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杜萬鵬畢業院校:中國文化書院
國籍:中國(漢族) 出生年月:一九四六年一月二十二日
出生地:中國書法之鄉甘肅省鎮原縣屯字鎮小戶王山 主要成就:書法家、作家 職業:退休幹部
簡介
杜萬鵬先生,又名杜鵬,雅字晨風,自稱號:東坡閒人、東坡山人、山翁、涇渭釣叟。生於一九四六年一月二十二日。中國書法之鄉甘肅省鎮原縣人,居屯字鎮小戶王山虎穀草堂、抱月齋、抱瓮堂、燕鳴洞,又居西安市長慶涇渭苑。中學畢業,函授畢業於黑龍江速記學校、中國文化書院,曾任耕讀教師、四清工作隊隊員、生產大隊文革主任。一九七零年參加長慶油田會戰,任排長、連文書、營、團幹事。後任長慶石油勘探局第二工程處黨委宣科科長、處工會副主席、處黨校、職校副校長、書記、政工師、管理經濟師。曾創辦《長風詩刊.》任總編、創辦長風書畫社任社長,一九九四年退休。現為現代民族書畫藝術家協會研究員、中國石油書法家協會會員、慶陽市作家協會會員、鄧博五書法藝術研究會副會長、鎮原縣屯字鎮書法家協會主席。曾出版《杜鵬臨王羲之草決歌》書帖長卷本及小說、詩詞、論文多篇。著有《臨池覺言》、《杜鵬狂草大典》、《百家姓圖騰解集》、詩集《蟬之鳴》等書。書法作品曾多次獲國際金、銀、銅獎,被張掛刻石勒碑,流傳國內外,其人被多部書典收錄,曾獲“世界銅獎藝術家”、“當代書畫藝術名人”等稱號。曾受到越南河內、美國洛杉磯、世界書畫家協會加拿大總會、法國文化協會的邀請。書法作品“鎮遠賦”高兩米,總計八十四幅,創歷史記錄。
生平
先生中學業滿,嫌其無文,仰慕大儒梁漱溟先生,涵授於先生主教的中國文化書院,鍍金成材。六十年代遭受父輩社會政治歷史背景的影響,生活於人際邊緣,七十年代掙扎走向社會,從事油田鑽井工作,曾任排長、連處文書、秘書、宣傳科長、工會主席、職校校長、黨校書記、經濟師、政工師。業餘之時,深鑽文史哲理,創刊註冊《長風詩刊》雜誌任總編、創立《長風書畫社》任社長。帶出省部級知名作家四人、書法家四人。他說:“書是他的命,書法藝術是他的魂,寫詩是他的靈,平凡生活是他的人
生”。八歲起就塗鴉寫字,雖花甲近古稀仍臨池不輟。遍臨名家碑帖。他說:“他信仰馬克思,崇拜毛澤東,喜歡顏真卿,欣賞羅貫中”。他的業餘生活除了讀書就是寫字。對忠烈千秋的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頂禮膜拜,視為一生追求之目標。《爭座位》、《麻姑仙壇記》、《顏家廟碑》、《裴將軍詩》,他朝夕把玩,品味,臨摹,從不離左右,當做食量、陽光、空氣,吞之、品之、化之、納之,浸沉其中。他的草堂客廳雖書架林立,但是床上、桌上盡皆書帖名著。 為增氣質、豐知識、壯胸懷、廣見識,他漫步北漠戈壁、巡遊長城塞外。在潛伏山與漢王符論笑;尋崆峒山與廣成子問道;上華岳尋險;到峨眉找秀;赴賀蘭山壯懷;找伏牛山訪古;登燕山覽京;下江南鍊氣;抵海南養神;訪杜伯尋根問祖;屯字鎮拜陵墓詩題戰神;十四次進碑林訪聖;二十餘次入展覽館瀏覽藝術作品;雨中看黃河濁浪;船上聽長江濤聲;港口觀南海漲潮;機艙俯瞰雲海變幻。喜聽島外颱風呼嘯,愛看戈壁飛沙走石;欣賞電閃雷鳴,讚嘆牧馬奔騰;讀易經明辨是非,看論語馨德積風,觀老子靜養心神;喜歡蘇格拉底,愛撫但丁《神曲》;廳植松柏培養神氣,門栽竹梅陶冶品節;盆養蘭花尋求幽美,園種果樹益壽延年。退休後,重修故居,起名曰“杏園”,屋內題詩云:“開襟坐宵漢,揮手拂雲煙,滄海眼底過,日月走泥丸,回眸望神州,杏園可耕田”。