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位優勢
杭埠鎮地處皖西邊陲、巢湖西濱,西距舒城縣城21公里,是六安、合肥、巢湖三地市結合部;東與古鎮三河毗鄰,北與肥西豐樂鎮隔河相望,南與廬江相隔在杭埠河兩岸;境內交通便捷,合九鐵路貫穿南北,可達全國各大城市;滬蓉、京福高速共用段合安高速穿鎮而過,設互通立交;合安、合銅國道擦鎮而過,距合安國道18km,合銅省道1km;六舒三省道橫貫東西,是溝通206和405國道的幹線公路,連線合(肥)—安(慶)、商(丘)—景(德鎮)、六(安)—武(漢)、滬漢蓉高速和合(肥)—安(慶)、合(肥)—銅(陵)國道;離合肥新橋機場僅72km,經高速1小時可達合肥新橋機場;擁有年吞吐量10萬噸的水運碼頭2座,可由此進巢湖,入長江;徽州大道南延項目19年全線開工,將在三河設連線線,接杭埠東環路。未來規劃宣商高速將過境杭埠與京台高速互通.
產業發展方向
從長三角,長江經濟帶乃至全球產業分工中尋求等位承接機會。從最具增長潛力的行業中尋找產業補位空間。從產業基礎優勢中謀求最適合的產業。
特色產業集群
全產業鏈,打造積體電路產業集群
依託合肥打造 《中國IC之都》 機遇,
重點引入積體電路設計、製造、封裝測試、裝備與材料等產業。
同時向產業鏈下游延伸,引入手機、平板、智慧型穿戴設備等終端套用產業。
等位對接,打造新型顯示產業集群
緊扣全國光電顯示產業發展趨勢,
圍繞京東方、彩虹玻璃和樂凱科技等龍頭企業的示範效應,
重點引入面板模組、材料及零組件等上游企業,同時引入車載顯示、工 業顯示等下游套用企業,
打造完備的新型產業顯示集群
整車引領,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以落戶的新能源汽車專用車整車為切入點,
加快電池、電機、電控等核心配套引進,與國內知名整車企業合作,
向乘用車領域發展
舒城杭埠總體規劃
一、規劃目的
為推進新型城鎮化,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和高水平管理的要求,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城市規劃編制辦法》,編制《舒城縣杭埠鎮總體規劃(2016-2030年)》(以下簡稱為本規劃)。二、規劃指導思想與原則
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推進杭埠鎮城鎮化提質提速,統籌城鄉經濟社會和區域協調發展,強化城鎮綜合承載力建設,努力走四化同步、經濟高效、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民生優先、社會和諧的新型城鎮化道路。
規劃原則:
1、堅持區域統籌、區域聯動原則;
2、堅持城鄉一體化原則;
3、堅持科學發展,因地制宜原則;
4、堅持生態文明建設優先原則;
5、堅持資源節約原則;
6、堅持建設特色鄉鎮的原則。
三、編制背景
杭埠位於舒城東北部,合銅安發展帶上,合肥都市圈半小時通勤圈以內,毗鄰合肥濱湖新區。杭埠秉承“服務合肥,發展舒城,等位對接,全面推進”,將形成“一橫一縱”的複合交通走廊,以“雙快”系統引導同城化發展。
四、規劃範圍
本規劃確定鎮域、鎮區二個規劃層次。
(1)鎮域鎮村體系規劃範圍。杭埠鎮行政轄區範圍,總面積74平方公里。
(2)鎮區規劃區範圍。北至北環路,西到西環路,南接南環路,東臨東環路,總城鎮建設用地36.49平方公里。
五、規劃期限
為2016-2030年。其中近期為2016-2020年;遠期為2021-2030年。
六、鎮域鎮村體系規劃
1、城鎮化發展目標
(1)長三角層面:高端服務和智慧產業發展的重要基地。
(2)都市圈層面:合肥都市圈西南城市地區的節點。
(3)地區層面: 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精品城市。
2、人口與城鎮化水平
近期2020年,鎮域總人口22.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8萬人,城鎮化水平達到80%;
