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窩村

李窩村位於魯口鎮東方1.5公里處,全村總人口3157人,耕地2984畝,種植業以小麥、大豆為主。經濟作物以西瓜、棉花種植為主。

農業科技

土豆種子的切選

馬鈴薯生育期短,需肥量大,需集中施肥,化學肥料以底肥為主,播種前15—20天造墒,結合旋耕可同時撒施磷酸二胺25公斤/畝、過磷酸鈣100公斤/畝、50%的硫酸鉀25公斤/畝或單獨撒施氮磷鉀含量各15的硫酸鉀型複合肥100公斤/畝。

春暖花開新景新貌

春暖花開的季節給我們村帶來的是一種新的活力,新的景象,新的面貌、、、、黃油油的油菜花一片一片美極了;各種果樹爭芳鬥豔 ,一時桃花、梨花、櫻花、花花相印,齊刷刷的都開了、、、北泉廟壩堤上的小草在風的吹互下來回的舞蹈,浪漫極了;我們獨有的“春天樹”那嫩綠的葉子,蕩漾在風中,傳入人的鼻孔,香極了;遊子的你,外面工作打拚的你們,有想家了嗎?

旅遊資源

黃山毛峰

為茶樹提供了非常好的生長條件。上等的“黃山毛峰”一般在清明前後開始採摘,茶農們只採鮮嫩的芽頭。為保鮮香,人們上午採摘下午制;下午採摘的當夜制。採回來的鮮葉經短暫攤放後,高溫剎青、理條炒制。加工後的成茶:形如雀舌,多毫有峰。

靈璧縣

靈璧縣,位於安徽省東北部,東臨泗縣,西連宿州市埇橋區,南接蚌埠市固鎮、五河兩縣,北與江蘇省銅山、睢寧兩縣接壤,總面積2054平方公里,耕地181萬畝,轄6鄉13和一個省級開發區,總人口118.3萬人。靈璧縣是楚漢相爭的古戰場,傳說人物鍾馗的故里,中華奇石的主產區,素有“虞姬、奇石、鍾馗畫,靈璧三絕甲天下”之譽。 被評為“中國觀賞石之鄉”、“中國民間藝術(鍾馗畫)之鄉”。