每日晨必習書練字,顏家廟碑已臨十二年之久,平時著述不離爭座位行書體,做詩文不用鋼筆只用毛筆,不寫現代橫行,專寫傳統豎行,常用繁體字,說繁體字美觀,有歷史人文氣息。曾寫詩自慰曰:“一支筆,一支歲月之筆;一滴墨,一滴生命之水;一張紙,一副天地玄機。瞬間,永恆,演繹夜與晝的交遞,傳達情與感的衝擊。是愛是恨;是怨是悲;是壯是美;是古是今。胸中總抱一塊明月,嘴裡總吐一口清氣;哪怕是生命留下的幻影,也將和初升之陽比美”。積十二年時日,對4630個常用漢字逐一琢磨,重新造型,賦神傳韻,寫成《杜鵬狂草大典》八卷本。積五十年寫作生涯,曾出版《杜鵬臨書王羲之草決歌》長卷書帖,中篇小說《十月的雷聲》等文章。著有長篇小說《隴原星光》、《臨池覺言》,將自己的詩文、律詩編為《風之韻》,散文新詩編為《蚯之吟》,散文編為《蟬之鳴》,日記、雜文編為《螢之光》,還有《百家姓圖騰集解》、《鎮遠賦》等書。先生不喜與人爭寵,獨立特行,平常處之,默然自由,奉行有書讀、有字寫、有文做、有飯吃,就是幸福人生。現仍在故園,寂寞簡陋的土窯洞,先生名曰:“燕鳴洞”習字練書。尤其先生的杜體書法作品,他創出了自己獨特的體型,曾有人評價先生的杜體書法作品時這樣說到:“氣勢磅礴、自然浪漫、放蕩無羈、灑脫古樸、雄壯豪爽、渾厚沉重、筆墨淋漓的杜氏風格書法體勢。”另有人評價先生的杜體書法作品說:“先生此種作品望之如瀑布一般,氣象萬千。”
先生猶愛寫榜書,愈大愈好,自製毛筆一丈八尺,筆桿粗如碗口,上刻銘文曰:“筆走風雷動,書成鬼魂驚”。曾為油田書寫“臨江樓”三個字,每個字大十六米,豎之真乃龐然大物也。
杜氏家族以詩聖酒聖之風傳世,而先生亦遺其風,喜作詩、豪飲酒,興來時端大碗飲之,每醉必賦詩、必書狂草,盡興為之,爾後大睡徹日不醒。與他結交的人皆視為知己知音。趙宏先生(蘊寶石材工藝品廠董事長), 才華、仁義聞世,他深交之,曾填詞《念奴嬌-譽趙宏》,詞曰:“鵾鵬東聚,浪淘盡蒼海風雲人物。東莞橫瀝,都道是如今商戰赤壁。戰火紛飛,金錢擲地,濺起千層浪,乘時度勢湧出多少英傑。遙想當年小鎮,紅泥綠草地,蚊螢私語。轉眼間孤鶩與彩霞齊飛。南國神遊,有情還邀我,望洋興會。人生有友,高山流水情誼"。
作品
《鎮原賦》
古州鎮原,四水龍蟠,五原虎踞,天賜以靈,地獻以華。歷滄桑億萬載,逾史記數千年,地處華夏西陲北地,古為周先公之居地,秦始皇之邦郊,漢唐之屏障,宋元之戰場,西域之古道,御外之前防。其民精敏,其風純樸。善耕耘,尚讀書,講道義,重禮儀,譽書畫之鄉,禮儀之邦,文明之地。迄自周置大原,縣以此而名。啟秦置朝那,乃鎮遠之始。其文明悠悠億萬年,其遺址歷歷似星漢。舊石斧,新石甑,商鬲,周劍、戰國孟:秦版、漢鼎、三國幣;唐彩、宋瓷、明清瓶。考古有跡,挖掘有證,志譜有記,史傳有名。其戰事歷千年。周武興師,漢武行幸,單于弄兵,赤眉駐軍,孔明降郡,隋擊胡人,唐宋屯兵,元明戎邊,清明剿亂,革命建邊。戰旗獵獵,狼煙滾滾,金戈鐵馬,波瀾壯闊。域分前原後山,各獻鍾靈神秀。境內原多,原出四水,白馬、太陰、太陽、翟池。水漾山腰澄澈如鏡。春秋之交釣客雲集,可謂:弄長竿之清風,披蓑笠之煙雨。境內列山。山獻四寺,北石、石佛、千佛、萬佛.依山窈石,窟立佛群,金碧輝煌,多出元魏。乃是:鑿山問道鎖國魂,飛馬射鵰看英雄。又云:山連古寺窟流金,點石為佛記文明。翻黃卷覽前賢,黃天厚土發浩歌,古冢碑塔祭忠魂。漢班彪留賦:齊高平而周覽,望山谷之嵯峨。扶長劍而慨息,泣漣落而沾衣。唐陶翰有詩:驅馬出長劍,行役至蕭關。悠悠五原上,永眺關河前。後周瘐信記碑:虞賓在位,基於揖誏之風。鳳凰于飛,紹於親賢之國。開盛世大唐,保千秋邊疆,大將軍宇遲恭敬德開邊開鞭,鎮原築城修建鄂公台,留下磚手印。