遠期2030年,鎮域總人口39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3萬人,城鎮化水平達到85%。
3、城鎮空間結構
規劃採用“多組團”的空間模式,各組團以社區中心、產業服務中心和公共綠地為核心,兼顧合理的交通系統和特色的景觀軸線。
4、鎮域等級規模結構
規劃期內促進鎮區規模化發展,加快農村城市化進程逐步實現“鎮區—新型社區”二級結構。規劃形成1個鎮區、13個新型社區的鎮域村莊布局。
(1)1個鎮區(杭埠鎮區);
(2)新型社區(五星村、太平村、後河村、何圩村、大興村、舒拐村、六叢村、三蕊村、汪圩村、河南村、薛泊村、河南村柳郢、汪圩村碼頭);
城鎮體系 數量 鄉鎮名稱
城鎮 1 杭埠鎮區
新型社區
13 五星村
太平村
後河村
何圩村
大興村
舒拐村
六叢村
三蕊村
汪圩村
河南村
薛泊村
河南村(柳郢)
汪圩村(碼頭)
七、中心鎮區規劃
1、規劃定位
舒城縣的經濟副中心,舒城對接合肥發展的門戶,以發展智慧電子、智慧型製造及新能源汽車為主導產業的生態、宜居、特色示範城市。
2、城鎮性質
“合肥都市圈產業強鎮、環巢湖生態宜居新城”。
3、城鎮規模
(1)近期(2020年):總人口為18萬人,建設用地規模20.90平方公里。
(2)遠期(2030年):總人口為33.0萬人,建設用地規模36.49平方公里。
4、空間結構
形成“兩核、雙軸、兩帶、三廊、多點”的空間結構。
1)兩核:老城核心區、新城核心區;
2)雙軸:迎賓大道發展軸和幸福大道發展軸;
3)兩帶:豐樂河、杭埠河生態水脈;
4)三廊:打造三條生態廊道;
5)多點:以公共服務設施、鄰里服務設施和公共綠地為中心打造多個組團空間。
5、功能結構
採用“多組團”的空間模式,形成2個創新產業組團,1個老城產業組團,1個經濟開發區組團,2個生態宜居組團,1個老城生活組團,1個文化休閒旅遊組團,1個產城融合服務組團和1個新城核心組團。
6、用地布局
(1)生態保護
保護綠色生態廊道,控制斑塊綠地,形成“兩脈、三廊、多斑塊”的生態空間結構。
舒城縣杭埠鎮鎮區規劃用地平衡表
(2)交通體系
突出“舒城東大門”區位優勢,縮短合肥—杭埠—舒城交通出行時間,發展“軌道交通+快速公交+支線公交+綜合換乘樞紐”一體化的綜合發展模式。
(3)產業發展
n 一產:結合規劃安置點和基本農田,發展田園綜合體,集現代農業、
休閒旅遊、田園社區為一體。
n 二產:打造杭埠千億產業集群,實現從“製造”到“服務”,從“製造”
到“創造”。
n 三產:完善服務功能,打造宜居、宜業、宜游一體新模式,成為城鄉統
籌的新典範。
(4)旅遊發展
借力共享,近期立足皖西,面向全省;遠期面向全國,融入長江經濟帶,成為旅遊重要節點之一。
(5)配套服務
依照高標準、高等級、高要求,配套公服、市政等設施,可滿足城市未來的發展需求。
7、近期建設規劃
近期建設用地20.90平方公里,總人口18.0萬人,人均建設用地116㎡/人。
舒城縣杭埠鎮近期建設主要項目
序號 近期重點建設項目 規模
1 公共綠地建設 占地約15.0公頃
2 文化設施 占地約5.30公頃
3 加油站3處 占地約0.61公頃
4 學校5所 占地約16.79公頃
5 道路新建
萬佛湖快速路長3780米,寬45米
幸福大道長3388米,寬54米
軍豐路長4370米,寬36米
南環路長8700米,寬40米
香樟大道長1060米,寬36米
玉蘭路長2500米,寬40米
勝利大道長2360米,寬42米
唐王大道長1120米,寬40米
站東路長2676米,寬25米
紅楓路長2672米,寬24米
禾豐路長1885米,寬12米
杭豐路長1788米,寬20/32米
楓楊路長3500米,寬32米
經三路長3400米,寬40米
上湖西路長3500米,寬25米
上湖東路長2868米,寬25米
木槿路長1600米,寬24米
楓林路長1600米,寬32米
啟明路長1600米,寬25米
丹桂路長692米,寬24米
月桂路長692米,寬20米
銀桂路長1262米,寬20米
梧桐路長1800米,寬25米
紅纓路903米,寬20米
6 水廠1個 占地約3.71公頃
7 110KV變電站2個 占地約0.97公頃
8 220KV變電站1個 占地約1.24公頃