政策法規

我們村的大口乾部

3名村幹部與一村民私下承包60餘畝集體土地,在驗收為退耕還林地後年年領到補償款和糧食,但幾年來這塊地並沒有長出樹。
60餘畝本屬於村民集體承包的土地,在驗收為退耕還林地後,被3名村幹部與一名村民私下承包。幾年來,這塊土地上並沒有長出樹來,而3名村幹部卻年年領到退耕還林補償款和糧食。這就是發生在商州區金陵寺鎮崔巷村的一件怪事。
村民不知情 村幹部私下承包
如果不是集資修路,商州區金陵寺鎮崔巷村二組村民也許至今都不會知道自己的退耕還林補償款被冒領了。據72歲的閆老漢回憶,去年鎮上集資修建通村公路時,規定收每個村民60元。當交了錢的崔巷村二組村民得知一組村民用組裡的退耕還林款墊付了修路錢後,個個心裡充滿了疑問:我們組的退耕還林補償款哪去了?
心裡充滿疑問的二組村民找到村幹部要求查看組裡的退耕還林情況時,卻被告知組裡的60餘畝退耕地被3名村幹部和一名村民承包了,補償款和糧食多年來一直是這4個人在領。並不知情的村民當下要求查看承包契約,但在契約上只有3名村幹部和一名村民的簽名,並沒有其他村民的簽名和手印。
至此,崔巷村二組村民才知道集體的承包土地被村幹部私下裡承包了,多年來的退耕還林補償款一直在被村幹部冒領。“當時村幹部承包退耕地時並沒有召開村民大會,這就是矇騙民眾,巧取豪奪!到現在我們沒有領到一分錢、一粒糧。”閆老漢神情黯淡地說。
退耕不還林 村民多次反映無果
沒有召開村民大會私下承包讓村民們認為自己被矇騙了,沒有村民簽名按手印的承包契約村民們認為不合法,更讓崔巷村二組村民感到氣憤難平的是,60餘畝退耕地多年來一直空著,並沒有還林的跡象。
“耕是退了,但樹沒有成活一棵,村幹部卻年年領補貼,村民們能沒有意見嗎?”60歲的閆旭臣激動地說道。據閆旭臣講,村民自從得知事情的真相後,曾先後兩次集體找金陵寺鎮政府,討要退耕還林承包權及退耕還林補貼,但一直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覆。
崔巷村二組一個不願透露姓名的村民告訴記者,目前問題的癥結在於當初村幹部私下籤的承包契約。村民反映到鎮政府後,鎮上主管林業的副鎮長來到村里召集村民開會,會上強調那份契約是生效的。但村民提出當面對質、並查看契約時,副鎮長拒絕讓村民看契約。無奈之下,村民們反映到區上後,鎮政府又說契約是無效的,並承諾儘快終止契約,把土地交還給二組村民。
承諾難兌現 誰來保障村民權益?
崔巷村二組村民把問題反映到金陵寺鎮政府時,提出了兩點要求:一是討回60餘畝土地承包權,歸還原土地承包戶,以維護村民的合法權益;此外,要求追回多年來的退耕還林補貼歸還原承包戶,由原承包戶造林。但村民的要求並沒有得到鎮政府的明確答覆。
接到民眾舉報後,記者採訪了金陵寺鎮政府書記張雪平。張書記告訴記者,二組村民反映後,他們檢查後發現村民反映的情況基本屬實,所以暫停了對這60餘畝退耕地的兌付。但由於當初的契約承包人之一、崔巷村支部書記已過世,已冒領的退耕還林補償很難追回。
金陵寺鎮主管林業的副鎮長吳忠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過去對退耕還林地檢查執行不是很嚴,所以出現了這個問題。“二組村民反映後,我們幾次到現場檢查,發現不是像村民所說的沒有長出一棵樹來,只是多次發生火災,樹苗還沒有長高而已。”吳忠民說。
最後,吳鎮長承諾馬上採取處理措施:終止村幹部的承包契約、確認為村民的集體土地;上報退耕辦,爭取讓二組村民集體經營;停止兌付,承包指標重新調整。

