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工程,從20世紀50年代中後期就已經提出構想,經過不斷的論證、考察、調研,從70年代中後期開始邁出實質性步伐。1974年,國家水電部批准杭嘉湖南排工程初步設計,確定在海鹽南台頭、長山和海寧鹽官下河、上河建4座排澇閘和一個排澇泵站,開4條排水乾河。1975年10月7日,浙江省水電局以浙水電核[1975]24號文,向省革委會提出了《關於興建杭嘉湖平原排澇工程的報告》,省委在同年11月9日召開的辦公會議上討論同意,並以省委辦農[1975]18號文批轉嘉興地委等單位。
建設這樣一項水利工程是杭嘉湖人民期盼多年的夢想。南排工程建有海鹽長山、南台頭、海寧鹽官上塘河、鹽官下河4座大閘,閘門總淨寬達144米,開挖了分布於海鹽、海寧、桐鄉、餘杭、嘉興郊區等縣市區的分別連線上述4座大閘的河道,總長190餘公里。經過建設者們20餘年的努力,到2000年,杭嘉湖南排主要工程全面建成(附圖:杭嘉湖南排工程海寧鹽官排澇樞紐
![](/img/b/aee/nBnauM3X2MTOxAzMyAjMyQDN0MTMxQTN5gTMwADMwAjMxAzLwIzL2U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杭嘉湖南排工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