9 消防站2個 占地約1.12公頃
10 公交首末站2處 占地約1.20公頃
11 公交停保場 占地約3.00公頃
12 垃圾轉運站2處 占地約2.60公頃
對外交通
合九鐵路、合安高速、合安高鐵(在建)、合宣高速(招標)、滬漢蓉高速複線(規劃)、
合銅公路、徽州大道(在建)、廬江通用機場(規劃)、嚴店通用機場(規劃)
歷史沿革
杭埠歷史久遠,明代成集,清初建鎮,史建鄉里,歷設區會,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明至清末,一直屬舒城縣治廬洲府。1949年1月22日,全鎮解放,屬皖北行署六安專區。以後,雖經多次區劃調整,分分合合,區域基本未變。1951年全縣設12區、1鎮、164鄉,杭埠為區,下設15個鄉。1955年,為便於領導,將肥西五星、河南、太平、汪圩、黃城5個鄉劃入杭埠區。1992年,全縣撤區並鄉,杭埠鎮由杭埠、舒三、河南合併成鎮,政府所在地杭埠街道。
區位優勢
交通優勢
杭埠位於皖中腹地,長三角經濟圈,六、合、巢三市結合部,地理位置優越。北連合肥,東臨南京、蕪湖,南接銅陵、安慶、九江,西就六安、武漢,位於上海、南京、合肥、九江、武漢等城市經濟輻射區內,是東南沿海與中原腹地過度帶的咽喉,我過東西南北交流的紐帶。
杭埠正成為我國集鐵路、公路、航空、水運為一體的交通樞紐,交通十分便利。
鐵路:合九鐵路貫穿南北,設客貨兩站,可達全國各大城市。高速:滬蓉、京福高速共用段合安高速穿鎮而過,設互通立交;合安、合銅國道擦鎮而過。距合安國道18km。合銅省道1km;六舒
三省道橫貫東西,連線合(肥)——安(慶杭埠鎮鎮政府)、商(丘)——景(德鎮)、六(安)——武(漢)、滬蓉高速和合(肥)——安(慶)、合(肥)——銅(陵)國道。航空:離合肥駱崗機場僅35km。經高速20分鐘可達合肥駱崗機場。水運:擁有年吞吐量10萬噸的水運碼頭2座,可由此進巢湖,入長江。
產業結構
鎮內資源豐富,蘊藏著豐富的黃砂資源,擁有密集的勞動力資源。杭埠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盛產優質糧油、西瓜、蓮、藕、魚、蝦、白鵝。小城鎮發展速度很快,鎮區面積已達2.2平方公里,形成“三縱六橫”九條街道,木材木器、農貿、商貿、糧貿、羽絨五個專業市場,總投入近億元。基礎和配套設施完善,城鎮功能齊全,文明創建全省聞名。個體私營經濟蓬勃興起,已形成木材木器、糧油加工、黃砂開採、交通運輸、餐飲服務、羽毛加工、建築建材、商品批零等八大系列行業,個體工商戶達700餘戶,先後被列為全省小城鎮建設示範鎮,六安市綜合改革試點鎮、六安市社會治安治理模範鎮。
文化資源
杭埠是杭埠河下游衝擊平原,自古以來是通商重埠、物流集散地,杭埠也因此而得名。杭埠明代成集,清初建鎮,史建鄉里,歷設區會。鎮內有唐王歇、三河大捷古戰場和古杭城寺遺址,古文化氛圍濃厚。杭埠人民教育程度較高,每年高中專畢業生達千人以上,青壯年均達到高中以上文化水平;杭埠再外務工人員2萬多人,學到了技術和管理經驗,是經商辦企業的重要後備力量;杭埠民風淳樸,社會治安環境優良,是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鄉鎮。杭埠距黃山、廬山、九華山、太平湖、萬佛湖、天堂寨等旅遊勝地較近。
自然條件
杭埠地處長江中下游,杭埠河衝擊平原,四季分明,氣候溫濕,土壤肥沃,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物產豐富,農、林、牧、副、漁各業興旺發達,是國家重點商品糧生產基地。盛產優質油棉、肉禽、羽絨、水產等農副產品,黃砂資源豐富,水面廣闊。
經濟發展
新的一輪《杭埠鎮總體規劃(2005—2020)》,描繪了杭埠鎮“著眼金三角,打造省會衛星鎮”的發展戰略,反應了杭埠人民的智慧,城鎮總規劃面積達12平方公里,按照“一軸四區”的架構布局,展現了大空間、大發展、大繁榮的態勢。圍繞“起步在工業,繁榮在三產”的發展思路,重點發展“一軸兩區”,即以六舒三公路為經濟長軸為依託,首先建設合九鐵路與高速公路之間6平方公里的工業聚集區,適時啟動高速公路出口以東的0.7平方公里的三產服務與倉儲物流區的建設。
