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外形
杜泊肉用綿羊原產於南非,是由有角陶賽特羊和波斯黑頭羊雜交育成,是世界著名的肉用羊品種。根據其頭頸的顏色,分為白頭杜泊和黑頭杜泊兩種。這兩種羊體驅和四肢皆為白色,頭頂部平直、長度適中,額寬,鼻樑微隆,無角或有小角根,耳小而平直,既不短也不過寬。頸粗短,肩寬厚,背平直,肋骨拱圓,前胸豐滿,後軀肌肉發達。四肢強健而長度適中,肢勢端正。整個身體猶如一架高大的馬車。杜泊綿羊分長毛型和短毛型兩個品系。長毛形羊生產地毯毛,較適應寒冷的氣候條件;短毛型羊被毛較短(由發毛或絨毛組成),能較好地抗炎熱和雨淋,在飼料蛋白質充足的情況下,杜泊羊不用剪毛,因為它的毛可以自由脫落。
重量
杜泊羔羊生長迅速,斷奶體重大。3.5-4月齡的杜泊羊體重可達36公斤,屠宰胴體約為16公斤,品質優良,羔羊平均日增重81-91克。杜泊羊個體高度中等,體軀豐滿,體重較大。成年公羊和母羊的體重分別在120公斤和85公斤左右。雖然杜泊羊個體中等,但體軀豐滿,體重較大。
生活習性
杜泊羊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在多種不同草地草原和飼養條件下它都有良好表現,在精養條件下表現更佳。在較差的放牧條件下,許多品種羊不能生存時,它卻能存活。即使在相當惡劣的條件下,母羊也能產出並帶好一頭質量較好的羊羔。由於當初培育杜泊羊的目的在於適應較差的環境,加之這種羊具備內在的強健性和非選擇的食草性,使得該品種在肉綿羊中有較高的地位。在大多數羊場中,可以進行放養,也可飼餵其它品種家畜較難利用或不能利用的各種草料,羊場中既可單養杜泊羊,也可混養少量的其它品種,使較難利用的飼草資源得到利用。這一優勢很有利於飼養管理。杜泊母羊產乳量高,護羔性好,不管是帶單羔或者雙羔,都能培育得很好。
杜泊羊高產,繁殖期長,不受季節限制。一個配種季母羊的受胎率相當高,這一點有助於羊群選育,也有利於增加可銷售羊羔的數量。在良好的生產管理條件下,杜泊母羊可在一年四季任何時期產羔。母羊的產羔間隔期為6個月,在飼料條件和管理條件較好的情況下,母羊可達到1年2胎。杜泊羊具有多羔性,在良好的飼養管理條件下,一般產羔率能達到150%。在較一般放養條件下,產羔率為100%。在由大量初產母羊組成的羊群中,產羔率約在120%左右,因為初產母羊一般產單羔。
種群分布
杜泊羊能良好地適應廣泛的氣候條件和放牧條件,該品種在培育時主要用於南非較乾旱的地區,但今天已廣泛分布在南非及世界各地。
繁育歷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南非開始興起用英國的肉羊品種與南非土種羊如波斯和美利奴羊雜交。當時,本地成年羊肉和羊毛價格下降,使出口羊肉和羔羊肉得到更多的關注。但英國市場對肥尾羊並不感興趣,而且以英國的定級標準看,肥尾羊不符標準。於是,有必要培育一個在南非自然草場條件下能夠既長得快、胴體質量又好的肉用綿羊品種。在西開普頓,新品種需要滿足的先決條件是,母羊必須在11月至12月配種,以便來年4月產羔。在卡魯地區,新品種需要實現的目的是要取代肥尾類型的品種,變為可接受的胴體。新品種最初的想法就是培育一個適合於北方低降雨地區的綿羊品種,即培育出一個在惡劣條件下相對容易飼養的,仍能得到較理想的胴體質量的綿羊品種。
種用價值
杜泊羊遺傳性很穩定,無論純繁後代或改良後代,都表現出極好的生產性能與適應能力,特別是產肉性能,肉中脂肪分布均勻,為高品質胴體。為中國引進和國產的肉用綿羊品種都是不可比擬的。生長良好的羔羊,其胴體品質無論在形狀或脂肪分布方面均能達到優秀的標準。年齡為A級(年輕、肉嫩、多汁)、脂肪2-3級(肉味道好)、形狀為3-5級(中等到圓形胴體)的杜泊羊胴體稱為最優級胴體,銷售時冠為鑽石級杜泊羊。該品種皮質優良,也是理想的製革原料。目前國內引進品種以白頭為主,黑頭很少有純種引進,主要用於和蒙古羊等地方品種雜交。
產毛性能
年剪毛1~2次,剪毛量:成年公羊2~2.5kg,母羊1.5~2kg;被毛多為同質細毛,個別個體為細的半粗毛,毛短而細,春毛6.13cm,秋毛4.92cm,羊毛主體細度為64支,少數達70支或以上;淨毛率平均50%~55%。杜泊分類
杜泊分類
杜泊分為黑頭杜泊和白頭杜泊,有杜蒙羊(杜泊和蒙古羊雜交),有杜寒羊(杜泊和小尾寒羊雜交),有杜湖羊(杜泊和湖羊雜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