農村合作醫療的七大難題

核心內容:農村合作醫療在將近50年的發展歷程中,先後經歷了20世紀40年代的萌芽階段、50年代的初創階段、60~70年代的發展與鼎盛階段、80年代的解體階段和90年代以來的恢復和發展階段。面對傳統合作醫療中遇到的問題,衛生部組織專家與地方衛生機構進行了一系列的專題研究,為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今天,中國法律網就帶領大家一起來看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目前還存在的一些重要問題。
1.社會滿意度低
社會保險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點就在於,它強調的不是個人成本收益的平等,而是保險金的社會滿意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作為一種社會保險,受益的農民和政府補助資金來源的納稅人的滿意度對其成功與否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調查中發現一些農民不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主要是基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保障水平低,農民了解不深,怕政策有變,認為是把自己的保險金拿去補償別人了等的考慮。而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農民不滿主要是因為保障水平低,參加和辦理報銷的程式繁瑣等。此外政策不公等導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社會滿意度低。
2.保障水平低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以大病統籌兼顧小病理賠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這個定義顯示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救助農民的疾病醫療費用的而門診、跌打損傷等不在該保險範圍內,這項規定使得農民實際受益沒有預想的那么大。
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宣傳
現有的宣傳多集中在介紹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給農民帶來的表面好處上,沒有樹立起農民的風險意識,也沒有體現出重點,沒有對那些不參加的農民進行調查,使得宣傳大多停留在形式上。許多農民並不真正了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意義,他們僅從自己短期得失的角度考慮,由於自己身體好,生病住院的機率低,沒有必要花那個冤枉錢。還有一些農民認為它跟以前的義務教育保證金一樣,最後被政府騙走了,認為是把自己的保險金拿去補償別人了。宣傳也沒有把具體的理賠標準發給農民,使得他們在理賠時,看到那么多藥費不能理賠一些農民有被欺騙上當的感覺。
4.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辦理程式
首先,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登記程式繁瑣。 其次農村合作醫療的報銷程式也很繁瑣。城鎮居民的醫保都是可以拿來抵押一部分醫藥費的,可以直接在卡上交醫療費的,事後再來結算。國外的醫療保險更是讓醫院、醫生與保險公司而不是患者發生直接的利益關係。有的村莊離報帳中心和信用社很遠,來回的車費都比較貴。繁瑣的登記、理賠程式增加了農民許多不必要的麻煩,降低了農民的滿意度。
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踐中的案例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就診患者,是完全自費後拿著醫院開具的發票去所在轄區政府機關申請報銷的。拿北京的特殊病患者為例。各個區縣報銷比例不同。比如同樣的癌症患者順義地區病人的報銷能達到55%延慶懷柔的比例更高,而門頭溝的只能享受40%的報銷比例。但是這40%並不是申請了特殊病都給報的。比如放療收據中只有小部分是西藥其他是攝影及其他費用,這樣下來比如10萬元的放療費用在門頭溝能報銷的只有不到3萬元而在延慶可以達到7萬元。另外癌症患者常年要吃中草藥,門頭溝的合作醫療中草藥里沒有放化療成分是一分都不報的。而醫保卡病人吃中藥也能報。
6.農村內部醫療需求
在以上的這些背景下,從需求方面可以看到,由於新型合作醫療以大病統籌為主,小病仍然是用農民個人醫療帳戶來支出。
一,就小病而言,當農民經常不生病時,覺得個人出資的那部分浪費掉了,於是會逐漸喪失參加合作醫療的動力。
二,從大病來說,由於農村內部也存在著較大的貧富差距,那些貧窮的家庭一旦得了大病,即使去醫院就診,能夠報銷一部分,但剩下的一部分他們依然無力償付,所以這些貧困的家庭依然看不起病。當然對於那些富裕的家庭而言,這是給他們提供了實在的優惠。所以從大病的角度來看,不但新型合作醫療沒有解決農村內部貧困家庭的醫療問題,反而使得他們與富裕農民家庭的差距變得越來越大,進一步加劇了農村的貧富差距。
三,農村現在呈現的狀況是大部分的青年或中年的勞動力外出打工,農村呈現出大量的空心村。當這些農民工外出打工時,如果在外地生小病,他們只能在打工所在地看病,這樣來說,他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就沒有得到實惠,這會降低他們的參與熱情。當他們得了大病時,由於打工所在地路途遙遠,甚至有些急性病時,他們去大型的醫院就醫,也無法享受到新型合作醫療的優惠。因為,新型合作醫療規定了,參加合作醫療的農民需要在定點的市縣,鄉鎮的醫院去就醫報銷。所以從農村目前大規模的農民工外出打工的角度來看,也出現了重大問題。
7.農村內部醫療供給
一,供方誘導需求突出。具體的講就是在醫患信息嚴重不對稱的情況下,相當一部分定點醫院對病人診治時,並不是按照最有利的方案去開展,普遍存在開大藥方,多開藥,開貴藥,過度消費醫療服務的現象。這不但增加了合作醫療服務的支出,也增加了農民的負擔,使新型合作醫療沒有真正發揮作用。
二,長期以來,農村衛生基礎設施滯後,鄉鎮衛生院房屋破舊,一些貧困地方的衛生站甚至存在危房,醫務人員短缺,且整體素質不高,長期得不到培訓,技術骨幹嚴重流失,很難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多層次的醫療需求。甚至在農村出現到縣,鄉鎮醫院看錯病,導致死亡的案例發生。另一方面,如果農民不去這些縣,鄉鎮醫院,而去省或者市一級的好醫院,他們面臨的又是天價的醫療費用,使得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望而止步。所以從這點來看,也嚴重製約了新型合作醫療的有效運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