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李灌(1601—1676)字向若,一字連璧,陝西合陽人。為諸生時,就以文名冠三秦,人稱才子。明崇禎六年(1633),與同邑范如游、管大聲同時中舉。他痛感朱明王朝腐朽不堪,終生不仕。清兵入主中原,他又與呂元佐等過從甚密,並於太華一帶,賦詩招隱,歌哭山林,懷念亡明;還與顧炎武、傅山等計議舉兵反清。後家居三十餘年。晚年,於合陽縣城南乳羅山金水溪中,穿石鑿谷,築舍隱居。門上書對聯曰:“清風焉能吹動我? 明月何嘗不照人!”
李灌著述甚富。康乃心集其佚文散詩成《向若先生遺集》二卷,《向若遺事述》一卷。今僅存《向若遺詩》一卷。康乃心《李向若先生墓志銘》云:“為文振筆直下,海立山奔,雄逸不可迫見;詩歌磊落豪爽,如萬斛珠璣涌地而出。”他家居期間,經常置身於民間藝人之中,為他們編寫劇本。據目前所知,曾編寫過各種劇目三十餘種。內容大都帶有濃厚的民族思想與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
甲申 (1644)三月,崇禎自縊煤山,他寫有《煤山淚》,寄託了他對明王朝的悼念與對清兵入關的強烈不滿;同時又表現出他對李自成農民起義軍的仇視。傳說他寫的《黑山記》,是根據當地農民魏天命反清鬥爭的故事創作的,因劇中揭露了清廷的殘酷統治,遭到禁演。他還對合陽線腔木偶戲的唱腔、造型、臉譜、服飾、提線技巧進行過革新。他創作和修改的一些民間生活小戲,有不少是宣傳婦女婚姻自主、反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封建禮教的。內容健康,富有生活情趣和鄉土氣息。辛亥革命時,曾把他的劇作如《七國齊》等當作重要的宣傳資料,可見其思想內容與藝術的非同一般。清康熙十五年(1676)病死家中。終年七十六歲。
李灌的故事
一、玉波亭
李灌有一年到河南去,把錢用完了,不能回家沒辦法,只好到一個姓王的財主家當傭工。不久,這財主在花園裡新蓋了一座亭子,想題個匾額,便把當地最有名的讀書人劉舉人請來,說:“只要寫得好,潤筆錢不會少的。不過匾額上只需題三個字,還要包括四層意思:我姓王,原是個皮匠,後來有了錢,亭前有水。請先生就動筆吧!”這些條件可把劉舉人難住了,住了幾天也想不出來,頓頓好酒好菜吃不下去,只得厚著臉皮乞求財主再請幾位秀才,大家在一起商議商議。於是,王財主又請來五位秀才。這些人平時吟風弄月,咬文嚼字,賣弄風雅,可這會兒一聽王財主的條件,個個都傻了眼,嘴巴就像用泥糊住了一樣,鬍鬚不知拈斷了幾根,頭髮也不知撓掉多少,搔頭摸耳,一籌莫展。
此時恰好李灌前來送茶,一見這夥人的窘態,不由得噗哧一笑。王財主見僕人竟敢笑話他請來的這些“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的文人,不由得怒道:“笑什麼?難道你題得出來?’’李灌正色道:“想寫一個。"王財主見李灌並無懼色,便說:“你若題得出來,不但酬金全部歸你,還要請你坐首席,眾人輪流把盞敬酒;如若題不出,可就得白給我乾五年!”接著把條件又重複了一遍,李灌也不答話,只是微微一笑,當即鋪開宣紙,執筆飽蘸濃墨,寫下“玉波亭”三個龍飛鳳舞的大字。眾人看他出手不凡,暗暗喝彩。王財主說:“你先解釋解釋,看是否合乎我意。"李灌不慌不忙地說“你姓王,王字添一點便是玉字,你有了玉,豈不是有了錢?波字是三點水旁一個皮字,既暗示你原來是一個皮匠,又切亭前有水之意,不知是否合乎你的條件?’’聽了解釋,眾人齊贊題得高妙。王財主這才覺得小看了李灌,忙斟了滿滿一盅酒敬給他喝。
二、一副對聯驚知府
