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汽輪機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汽輪機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汽輪機股份有限公司是杭汽輪集團的核心企業,B股上市公司(證券代碼200771)。公司是國內唯一能按用戶特殊需要非標設計製造工業汽輪機的廠家,生產的工業汽輪機按驅動對象不同分為工業驅動汽輪機和工業發電汽輪機兩大類。本公司產品廣泛套用於石化、煉油、電力、冶金、化工、製藥、建材等行業工業驅動領域,及企業自備電站、區域熱電聯供、城市垃圾電站、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等能源綜合利用領域。

基本信息

銷售情況

多年來的優質保證,公司客戶遍及全國各地和世界二十多個國家及地區,廣受客戶好評與信任。至今已生產了4500多台套汽輪機,中國各經濟發展時期重點建設工程項目的國產工業驅動汽輪機絕大部分由本公司提供。如:國產第一台大型乙烯裝置驅動裂解氣壓縮機用汽輪機;國產第一套500萬噸/年煉油裝置驅動用汽輪機;國產第一台4.8萬立方米大型空分裝置驅動用汽輪機;國產第一台60萬千瓦超臨界大型火電站50%容量給水泵驅動用汽輪機;國產第一套60萬噸/年大型鹼廠用的汽輪機;國產第一台2500立方米的大型鋼廠高爐風機驅動用汽輪機;國產第一台年產52萬噸尿素裝置二氧化碳壓縮機驅動用汽輪機;國產第一套年產20萬噸合成氨改造項目驅動用汽輪機;第一座垃圾電站發電用汽輪機。目前正向更高的領域邁進。

企業理念

公司戰略:

尋求突破 超越自我 越向卓越

企業宗旨:

品質卓越 永續動力 服務社會

企業目標:

躋身國際透平機械製造商前列 員工生活品質繼續領先於杭州工業界

企業精神:

爭創一流 敢於負責 克難攻堅

企業風格:

爭分奪秒“搶” 有膽有識“闖” 千辛萬苦“拼” 腳踏實地“乾”

企業價值觀:

與用戶共謀發展 為股東創造財富 與員工共謀富裕 為社會創造繁榮

員工精神:

我的事業在汽輪 汽輪興衰我有責

企業經營管理理念:

以人為本 崇尚競爭 協作共贏 追求高效 超越自我

服務理念:

服務——比客戶多走一步

管理團隊

序號 姓名 性別 年齡 職位 任職起止日期
1 聶忠海 53 董事長 2007-6-15~2010-6-15
2 王鴻康 58 副董事長 2007-6-15~2010-6-15
3 鄭斌 46 副董事長 2009-3-25~2010-6-15
4 嚴建華 52 董事兼總經理 2007-6-15~2010-6-15
5 葉鍾 42 董事兼總工程師 2007-6-15~2010-6-15
6 柏榮華 59 董事兼總會計師 2007-6-15~2010-6-15
7 劉國強 53 董事 2009-3-25~2010-6-15
8 張明光 72 獨立董事 2007-6-15~2010-6-15
9 鄒兆學 72 獨立董事 2007-6-15~2010-6-15
10 華小寧 47 獨立董事 2007-6-15~2010-6-15
11 祁國寧 61 獨立董事 2007-6-15~2010-6-15
12 諸水龍 58 監事長 2007-6-15~2010-6-15
13 濮陽爍 35 監事 2009-5-20~2010-6-15
14 章有根 53 監事 2007-6-15~2010-6-15
15 盧建華 48 職工監事 2007-6-15~2010-6-15
16 趙英 54 職工監事 2007-6-15~2010-6-15
17 葉永忠 56 副總經理 2007-6-15~2010-6-15
18 張樹潭 51 副總經理 2009-2-16~2010-6-15
19 俞昌權 53 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 2007-6-15~2010-6-15

文化生活

董事長聶忠海董事長聶忠海

“職工富裕靠企業、企業發達靠管理、管理成功靠文化”。 先進的企業文化將會是企業快速發展的不竭動力。

杭州汽輪機股份公司近年來大力開展企業文化創建,自上而下,革除陳舊、落後、殘缺的價值觀念和帶有國企計畫經濟時代烙印的思想理念:在企業內部逐步建立起:全局一盤棋以大局利益為重的全局觀念;依法治企人人遵章守則的法治觀念;哪有困難就上哪裡、哪有問題就奔哪裡的爭先排憂的風尚;至誠至信上下齊心擰成一股繩的團結拚搏的精神;追求為員工創造愉悅、雅致、富於親和力的工作環境的管理理念,提煉出把員工和企業的追求緊緊地聯繫在一起、自覺遵守受之約束自企業核心價值觀,建立起充滿活力、充滿豪情、充滿追求的現代企業文化,以文化之力統一員工思想,激發員工的潛能,以文化之力打造和提升企業競爭力。