通過三年多的努力,杭埠工業聚集區的框架已初步形成,入園落戶企業達37家,2007年完成工業產值7.2億元,第一階段發展目標已基本實現。隨著高速出口綜合服務區0.7公里的控制性規劃編報完成,意味著杭埠鎮將從工業為先的發展模式轉向工貿並進的第二發展階段。
投資環境
杭埠在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投資硬環境的同時,狠抓了軟環境的建設,改革了政府行政審批制度,簡化了辦事程式,提高了辦事效率,推行政務公開,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設立了招商引資辦公室,實行首問負責制和一站式服務,實行24小時外商投訴舉報服務;深入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倫理美德教育,提高社會誠信意識,著力打造誠信杭埠,建設一流投資環境。
商業發展
土地方面:投資500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徵用土地價格4萬元/畝;稅收方面:凡在園區內新辦企業,自投產之日起,前三年增值稅地方留成部分(25%)按50%獎勵給企業;新辦企業所得稅前三年免徵(如遇政策性調整,可先征後返),後三年地方留成部分獎勵給企業;外商獨資企業享有有關外商獨資企業方面的各項優惠政策等。基本形成了輕紡、建材、食品、糧油加工等工業性群體,一舉成為全省經濟發展的生力軍。
工業園
杭埠擁有安徽省唯一特批的鄉鎮級工業園區,享受特殊優惠政策。依託自身比較優勢,圍繞工業園區,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紮實打造工業強鎮。在土地價格、稅費徵收、投資服務等方面給予了特別優惠杭埠。外商獨資企業享有有關外商獨資企業方面的各項優惠政策等。通過幾年的發展,杭埠工業園投產工業已達38家,其中規模工業9家,從業人員4000多人。2006年實現工業產值5億元,基本形成了羽絨輕紡、建築新材料、農產品深加工三大主導行業,一舉成為全省經濟發展的生力軍。
城鎮風貌
杭埠城鎮建成區2.5km2,常住人口1.7萬人,人均綠化面積6平方米。城鎮基礎設施齊全,通信網路,供電、供水、排水、有線電視、文化娛樂、體育設施等各類條件一應俱全。開通了程控電話、移動通訊、國際互連網、寬頻通訊等現代化通訊設施;城鎮由華東電網直接供應,擁有110KV變電所一座,1座日供水5000T的自來水廠,建設了文化活動中心、世紀遊園、火車站廣場等休閒活動場所、各類賓館8家。杭埠是安徽省重點建設中心鎮、安徽省城鎮建設先進鎮、安徽省黨建工作先進鎮、六安市綜合改革試點鎮、安徽省社會主義新農村“百鎮千村”試點鎮。
社會事業
教育
全縣農村老年教育成果交流會在杭埠鎮召開。來自全縣22個鄉鎮、辦事處負責農村老年教育工作的同志參加了會議。市老年大學副校長焦福林,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文見寶等市縣領導出席了會議。杭埠鎮黨委書記周世松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會議傳達了市老年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聽取了杭埠鎮等八個鄉鎮的交流。
計畫生育
對07年計畫生育工作,要求鎮村高度重視,工作上要勇於創新,具體要在六個方面下工夫。一要在重點工作上下工夫,突出抓好“兩檢”、孕情管理、案件查處三個重點;二要在強化幹部力量上下工夫,繼續強化計生領導組研究、處理問題的功能,堅持每月例會制度,充實力量,組織開展對村專乾的集中培訓,切實加強計生專業隊伍建設,形成鎮、管理區、計生辦、村抓計生工作的合力;三要在加大社會撫養費徵收管理上下功夫。繼續加大依法徵收力度,規範徵收行為,推行公開徵收,實行每月一統計,每季一公開;四要強化督查上下功夫。重大計生工作安排後,由管理區首先督查,鎮組織調研,督查結果納入年終總評;五要在強化幹部責任上下功夫。一方面加大投入,增強從事計生工作的熱情,另一方面,強化崗位責任,實行責任追究;六要在超前謀劃上下功夫。各管理區、計生辦、村要超前謀劃,鎮決定正月十二召開計生動員大會,全面部署07年計生工作。
