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沙窩村

【黨組建設】解放前後,沙窩諸村原為一個行政村。 1948年建立黨支部,由當時的村長王法勤兼任。 1958年公社化,建立沙窩大隊,大隊長吳建芝。

基本信息

李沙窩村
一、概況
該村現有李、任、吳、張四姓。李姓62戶292人;任姓18戶86人;吳姓於清雍正年間由東明城內遷入,現有16 戶70人;張姓於清道光十八年(1838)由東明集鎮煙張莊遷入,現有 1戶10人。1914年吳建榮全家逃荒落戶陝西高陵縣,吳國柱全家逃荒落戶河南睢縣。
二、經濟發展
【農業】建國前,該村以農業為主,但生產條件差,土地薄,當時小麥、大豆、高糧、穀子等作物畝產均不超過100斤。解放後,生產雖有發展,步伐緩慢。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行生產責任制,調動了民眾的生產積極性。他們深翻平整土地,改良土壤,興修水利,大搞井泉建設,實現了五十畝地一眼機井,並挖溝修渠,整治田間工程。使耕地達到了旱能澆,澇能排,糧食產量穩步提高。1984年進行種植業結構調整,在保證糧食生產的同時,大力發展棉花、西瓜、蔬菜等經濟作物,進一步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林業】該村1986年在市林業局果樹站的幫助下,從青島、煙臺引進優質紅富士蘋果樹苗,大搞糧果間作,全村百分之八十的土地都間作了蘋果樹。兩年後枝頭累累,蘋果飄香。成了村民的又一項重要經濟來源。
【工商業】清末民初,為以商補農,不少人開始做生意。張雲章開“慶雲永”藥房,並請名醫坐堂,生意興隆。後在齊王集、武邱集設有分號;李合卿、李合圖等兄弟五人合辦“長興堂”藥房,兼開染坊;李合彥、吳連仲、任建春、李滿堂先後辦起四家染坊;李慶源開辦酒坊,生產黃酒。解放後,無有經商者。改革開放後,經濟發展迅速,村里集體辦起了有40台織布機的棉織廠。以此為龍頭,發展了幾個個體棉紡專業戶。由於辦廠後經營較好,收入很高,村民很快富了起來。上世紀九十年代,該村又發展養殖業,李繼軍率先搭起養雞大棚,收益可觀。其他戶效仿,目前養雞專業戶已發展到14家。其他如養魚、養羊、養豬、養兔等也逐漸走向了規模。
三、社會進步
【文化教育】民國初年村中有私塾一處,任秀春坐館,前後達30餘年,為村里培養了不少文化人。建國後,沙窩諸村合建沙窩完全國小,村民文化素質得以提高。上世紀九十年代始已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恢復高考後,全村已培養10餘名大中專畢業生。
【醫療衛生】解放前本村吳麟錫善治創傷,較有名氣,懸壺行醫,自製丸散。建國後沙窩成立鄉衛生院,村民就醫十分方便,2005年國家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該村民眾全部參加,徹底解決了因病返貧問題。
【村民生活】該村由於農林工商並舉,村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上世紀九十年代,村“兩委”班子根據民眾要求,按照發展花園式庭院經濟的思路,對村莊重新規劃,三條東西大街,七條南北胡同,全部硬化。宅基地劃分統一標準。房屋建築,各戶根據經濟實力,不拘一格,要求新穎美觀,突出地方特色。現在原有房屋全部翻蓋,一個以樓房為主,間有高標準農家庭院的村落已經形成。1996年被市政府命名為“小康村”。
四、黨政建設
【黨組建設】解放前後,沙窩諸村原為一個行政村。1948年建立黨支部,由當時的村長王法勤兼任。直至初級社、高級社時期。1958年公社化建立沙窩大隊,黨支部書記任新山。1960年劃分成李沙窩、吳沙窩、合義村三個大隊。李沙窩大隊歷任支部書記為:1960年王付增,1968年王書香,1980年李俊堂,直至合併行政村。1996年合併行政村後的歷任支部書記為:1996年李俊堂,2001年吳向起,至今。
【行政建設】沙窩諸村原為一個行政村。1948年建立村公所。村長王法勤。1955年建立初級社,社長王法勤。1956年轉高級社,社長張懷德。1958年公社化,建立沙窩大隊,大隊長吳建芝。1960年劃分成李沙窩、吳沙窩、合義村三個大隊。李沙窩大隊歷任大隊長為:1960年吳朝棟,1980年劉廣田。1984年隊改村,村委主任劉廣田,1987年李鐵石,1993年吳向起,2001年王登山,至今。
五、古今人物
1、正科級以上黨政幹部:
吳玉峰,歷任東明縣委辦公室秘書、政府辦公室主任、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等職。
2、高職稱知識分子:
李躍堂,中學高級教師。
3、烈士名錄:
吳麟保(1918—1946),抗戰初期參軍。南東獨立團機槍連戰士。解放戰爭時,犧牲於縣東北天爺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