清代的同州府管轄韓城、合陽、潼關、華縣、華陰、大荔、白水、蒲城、澄城、朝邑十縣。新任知府上任後,修建了一所高大的知府衙門,並想在衙門口雕刻一副合乎他。心意的對聯,為此他召集了許多知名文人,但擬的對聯都不中意。知便出了一張征聯榜文,上邊寫著:只要對聯取中,賞銀十兩。這時李灌正好趕腳來到這裡,看了以後便扯下榜文。差人拉他去見知府大人,知府一見大怒,說:“何處刁民愚昧無知,竟敢扯了本府榜文,給我先打二十大板?”李灌忙說:“大人出榜征聯,為何出爾反爾?”知府說:“有其才必有其貌,你活像個討飯的乞丐,豈能有什麼奇妙的對聯?”沒等說完,李灌便笑了起來,說:“人不可貌相,海水豈可斗量!三國張松貌雖不揚而才華橫溢,大人以貌取人,恐非卓識。敝人獻聯,若不中意,再責不遲,若中尊意,當之如何?"知府大人見他談吐文雅,器宇軒昂,不由得面紅耳赤,連忙說:“只要中意,如數賞賜。若能繕寫,加倍付銀。"說畢讓差人取來筆墨紙硯。李灌不假思索一揮而就,上聯是:“二華關大水",下聯是:“三城朝合陽’’,橫額是“同治十屬"。這對聯中的“二華”指華縣、華陰,“關”指潼關,“大”指大荔,“水"指白水,“三城”指蒲城、韓城、澄城,“朝’’是朝邑,加上合陽,共是十縣。 知府看後,拍手稱讚,說:“好一個二華關大水,三城朝合陽!不僅聯文奇妙,就是墨跡也是鐵畫銀鉤。只有十字,便把本府所轄十縣,盡括其中。就連這個“同治十屬”的橫額,還嵌上了同州府的同字。好!好!妙哉!妙哉!請問先生高名大姓?”李灌笑了笑說:“草野之人,賤名十八子,何勞大人謬獎。家境貧寒,偶爾為之,請取賞銀,不敢多望。”知府大人只好如數賞銀二十兩。
李灌走後,知府把召集的文人叫來訓斥了一頓,並讓大家看了李灌的對聯。當其中有人說出是李灌的筆跡時,知府心想,怪道他說叫十八子,何不聘他為師爺?想到這裡,馬上讓差人追他回來。差人追上李灌問:“你是李灌先生嗎?大人有請!’’李灌笑著說:“我怎么是李灌,你沒聽人說過李灌嗎?"差人說:“沒聽說過,他是怎樣個人?"李灌說:“李灌李灌,從不閃面,走州過縣,隨機應變。素不識面,真乃笨蛋!,,差人回去,照原話一說,知府說:“唉,你們才真正是笨蛋!’’
三、解 圍
有個小伙子趕著大車到朝邑送棉花,快到保寧坡底時,車重坡陡,沒留神把財東家臥在路上的一條狗壓死了。這條狗平時十分惡,人說狗咬穿爛的,這狗見了窮人總是汪汪地叫個不停,常常把窮人的孩子咬得鮮血直流。可是見了那些有錢的、穿戴好的,它就一聲不吭,還直搖尾巴。所以大家一聽說把這條惡狗給輾死了,都十分高興。誰知這財主是方圓十幾里有名的“鐵爪子",成天變著法兒掏騰窮人,得了這個好機會,豈肯放過?他擋住小伙子的車不讓走,說他的狗是專門托人從北山里買來的一條賽虎犬,非賠十兩銀子不可。小伙子辛辛苦苦地趕腳,口都糊不住,哪裡出得起十兩銀子?愁眉苦臉地不知該咋辦。這時有人給他指點說:“李向若先生在附近村里坐館教書,何不請他來給你幫忙。”
這真是一語提醒夢中人!小伙子找見李灌,說明來由。李灌滿口應承,笑著說:“不過要委屈你一下,你得把我叫舅舅!"小伙子爽快地說:“這有啥難的?”李灌讓他前頭走,自己隨後跟去。
小伙子看見李灌快走到車跟前,忙大聲喊道:“舅舅!”李灌應了一聲:“哎!”接著就埋怨他:“你不趕路,在這裡幹啥哩?”小伙子委屈地說:“把人家的狗軋死了。”李灌說:“咋?你把大車趕到人家門口去咧?”小伙子急忙分辯說:“沒有沒有,車連轍都沒離!"李灌轉向財主說:“東家,這就是你的不對了!俗話說,狗有繩,雞有籠,你把狗不拴到家裡,叫它在大路上遊逛啥哩?”看熱鬧的人都佩服李灌說的在理。財主自知理屈,卻又不甘心地說:“那我一條活狗就白白地輾死了?”李灌笑了笑,隨口吟了四句:“坡兒甚陡,車如雷吼,既是活狗,為何不走?"眾人齊聲叫好,財主這才無話可說了。
四、作燈聯
有一年過元宵節,李灌糊了兩個大紅燈籠掛在門前,還貼了一副對聯:
掛出去與乾坤壯膽,
看將來為日月增光。
燈籠糊得好,對聯寫得妙,村裡的人都爭著來看。村裡有個財東,可是眼看著人都擁到李灌家門前去了,心裡怪生氣,便也擠過來想看個究竟。到跟前一看,原來是一副好對聯,便向李灌拱拱手說:“李先生,元宵佳節,也請為我寫一佳聯,不知尊意如何?”這財東平日裡巴結官府,欺壓窮人,李灌早對他恨透了。見他求聯,靈機一動,說:“行!”取出紙筆,略一思索,便揮筆寫下一副對聯:
蠟灌心腸,慣向黃昏行黑道;
紙糊皮面,幾時白晝見青天!
