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永庚順治辛丑年(1661年)成為進士。康熙七年 (1668年),永庚任新鄭縣令。
人物生平
剛來到這塊土地上,就重修新鄭名人、明代宰相高文襄公(拱)祠堂,作為讀書人學習場所,又聘請知名學者任教,在城外四方設立義學,老師薪金都從永庚的薪金裡面支出。新鄭土地貧瘡,官府一伙食支出長期成為百姓的累贅,永庚明察其中的弊病痛下決心革除。間或有封好送來的,永庚立即退還。這一項銀兩八年可達八千餘兩,永庚都退還給百姓,自已卻分文不取。門客中有人為他籌劃,說:“沒有這一項收人,靠什麼解決日常開支問題?”永庚說:“我只要自食其力就可以了。如今米麥可以做飯,黍櫻可以釀酒,養豬就可以有肉吃,紡織就可以有衣穿,水果、蔬菜、簸箕、若帚都來自自己開墾的土地。只要這樣就滿足了,其他的又有什麼追求呢?"
處理公務的空閒時候,永庚經常深人民間,體察百姓疾苦。縣東有水澇災患,永庚勘測地勢,帶領百姓開挖溝渠,疏通水道,根除水患,造福鄉里。當時汴省(今河南)年年向荊州無償調運糧食,老百姓苦不堪言。永庚聲淚俱下,極力向巡撫請求免除。巡撫將公為永庚的真誠所感動,就答應免去了輸送糧食。
永庚還建設魁星樓來振興教育,平息訴訟來安撫百姓,提供耕牛、種子來開墾荒地,減免賦稅來招撫逃亡,驅逐蝗蟲來消滅蝗災,祈禱上蒼來求取甘霖。因此,深受百姓擁戴。
永庚治理新鄭八年,政績名聞朝廷。朝廷特別下詔,晉升永庚為監察御史。離別新鄭的時候,父老鄉親爬上車轅,躺在車前,都想阻止永庚離去,但皇命難違,挽留不住他。
康熙十四年(1675年),新鄭百姓創建永庚生祠,名叫“李侯讀書堂”,來銘記永庚振興父教的功德,並在大路旁立李侯永庚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