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伯偶鬲

銅鬲流行於商代至春秋,西周較為盛行,多數折沿,折足,弧檔,無耳;春秋戰國,隨葬的銅鬲常以偶數的組合與銅鼎,一起使用。 我館2010年徵集的一件青銅鬲為聯體雙聯鬲,雙圓口、三足的分襠,折沿,肩部飾有重環紋,其中一鬲的口沿上鑄有銘文21字“杞白(伯)乍(作)車母朕(媵)鬲,用享考(孝)於其姑公(翁),萬年子(子)孫(孫)永寶(保)用”。 加之其鑄造精湛並帶有銘文,雖然只有21字,但卻將時代、國別、人員(杞伯、車母、姑公、子孫)、用處、祝語等。

物品簡介

年代:西周

2010年徵集,尺寸:長26.4,直徑16.5,高10.5厘米
鬲,古代炊器。《爾雅·釋器》說鼎,“款足謂之鬲”,《漢書·郊祀志》稱鼎“空足為鬲”,所以鬲的形制與鼎近似,而空足,與腹腔相通。銅鬲流行於商代至春秋,西周較為盛行,多數折沿,折足,弧檔,無耳;春秋戰國,隨葬的銅鬲常以偶數的組合與銅鼎,一起使用。
我館2010年徵集的一件青銅鬲為聯體雙聯鬲,雙圓口、三足的分襠,折沿,肩部飾有重環紋,其中一鬲的口沿上鑄有銘文21字“杞白(伯)乍(作)車母朕(媵)鬲,用享考(孝)於其姑公(翁),萬年子(子)孫(孫)永寶(保)用”。“杞白”即“杞伯”是杞國一官職名;車母則為一位名為“車”的女性;“朕”通“媵”,可知應是陪嫁的器物;“考”通“孝”,意為祭祀;古語“姑公”,即所說的公公婆婆;意思是杞伯製作的這件鬲是車母的陪嫁,用來祭祀車母的公婆,祝子子孫孫萬年永保延用。

收藏價值

此件青銅器形制獨特、國別明確,是國家博物館所收藏的商代婦好墓偶方彝、三聯甗之後,又一件青銅聯體結構的文物,彌足珍貴。加之其鑄造精湛並帶有銘文,雖然只有21字,但卻將時代、國別、人員(杞伯、車母、姑公、子孫)、用處、祝語等。內容詳實地記錄下來,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學術和觀賞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