. 眾人一看,哄地一聲笑起來,都夸李灌寫得好。財東明知挨了罵,可這對聯是自己要人家寫的,有苦難言,只得厚著臉皮跟著大家說好。
五、罵財主
有一年三九天,李灌從一個村莊路過,見一個財主和他兒子坐著一條板凳,在太陽坡里一邊曬暖暖,一邊監視著長工打糞,嘴裡還不停地罵罵咧咧。李灌一見這情景,氣就不打一處來,他假裝氣喘吁吁地走到財主跟前說:老人家,你看見我的驢沒有?”財主奇怪地問:‘‘啥驢?,,李灌說:兩條驢用一根臭棍子,還不停地拌嘴裡!’’財東說:“沒看見,你快尋呀!,,
李灌走了,財主的兒子忽然明白了“哪裡見過兩條驢用一根臭棍子?是在罵咱哩!’’原來關中農村備驢時,怕鞍子往前溜,就在驢屁股後面用一根棍子拉住,俗話叫“臭棍子"。財主一想,也恍然大悟,趕忙打發人把李灌追回來,押在祠堂里審問。 ‘
李灌走到祠堂門口,一眼就看見上面掛著“李氏宗祠,,的大匾,心裡有了底。他一進祠堂跪在財主家的祖宗牌位前大哭起來。財主忙問何故,李灌說:“那上面畫的是我哥,我一見就傷心咧!”老財主一聽,原來是同宗,便把李灌放了。
李灌走後,財主的兒子越想越不對勁,對他老子說:“祖宗牌上畫的是咱幾十輩的老祖宗,他卻說是他哥,他這不是成了咱的老祖宗了嗎?”老財主這才曉得又上當了,派人再去追,李灌早都跑得沒影兒咧!
六、懲罰差人
有一年,合陽來了個新縣令。為了裝點禮賢下士的門面,他打發兩個差人去給李灌送請帖。
合陽縣城離李灌的家鄉南順村四十多里。當時正是六月天氣,兩個差人走得又渴又乏,滿身塵土。到了村頭,只見有個老漢正在拾糞,便惡聲惡氣地問:“老傢伙,李灌在不在?”沒想到這個拾糞老漢正是李灌。李先生平日早就恨透了這些狐假虎威的東西,一見差人那立眉瞪眼的樣子,更是一肚子氣,但他沒露聲色,慢悠悠地說:“我就是李灌,有啥事。"差人一聽這老漢就是李灌,滿臉堆笑地說:“李先生,我
家老爺有信給你!”李灌把糞籠往肩上一挑說:“二位班頭請屋裡喝茶!”到了屋裡,差人取出縣官的請帖。李灌抽出來溜了一眼,自言自語地說:“噢,原來是這事!他要這幹啥嘛!”差人忙插嘴問:“我家老爺要啥東西?"李灌招招手:“你倆跟我來!”把兩個差人引到後院,指著一盤大石磨說:“就是這!’’兩個差人一看這又厚又重的石磨,心想,我的媽呀,少說也有二百斤,這要抬到城裡,還不把人掙死!便問:“老爺要這幹啥?難道城裡沒磨子?”李灌兩手一攤,裝出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說:“這我就不知道了!老爺指名要它,我敢不給嗎?”這不軟不硬的幾句話說得差人不吭聲了,只得從李灌家裡借了繩子和抬槓,準備抬著磨扇回去交差。李灌說:“別
忙,還有一封回信也請交給老爺。二位路上多加小心,要是碰壞了,你我面子上都不好看。”
火辣辣的太陽曬得兩個差人頭昏眼花,好不容易抬到縣城,早已累得散了架子。縣官一看抬回一副石磨,心中好生奇怪。差人上氣不接下氣地說:“這是你要的呀,李先生還有回信給你哩!"縣官拆開李灌的信一看,只見上面寫著:“只因進村叫李灌,因此罰他抬磨扇。,’縣官看畢大怒:“硬是叫你兩個廢物把李先生得罪了!明天再抬著好好給李先生送回去!"