目標任務

杭州汽輪機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汽輪機股份有限公司

2012年,公司將進一步推進公司“十二五”戰略規劃的實施,沉著應對外部環境和市場趨勢的變化,積極把握公司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在實現企業穩定增長的同時,促進企業的轉型升級,全面提升企業的運行質量。2012年度,在巨觀經濟環境和行業市場尚有較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公司力爭實現銷售收入保持增長。

2012年主要經營措施:

(1)堅持科技創新。

2012年,針對國內相關行業對高端動力設備的需求,公司將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實施新產品開發,重點做好“10萬等級工業汽輪機”的課題驗收。結合工業透平機械的技術發展趨勢,與國內科研機構合作開展空氣動力學、振動力學及材料技術的基礎研究,大力推廣套用先進工藝技術和數位化製造技術,對燃氣輪機核心製造技術開展研究,繼續開展在核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套用領域的技術研發。適應核技術套用領域的標準要求,全面提升質量控制水平。繼續加快人才隊伍建設,完善創新人才激勵和培養機制,建設企業內部知識價值工程。

(2)積極開拓市場。

2012年,公司將在充分評估市場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市場信息蒐集和分析,繼續開展行銷網路建設,加大渠道拓展力度,建立和完善顧客關係管理體制,加強契約過程控制,實施精細化行銷。在鞏固公司產品在高端市場優勢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公司產品在各細分市場的品牌影響力。整合公司內部行銷資源和工程技術資源,提升設備成套行銷能力。加快與國際知名公司合作,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加強與終端用戶的交流,在熱電、燃氣輪機和壓縮機市場開展對公司產品和技術的學術行銷活動。探索和推廣產品全生命周期服務模式,進一步延伸產品價值創造過程。

(3)追求卓越管理。

2012年,公司將繼續深化卓越績效管理模式,強化戰略績效考核,提升戰略執行能力。配置充分資源,保障汽輪重工等重點建設項目的順利推進。充分做好產銷銜接工作,積極化解市場波動的風險因素。繼續深入推進精益化生產,按照國際標準加強制造過程控制。紮實推進預算管理,加強成本控制。全面審視和評估內部業務流程,健全公司內控體系,提高風險防範能力。系統性地加強供應鏈管理,逐步完善供應商評價體系。加快推進企業管理系統信息化建設,提升管理效率。堅持開展降本增效工作,降低產品庫存,將應收賬款控制在合理水平。

(三)風險分析及應對措施:

(1)市場風險:

伴隨國內經濟增速放緩,作為投資類產品的工業汽輪機市場的增長亦將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並進一步加劇現有的市場競爭格局,在局部市場將導致產品價格和利潤率下降。而海外市場則面臨著經濟復甦乏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地區政治衝突升級等不利因素,風險和不確定性加大。公司將加大對顧客套用與市場發展的分析和預測,充分把握產業結構升級的潛在機遇,以產品和技術研發為依託,進一步拓寬產品套用領域,特別是大力推進在節能減排工程中的示範套用,突出公司產品在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方面的優勢,提升為客戶創造價值的能力。

(2)契約執行風險:

受國內外經濟環境影響,近年來公司契約執行過程中,契約變更頻繁,項目進度延遲和暫停時有發生,對公司內部產品實現過程帶來較大地衝擊和影響,同時也增加了公司履行契約的成本和風險。公司將進一步加強契約執行過程控制,實施客戶信用管理,加強契約執行信息管理,防範契約執行風險。

(3)供應鏈控制風險:

隨著公司生產組織結構持續的最佳化,公司組織社會資源參與公司產品製造和服務的比例不斷提高。公司對供應商的交付能力和質量控制,成為公司經營過程中面臨的突出問題。公司將進一步總結經驗梳理流程,不斷完善控制程式和規範,提升供應商的回響能力和服務水平,建立長期合作共同進步的商業模式。

(4)財務風險:

隨著公司經營規模的不斷增長,應收賬款規模也相應增長,同時公司近期還將面臨重大技改項目的陸續投建,都需要公司提供穩健和持續財務保障。公司將提升財務風險管控水平,加大應收賬款回收力度,積極拓展融資渠道,確保公司經營健康持續發展。

經營情況

2011年是公司實施“十二五”規劃的第一年,公司根據年初確定的經營目標和“十二五”期間的發展戰略,積極應對國內外複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和來自各方面的挑戰,穩步有序推進各項戰略舉措,調整和最佳化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加大資源整合力度,加快產業延伸步伐,以市場和戰略驅動科研、行銷和製造等各項工作推進,取得了良好的經營業績。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5,4781.83 萬元,同比增長6.35%,利潤總額90,527.94萬元,同比下降6.29 %,淨利潤77,417.30萬元,同比下降4.9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4,038.77萬元,同比下降5.85%。股份公司本部新承接契約額達30.95億元,同比增長14.4 %,其中新訂工業汽輪機294台,同比增長10%。股份公司本部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29.31億元,同比下降2.79%,其中工業汽輪機完成製造304台,同比下降0.98%,產品功率合計396.67萬千瓦,同比增長15.1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