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義民
李登江 (?-1919.10.29)奉天(遼寧)東溝人。本縣白菜地(湯池鄉萬寶村)富戶,任百家長。好義勇為,常為鄉民排憂解難,抱打不平。1919年夏秋,久旱無雨,災重民憂,官府急收牲畜補徵稅,鄉民極忿。登江號令鄉民拘禁三名徵稅官警,並向官府提出拒稅六項要求。遭官府派兵彈壓。9月11日,率鄉眾千餘人持槍械將官軍包圍。經激戰,迫使官軍突圍,遷銅礦嶺駐紮。後敗散。帶餘部轉戰鄰村黑山、石門、山城子、長泡子一帶。10月28日,被捕殺害。湯池鄉萬寶村人,農民出身。為人剛直果斷,仗義好善,曾任村會會首,在鄉民中很有威望。1917年(民國六年),帶領白菜地(今湯池萬寶村)500餘名農民武裝支援孫喜德、王旭寬領導的西尖山一帶(當時屬鳳城縣三區)農民“打牛馬捐”鬥爭。為1919年湯池白菜地農民抗捐暴動的主要組織者和領導人。1919年農曆八月,安東縣五區白菜地(湯池萬寶村)一帶因乾旱“山地悉成焦土”,但官府苛捐雜稅照收誤,為此引發了白菜地農民抗牲畜捐鬥爭。參加抗捐的農民推舉李登江出面領導鬥爭。李登江與村會首議定,必須組織武裝以應變,並召開八大牌會議,約定:官府如來鎮壓,就以武力還擊。遂組織起幾百人的武裝隊伍,同時李登江又向鳳城縣三區、四道溝等村會發出求援的雞毛信。
奉天省督軍張作霖派東邊鎮守使統領3個營和1個炮兵連官兵前去鎮壓。李登江率千餘名參加暴動和前來支援的農民,與管帶陳世久所率官兵激戰於白菜地,首戰官兵被擊退。農民起義軍追至銅礦嶺,與官軍再戰,結果失利,被官兵打散。10月中旬,李登江等少數人潛往朝鮮龍寶溝。不久,聯絡隋國錄等20多人重返白菜地,繼續組織抗捐鬥爭。先與官兵在椴樹背交戰,而後,撤到山城子一帶募集槍枝,發展隊伍。此間,他們將奉命偵察李登江下落的浪頭中哨官劉文堂擒獲,使起義軍聲威大振。貧苦百姓紛紛投奔而來,短短數日,又聚眾300餘人。李登江率眾潛入長泡子,包圍五區警察局,奪取一批快槍,隨即又襲擊六區警察局,繳獲大批槍枝彈藥。東邊道鎮守使聞訊後,調動大批兵力圍剿起義軍。10月28日,李登江率隊轉移到石門子村的門坎石,被尾追的官兵包圍,激戰10餘個小時,農民軍傷亡10多人。危難之中,中哨官劉文堂假意出面調停,李登江受騙被俘。10月29日,東邊道尹親自提審李登江。李登江大義凜然,慷慨陳詞,控訴官府苛捐雜稅和敲詐勒索罪行,申明白菜地人民抗捐有理,駁得東邊道尹啞口無言。次日,李登江被槍殺在元寶山下。李登江死後,遺體被參加抗捐鬥爭農民安葬於白菜地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