社會保障
通過全鎮範圍內的動員發動,該鎮新型農民合作醫療工作基本結束,全鎮參合人數47999人,參合率92.8%,籌集參合資金479990元。正進入基礎資料核實規範階段。
新農村建設
為了貫徹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推進“千村百鎮”工程有效開展,充分發揮試點鎮示範帶動作用,促進三個文明健康發展,結合本鎮實際,制定本方案。
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民主管理”的新農村建設目標要求,以工業富鎮為主戰略,著力打造集鎮平台,發揮集鎮輻射帶動作用,建設中心村莊,逐步推動全鎮經濟發展,切實增加農民收入,構建和諧村鎮。
“十一五”目標
1、鎮區規模不斷壯大。依託區位交通優勢,主攻工業發展,推進物流、商貿、房地產業,建立合理的村鎮結構體系,實現貿工農一體化。到2010年,中心鎮建成區面積達5km2,人口達5萬人,用地規模達500公頃,城鎮化水平達65%。
2、鎮區經濟快速發展。落實縣委提出“將杭埠建設成工業重鎮”的戰略決策,明確產業發展方向,大力最佳化投資環境,強力推進招商引資,打造特色工業園。到2010年,確保工業總產值20億元,年均增長41.3%。
3、區域發展漸成特色。通過不斷規範和發展,鎮區體系將形成完備的“一軸四區”格局,即沿六舒三路發展的經濟軸;以老城區為中心的集行政、商貿、金融、文教、居住為一體的城鎮核心區;合九鐵路以東、滬蓉高速以西的核心工業區;滬蓉高速出口處集三產、物流為一體的綜合服務區;與三河交界處的工貿服務區。
4、鎮區設施漸趨完備。逐步建設集鎮和完善中心鎮道路系統,鎮與中心村道路直接聯繫,形成三橫三縱鎮域幹道格線。側重建設工業園區道路,園區內形成格線板塊狀路網,新建園內禾豐路、環城北路、杭南路、胡同路、太平路、龍興路、培育路;加強集鎮骨幹路網建設,新建軍豐路、梅林路、官圩路、振興大道、河南路。
積極謀求和全力配合支持鐵路客貨站、河南碼頭擴建改造,增強兩處倉儲能力和中轉能力。
新建一座110千伏變電所,電話普及率90%,有線電視入戶率90%。搞好中心鎮區綠化,提高綠化面積和綠化率。抓好工業區綠化,維護自然地貌和環境。
5、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建立健全鎮區居民和農村醫療保障體系,困難民眾救助體系,最低生活保障體系。
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教育,除陋習,樹新風,倡導健康、文明,科學的生活方式。
新建文化館、圖書館、體育運動場所,建設老年人活動中心,開展有益的社區文化活動。
從“美化家園、美化心靈”兩個方面入手,開展文明創建活動。創建文明村鎮、五好家庭、塑造文明誠信居民,提高文明村鎮水平和民眾整體素質。加強全民環保教育,提高全民環保意識,使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同步發展。
實施內容
1、鎮區亮化、綠化工程。責任人:趙平。責任單位:供電所、集鎮辦、街道社區。主要內容:新杭大道4000m安裝路燈和道路綠化帶建設,總投資40萬元。資金投入:40萬元。時間要求:5月1日前完工。 2、集鎮環境集中整治工程。責任人:趙 平。責任單位:派出所、社區、集鎮辦、城管中隊。主要內容:成立城管中隊,健全長效管理機制,開展集鎮環境集中整治,重點抓好垃圾、攤點、車輛、農貿市場、公共廁所、公共建設和基礎設施管理,徹底改變“髒、亂、差”和“亂堆垃圾、亂擺放、亂搭蓋”三亂現象。
3、集鎮文明創建工程。責任人:趙 平。責任單位:社區、集鎮辦、社會事業服務中心。主要內容: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宣傳教育活動及“五戶”評比活動,不斷拓展有線電視收視範圍,落實好文化陣地場所,積極引導和組織好民眾性文體活動。