高天沃土藏臥龍,莽原曾起大風歌。劉靈兒一世爭雄,亦稱王皇七日半。天降婺星,地蘊靈秀,上則天,下則人,中則君,復臨朝,重執政,靈太后英才蓋世,幗國不誏鬚眉,彪炳華廈史冊。函谷風節高,太守李恂隱居山澤,威望撼山河。潛山柏濤吼,布衣王符著就潛夫論,可為帝王師。漢宮多秋月,皇甫規屢上帝書舉賢良正,終為賢人。北魏興邦,韓茂馬上擎旗,陣前斬將勇貫三軍,贈刺封王。泛舟曲端可惜鐵象折戟沉沙,壯志未酬。進士潛山懸靴丹陽,赤心報國孝止而歸。漢武下詔,皇甫謐沖靈翼於雲路,浴天池以濯鱗,布衣白眼著述終生。杏林春煇,慕元春煉藥草於囊中,添精髓論養生宰相山中。明七子風流瀟灑,山寺論文移白日,乘相唱酬含毫灑翰逐風雷。進士焦國理題匾曹操孟德啼笑皆非留佳話。御史張宸樞意臨平原爭座位一字值千金。尋三墳覓五典,觀春秋讀史記,慕壽祺韋編三絕道續麟經重著鎮原志。意氣風發,寒士張炳麟獨辟溪徑寫墨竹。英姿超邁,儒生張元山繼承古法刷篆字。志趣高潔,書生劉福奄師法自然繪花鳥。意通神靈,怪才朱明勤書魂畫神墨點葡萄魁。近代鎮原歷史更輝煌,領袖抵足,將星臨地,才人弄騷,俊彥竟華。為求統戰,劉伯承論戰鄂會台。為求抗日,將軍陳再道題匾閆孟賛模範。紅軍長征,三岔路口領袖毛澤東駐足望延安。為求解放,四八戰役,元師彭德懷嘯馬高原鏖兵屯字鎮。繼往開來,本縣才俊輩出,隴原書聖鄧公博五仼筆為體寫書譜,書卷氣壓孫過庭。繼絕筆承書聖,蔣門玉書三代翰墨度春秋,援筆草成十八鵝。溶中西匯眾流,播文化傳教義,海外遊子牧師徐萬黎揮斥方遒海島東南主政元首加冕禮。民眾主浮新世界,時代湧出新秀。農民兒子出國留洋,醫學博士走出國門。氣象專家叱吒風雲。藝術家登上神聖殿堂。東海有柱石擎天,南疆有將軍坐陣。北疆有壯士氣貫長虹。西北大商人縱橫塞外長城。農藝師、企業家、工程師、專家、教授;研究生、碩士、博士、名流學者風起雲湧,燦若星河。能人強者如紅杏出牆各顯身手。殊驚目:鎮原三寶蘋果、紅杏、黃花經數十年風雨,其產業已成龍騰虎躍魚翔之勢。看數十里林果帶自西向東如綠色長廊橫貫屯字原;千畝黃花菜紮根五原八鎮安家落戶;萬畝杏林落腳四水荒山茁壯成長。可正是:五月紅杏破籬,六月黃花飄香,八月蘋果透紅。招來四海商人熙熙攘攘,其佳品下四川,進湖廣,遠涉大西洋。旅遊業如雛燕初飛,呢喃有聲。正二月名山古寺仙池聖地各鄉鎮社伙傅統藝術重放光芒。三月潛夫山遊人如織踏青訪友。四月各鄉鎮廟會朝聖者空前。五月香包節,陣陣嫩柳新艾粽子香氣襲人。六月麥黃如金,波浪滾滾。七月書畫展覽遍布各鄉鎮,惹來省內外文人墨客雅士如蜂踴碟狂大戰擂台。春夏秋之交,白馬、翟池、太陰水上公園游戈垂釣,避暑山莊歌舞昇平。古道變通途,大道貫南北。逢集日,車如流,人如潮星夜不息。商業興旺,各鄉鎮商場貨物如山如阜,樓堂館所鱗次櫛比,商機無限。致通人和,農戶有小康,村民居煥新潮。四合院,平頂房,兩層樓,廳院堂,文明齋,園林坊交相輝映,拔地而起,一改昔日面貌。電話、電腦、手機、衛視、太陽能、小轎車已進尋常百姓家。概言之,看今日之,鎮原如冉冉旭日升騰隴東高原,似熠熠明珠輝映華夏西北大地。吾生於斯,長於斯,發乎情至乎義,豈不以文記頌乎。評價
杜萬鵬先生的好多朋友及當地人對他的字評價都很高,像張改琴、蒙子軍、趙永發、金希明、秦浩元、鄧博五(已去逝)、路遙(作家已去逝)等一些名人大家對先生的字都給了很高的讚譽。他們評價先生的字“象風吹、象雲飄、象馬跑、象水流、象山立、象刀砍、象斧劈、象行軍打仗”。另外有人評價先生的字說:“先生的杜體書法作品,大氣磅礴,藝術精湛,獨處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