁溪漫志文學體裁:筆記作者:費袞。所記錄的大多是正史以外的某些宮廷、名流、藝苑、世情等方面的野史趣聞,或借事說理,或借物抒情,嬉笑怒罵,亦莊亦諧,但地位遠不及官修正史,作者行文時也就少了許多框框束縛,隨意記寫,短小精悍,不構一格,反倒涉筆成趣,不乏內容豐富、文采可觀的佳作,頗有吸引讀者的魅力。

作品原文

東坡說文

葛延之在儋耳①,從②東坡游③,甚熟。坡嘗教之作文字云:“譬如市上店肆④,諸物無種不有,卻有一物可以攝得,曰錢而已。莫易得者是物,莫難得者是錢。今文章、詞藻、事實,乃市諸物也;意者,錢也。為文若能立意,則古今所有,翕然⑤並起,皆赴吾用。汝若曉得此,便會做文字也。”

注釋譯文

注釋

1.儋(dān)耳:儋州,今海南儋縣。

2.從:跟隨。

3.游:交朋友,來往。

4.店肆:店鋪,商店。

5.翕(xī)然:眾多的樣子。

6.熟:熟悉

7.莫:莫如

8.乃:就是

譯文

葛延之在儋州的時候,跟蘇東坡交往,兩人十分熟悉。蘇東坡曾經教葛延之寫文章,說:“假如集市上的店鋪各種物品都有,卻有一種東西可以把它們取來,這就是錢。世上最容易得到的莫如物,最難得到的莫如錢。文章、華麗的詞藻、事實,就像集市上的各種物品;立意,就像錢一樣。寫文章如果能先立意,那么,古往今來眾多的事物就紛紛湧出,都來給我用。你如果明白了這一點,就會寫文章了。”

作品鑑賞

體裁

這篇短文,屬於古代筆記類。所謂筆記,就是隨筆而錄,信筆而至,寫到哪裡是那裡的一種雜談瑣語性質的簡短散文。現在大多歸入雜文類。

我國古代的筆記早在魏晉時期就已經興起了,到唐宋已經相當成熟了。明清時發展迅速,形成了蔚為大觀、璀璨多姿的筆記文苑囿。

由於筆記為雜錄、隨筆。所記錄的大多是正史以外的某些宮廷、名流、藝苑、世情等方面的野史趣聞,或借事說理,或借物抒情,嬉笑怒罵,亦莊亦諧,但地位遠不及官修正史,作者行文時也就少了許多框框束縛,隨意記寫,短小精悍,不構一格,反倒涉筆成趣,不乏內容豐富、文采可觀的佳作,頗有吸引讀者的魅力。

風格

《東坡說文》一文妙在毫無抽象說理,而是通過形象的比擬,把各種素材比為店鋪里的東西,把意比為購物的錢,錢能買到各種東西,與文意能統領各種素材是一個道理。

賞析

文中的第一句話,只是一個引子,交代蘇東坡的這段做文立意之說的來源。正因為是熟人之間的隨意閒柳,無所顧忌,反倒能在一種輕鬆自在的漫談中見出真性情,閃現思想的火花,所謂“吉光片羽”,彌足珍貴。

接下來全是蘇東坡之言。也正因為是閒聊,娓娓道來,讓人在不覺之間恍然大悟:集市上可供購買的東西很多,但不能白白地隨手拿來,唯有用錢去買。所以,錢是很關鍵的東西。在做文的過程中,立意也很關鍵。寫文章如果能意在筆先,先確立了文意,有了觀點與主張,古往今來所有的素材,自然盡可以隨意驅譴。“汝若曉得此,便會做文字也。”一句話道盡了多少艱深的道理:會不會寫文章,就看你會不會像用錢去買中意的東西一樣,用意去取材了。

類似這種短小精悍、質樸自然、富有情趣的文學隨筆,在浩如煙海的歷代筆記著作中並不少見,讀之往往能使人獲得精神的愉悅與心智的啟迪。

作者簡介

費袞(生卒年不詳),字補之,無錫(今江蘇無錫)人。為國子監生,發解中進士。著有《梁溪漫志》十卷,《宋史·藝文志》著錄於子類小說家類,《四庫全書》收於子部雜家類。書前有公元1192年(紹熙三年)自序,成書當在此時。是書記載朝廷典故、考證史傳、品定詩文,卷四述蘇軾事,頗多可采。

費袞論詩重學養、胸襟、本色。謂“作詩當以學,不當以才”。“華信巧語,要非本色”。詩人應胸襟寬廣,學養深厚。歐陽修《廬山高》詩“氣象壯偉”,蓋其“胸中有廬山”,而非徒以文字“經營致功。論詠史詩,言作者須“見處高遠”,“在作史者不到處別生眼目”,寄寓“大議論”,以古鑒今。詠史詩應為“史贊”而非“史語”。所論均是。哈哈兒據文淵閣本《四庫全書》點校製作,僅錄入部分詩話條目,未錄入全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