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東北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成立於1996年10月,是在原鋼鐵冶金、有色金屬冶金、材料科學與工程、金屬壓力加工和熱能工程等五個系的基礎上成立的,是國內第一個集材料、冶金、熱能工程、環境科學等現代工業與傳統工業科學為一體的二級學院,其歷史可以追溯到1923年東北大學建校之初的采冶系。歷經90多年的發展,東北大學的材料與冶金科學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贏得了社會廣泛認同和讚譽,成為推動當前我國材料及冶金行業產業結構調整和最佳化升級、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動力。
2015年12月15日,由原材料與冶金學院拆分,其中的鋼鐵冶金、有色金屬冶金、冶金物理化學、熱能與環境工程、工程熱物理、資源與環境工程和工業生態學等研究所組建而成了東北大學冶金學院。
學科建設與師資力量
學院現有2 個國家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個博士後流動站;冶金工程是首批國家一級重點學科。根據國家教育部“985工程”建設計畫,依託冶金與材料學科建設了“現代冶金與材料過程工程科技創新平台”(國家Ⅰ類平台),同時,冶金學科群擁有13個國家級、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等研究基地。
學院設有冶金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環境科學、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和資源循環科學與工程5個本科生專業,共有9個二級學科和6個博士點。全院教職員工216人,專任教師165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外專千人計畫”入選者1人,國家“青年千人計畫”入選者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1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8人。學院現有教授44人(包括博士生導師37人),副教授75人,具有博士學位的專任教師162人,占98.2%。在校學生數達2884人,其中本科生1904人,碩士研究生584人,博士研究生396人。
科研發展與對外交流
“十二五”期間,學院累計科研進款3.3億元,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45項,其中重大項目1項、重點項目11項,“973計畫”項目9項,“863計畫”項目19項;獲各類科技獎47項,其中國家級獎4項、省部級獎28項;授權發明專利247項;發表學術論文2800餘篇;出版著作(教材)41部。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獲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二等獎2項。近年來,學院本科生專業和研究生專業畢業生的一次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受到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
在國內外學術交流與開放合作中,學院與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日本和澳大利亞等二十餘個國家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係,聘請了90餘名國內外著名學者為學院的名譽教授和兼職教授。
發展寄語
院長朱苗勇表示,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發展的進程中,學校做出了成立冶金學院的決定,這項謀劃深遠的重
大舉措,對強化強勢優勢特色學科、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和科研水平、增強社會服務能力和核心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冶金學院的成立,恰逢“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學院將堅持內涵發展,著力提升學科建設水平,實施優勢特色學科協同創新大團隊建設和啟動新興學科重點建設項目,最佳化資源配置,實行績效評估考核,實施動態管理;堅持優質發展,著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牢固樹立人才培養在學院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著力培養信念執著、品德優良、知識豐富、本領過硬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和拔尖創新人才;堅持持續發展,著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依託重大科研和建設項目,重點學科和科研基地以及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項目,加大學科(學術)帶頭人的培養力度,積極推進創新團隊建設;堅持開放發展,著力形成改革創新合力,擴大對外交流與合作,構築冶金領域的國際國內綜合研究平台、創新環境和支撐體系,堅持和突出學科優勢與行業特色,把優勢做大、把特色做強。
校長趙繼表示,東北大學冶金學科與材料學科是首批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有著“求真務實、敢為人先”的優良學術傳統,其誕生和發展史,不僅與東北大學的發展緊密相連,更與國家特別是冶金行業的振興息息相關。以這兩大學科為依託,在原材料與冶金學院的基礎上,學校匯聚資源,整合力量,成立新的冶金學院,是面向國家創新驅動戰略、東北老工業基地二次振興、瀋陽市“國家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新需求,深化綜合改革,整合學科結構、最佳化學科布局的重大舉措,對於打造學科高峰,服務國家和區域社會發展,統籌推進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