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池簡介
湯池,原稱“塘池”。因境內有座四季不凍的池塘得名,取意“流不盡的泉子”,後來人們習慣稱為“湯池”。清代道光年間(1821—1850年),有吳、朱兩戶牧民在此定居。清末,隸屬龍江府江東區管轄。中華民國成立後,初隸龍江縣第二區,1926年劃歸第一區管轄。東北淪陷後,初隸後依力巴、霍托氣兩個鄉保管轄,1938年4月改隸後依力巴村和霍托氣村,1942年3月劃歸後依力巴村管轄。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6月,劃歸龍東縣第五區管轄。1948年3月,龍東縣並於龍江縣,改隸龍江縣第十區。1954年10月,劃歸泰來縣,隸屬第十一區管轄。1956年4月,並村劃鄉,設定湯池鄉。1958年9月,併入大興人民公社。1962年2月,從大興公社劃出設定湯池公社。1967年改稱先鋒公社,1970年恢復湯池公社名稱。1984年3月,政社分開,改為湯池鄉。
湯池的農業
湯池鄉是一個半農半牧,適於發展多種經營的地區。全鄉總面積472平方公里,有耕地9.9萬畝,草原約18萬畝。農作物有水稻、玉米、大豆、葵花、甜菜等。畜牧業以養馬、牛、羊為主,是泰來縣的主要畜牧區之一。盛產蘆葦、飼草和魚蝦,有葦塘5.2萬畝,年產蘆葦1.1萬噸。鄉鎮企業發展較快,1992年鄉企總產值1621萬元。全鄉共轄湯池、依里巴、黎明、烏諾、四間房、良種場、伯大街、達布岱、吐木台、特力莫、三間房、撮力木、新力堡、直屬等14個村。1992年末全鄉總人口1.8萬人。鄉政府駐地湯池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