七、智挫縣官
有一年,合陽來了個新縣官。這傢伙初出茅廬,年輕氣盛,他聽說前幾任都在李灌跟前吃了虧有些不服氣,便設下一條毒計,想殺殺李灌的威風。他打發了兩個差人去拘捕李灌。 差人來到南順村,他們嘗過李灌的苦頭,不敢耍歪,恭恭敬敬地把拘票遞過去說:“李大人,我家老爺有事請你!,,李灌一看拘票,心裡明白:“狗官是想給我來個下馬威。哼,瞎了你的狗眼!”他眉頭一聳,主意拿定,平靜地回答說:“煩請二位回稟老爺,就說我到月里咧,過幾天出了月再來!,,差人知道李灌可不是那種鐵鏈子“嗆啷”一拴就跟上走的人,只好回去對縣官說:“老爺,這李灌淨是滿嘴胡扯,他說自己正在坐月子!這明明是怠慢老爺——’’縣官惡狠狠地說:“別急,到時候叫他嘗嘗我的厲害!”原來這傢伙給一個剛捕到的外地蟊賊許了願,要他當個假證人,陷害李灌,想以此來叫李灌服服貼貼聽他驅使。
過了幾天,李灌騎著毛驢來了。縣官一看,只見李灌把自己一張臉包得嚴嚴地,光露出兩隻眼,那樣子,還真像農村剛坐畢月子的婦女哩!縣官傳人升堂,把驚堂木一拍說:“大膽刁民李向若,為何結夥偷盜,還不從實招來!’’李灌反駁說:“老爺說我結夥偷盜,可有旁證?”縣官洋洋自得地說:“當然有!’’便叫傳假證人上堂。他裝模作樣地問假證人:“是不是這個人指使你的?"假證人趕忙說:“就是。,’縣官面朝李灌問:“你現在還有何話可說?”李灌並沒被他嚇住,冷笑一聲反問假證人:“你既然受我指使,那一定認得我了?,’假證人畢竟心虛,他不敢抬頭看李灌,吞吞吐吐地說:“認——認得。”李灌說:“那好,你就當著老爺的面說說,我是近視,還是斜眼?是麻子,還是光臉?’’這一下把假證人給唬住咧,他連李灌的面都沒見過,哪裡回答得上來?直嚇得面如土色,渾身顫個不停。李灌話中帶刺地說:“老爺,狗咬一口,入骨三分。我今日要告他個顛倒黑白,誣陷良民之罪,請大人明斷!’’縣官聽了,不得不裝點門面,又把驚堂木一拍:“何方歹徒,竟敢誣陷李先生,真是狗膽包天!’’李灌弦外有音地說:“老爺,我們合陽有句俗話,眼斜心不正,肚裡有怪病。這小子是個斜眼,心術不正,光想害人,你得給他好好把這怪病治治!’’縣官聽了這話,臉上一陣兒紅,一陣兒白,就像抹了一層雞屎。
八、給啞吧寫狀子
過去合陽縣衙門El有個人擺著桌凳,上放文房四寶,專門給人寫狀子。有一天,一個啞巴來到寫狀人面前,比比畫畫地向寫狀人說,有人把他打了,他要到縣衙門去告,請求給寫張狀子。這寫狀人寫過不少狀子,可這次作難了。這啞巴姓甚名誰,他要告的又是哪個,一點兒也說不清,這狀子該如何寫呀?圍觀的人不少,但誰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
恰好李灌趕集進城,見圍了一堆人,忙問何事?寫狀人告知原因,李灌微微一笑說:“這有何難?”提起筆來在紙上寫下四行字:
告狀人,是啞巴,
不知道告的是哪達。
去兩個差人跟啞巴,
指到哪達抓哪達。
啞巴把狀子呈給縣太爺。縣太爺一看是李灌的筆跡,不敢怠慢,忙派了兩個差人跟著啞巴去抓人,替啞巴伸了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