4、園區道路。責任人:黃傳垠。責任單位:杭埠、桑樹管理區、經發辦、園區辦、城建辦、朱流圩村、潘灣村。主要內容:園區內“一縱兩橫”道路及其配套建設,長2.1km,投資600萬元,12月完工。
5、河濱路舊鎮改造工程。責任人:趙 平。責任單位:國土所、園區辦、徐圩村、杭埠社區、城建辦。啟動時間:2006年3月。主要內容:對河濱路老鎮區及其西側徐圩村梵灣組進行整體改造,面積約45畝,規劃建築面積約2.98萬m2,總投資約2000萬元,吸納1000人進鎮入住。
6、自來水廠技改擴建工程。責任人:董必榮。責任單位:經發辦、集鎮辦、社區、杭南村、薛泊村、三蕊村。主要內容:按照企業自主運作,政府扶持,多方共同支持方式投入300萬元,對自來水廠進行技改擴建,實現無塔供水,日供水量達5000噸。啟動時間:2006年6月
7、集鎮西區排水工程。責任人:黃傳垠。責任單位:集鎮辦、園區辦、姜灣村。主要內容:一期工程投入7.5萬元,完成佳業公司至海創公司東側,榮正公司至方墩西兩處排水工程總長610m;5月中旬結束。二期工程投入10萬元,清理“兩縱一橫”共3條排澇溝,改造過路橋涵,更換排澇設備,12月底前完工。
工作措施
1、廣泛動員,營造濃厚氛圍。積極探索建立全鎮上下參與新農村建設激勵機制。深入宣傳發動,鼓勵各種社會力量投身新農村建設。以民眾為主體,尊重民眾意願,充分調動民眾積極性。
2、提高認識,加強領導。鎮村幹部一定從講政治的高度,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切實負起責任,將任務細化,定人定責,確保任務順利完成。黨員幹部要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3、加大資金籌措力度。加大鎮區基礎設施建設和舊鎮改造工程的市場運作力度,擴大融資渠道,增加融資額度。各職能部門要密切配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大對上項目資金爭取力度,以項目資金帶動本鎮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駛入快車道。
4、統籌兼顧,規劃先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要用發展的眼光謀劃好,規劃要先行一步。規劃是新農村建設的藍圖,抓規劃有利於生產要素和資源要素有效配置,促進本鎮城鄉一體化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最佳化鎮區用地布局,有利完善各項公共設施和基礎設施,保護生態,最佳化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
5、制定優惠政策,創造更加寬鬆的環境。根據上級有關規定,放開城鎮戶口,實行居住地管理制度。降低農民進鎮門檻,保留進鎮農民的土地承包權,健全土地流轉制度,促進土地合理有償向規模大戶轉讓。加大鎮區建設力度,側重工業園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為工業園區快速起步和工業企業的快速發展造好平台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52461 |
男 | 27417 |
女 | 25044 |
家庭戶戶數 | 14812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52031 |
家庭戶男 | 27052 |
家庭戶女 | 24979 |
0-14歲(總) | 12746 |
0-14歲男 | 7118 |
0-14歲女 | 5628 |
15-64歲(總) | 35570 |
15-64歲男 | 18422 |
15-64歲女 | 17148 |
65歲及以上(總) | 4145 |
65歲及以上男 | 1877 |
65歲及以上女 | 2268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505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