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李村鎮 (Li cun zhen),位於鹿泉市北部,鎮機關駐地距鹿泉市城區中心14.8千米。1996年1月,李村鎮和秦莊鄉合併為李村鎮。李村系歷史悠久的鄉鎮之一,歷來為縣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基本信息
現李村鎮境域東隔滹沱河與靈壽縣、正定縣相望,南和大河鎮接壤,西與宜安鎮搭界,北與黃壁莊鎮為鄰,總面積65平方公里。
兩個鄉鎮合併後轄李村、閻同、南許營、北許營、南白沙、張堡、王村、南胡莊、北胡莊、同閣、屯頭、百尺桿、新永樂、秦莊、鄭村、灰壁、鄧村、鄧莊、前東毗、後東毗、孟莊、西小壁、東小壁23個行政村。全鎮9728戶,33421人,其中男性17175人,女性16246人;土地38868畝,林地4600畝。
建材行業和特色農業在這裡有一定基礎。
2005年度,工農業總產值完成24.5億元,總收入實現27.1億元,財政收入入庫1100萬元,人均純收入達到4861元。
石閻公路(石家莊至山西閻莊,經平山縣和崗南水庫)在本鎮東西向經過;
京贊公路(北京至贊皇縣)在本鎮南白沙和石閻公路垂直相交;
京贊公路複線始於鹿泉市翠巍山西,經鄭村、秦莊到李村和石閻複線連線。
石家莊市五七路在本鎮百尺桿和石閻路連線;
本市雙通路在鎮域南部東連石閻路西接京贊路。
石家莊市大郭村至平山縣宋家峪的地方鐵路在本鎮南胡莊有車站。
西有九里山,礦產資源豐富。
石津運河在域內東部經過;
古運河在域內西部經過;
引崗渠、源泉渠、計三渠在域內西部穿行。
李村鎮依山傍水,資源豐富,交通方便,民風敦厚。這裡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優良的革命傳統,為這塊寶地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區劃歸屬
一、清.光緒四年(1878年)《獲鹿縣誌》記載,屬“畢村社領村十三,北許營、閻同、北胡家莊、屯頭、北李村、岸下小壁、百尺桿、孟家莊、灰壁、鄧村、鄭村、北秦家莊、東毗”。“德政坊社領村三,北故城、同閣、南胡莊”中其中兩個村。南白沙、張堡、王村及新永樂原屬平山縣。
二、民國初期屬第六區即李村區,大概轄李村、百尺桿、屯頭、(南、北)許營、閻同、南胡莊、北胡莊、同閣;(前、後)東毗、秦家莊、鄭村、鄧村、灰壁、小壁村(含孟家莊);北故城、南故城、孟同、雙廟、曲寨、邵營、邵營莊、山後、封莊等村。
三、抗日戰爭前期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0月11日,日軍占領獲鹿縣,不久,中共北方局撤銷平漢線省委,以正太鐵路為界,成立冀晉豫省委和晉察冀省委,獲鹿縣平漢鐵路以東部分先後和正、藳、欒組合,這樣獲鹿縣便被分為三塊。
1、1937年冬季,中共晉察冀省第四地方委員會(下稱四地委),向獲鹿縣路北派出工作團。工作團到達不久,就在東焦村與日軍遭遇。由於工作團難以立足,四地委即將其撤銷。之後,井陘、平山兩縣工作團經常深入獲鹿縣路北開闢工作。
2、1938年夏季,在牛山村成立平(山)獲(鹿)辦事處。
3、1938年秋,四地委撤銷平獲辦事處,成立中共井(陘)獲(鹿)聯合縣委和縣政府。
4、1939年秋,四地委重新組織了獲鹿縣路北工作團,設三個小組。第一組負責擴兵,組織武裝;第二組負責群團組織的組建工作;第三組負責政權建設工作。青紗帳一落,工作團就撤出了獲鹿縣路北。
5、1939年1 0月井獲分設,成立中共獲鹿(路北)縣工作委員會和抗日政府,至1940年8月。
書記齊計三,縣長先有崔德清擔任,後有齊計三兼任,秘書朱清儒,公安局長閻振鐸。
機關常駐獲鹿縣的王屋溝、胡莊、同閣等村,隸屬於晉察冀邊區黨委和行署領導。
活動範圍北至李村、白砂一帶,東至大河、落凌一帶,南至封莊一帶,西至黃岩、棧道一帶。
6、1940年春,獲鹿路北縣計畫設立三個區,後因大河一帶條件不具備,只成立了一區、二區,只建立了政權組織。
一區,李村、故城一帶村莊,區長馬鳴華。
四、抗日戰爭中後期
1940年初,日軍對冶河以東地區各縣實行了分割控制。8月,中共晉察冀四地委為了開闢獲鹿、平山、井陘、正定四縣接壤地帶的抗日工作,決定將地處滹沱河以南,正太鐵路以北,冶河以東,平漢鐵路以西三角地帶的獲鹿縣路北、平山縣城東十六區、井陘縣河東三區全部和四區之一部、正定縣的大河一帶合併建立新政區,並將這一新政區命名為建屏縣,隨即撤銷獲鹿(路北)縣。
1940年8月13日,中共建屏縣委和建屏縣政府在牛山村成立,機關駐地先後在牛山、上三汲、北七汲、莊溝、小陳莊、西回舍、封城等村,對外稱派報社,先後七個區設定。
1940年8月——1945年11月李村一帶(原黃壁莊鄉、秦莊鄉、李村鎮)屬第四區,所轄村莊由1942年的10個村,1945年初增加到20個村。轄南白沙、北白沙、王村、張堡、北莊、沿村、田村、黃壁莊、上黃壁、下黃壁、上呂、李村、百尺桿、秦家莊、東毗前街、東毗后街、鄭村、鄧村、灰壁、小壁等村。
五、解放戰爭時期
1945年11月,中共冀晉區第四地方委員會、冀晉區第四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在牛山村建立中共獲鹿(路北)縣委和獲鹿(路北)縣政府。機關先後駐牛山、馬山、宜安、南鮑莊、北鮑莊、西鮑莊、李村等地,縣委對外稱政治部,先後下轄七個區,第四區即李村區。轄南白沙、北白沙、王村、張堡、北莊、沿村、田村、黃壁莊、上黃壁、下黃壁、上呂、李村、百尺桿、秦家莊、東毗前街、東毗后街、鄭村、鄧村、灰壁、小壁等村。
六、解放以後
1947年11月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獲鹿,獲鹿縣將251個村劃為10個區。
四區駐李村,轄李村、黃壁莊、上黃壁、下黃壁、上呂、田村、北莊、沿村、北白沙、南白沙、張堡、秦家莊、前東毗、後東毗、鄭村、鄧村、灰壁、小壁、百尺桿、屯頭、許營、閻同22村。
七、建國以後
1949年10月至1950年1月20日設九個區及城關區
第四區,駐李村,轄李村、張堡、南白沙、北白沙、北莊、沿村、田村、黃壁莊、上黃壁、下黃壁、上呂、前東毗、後東毗、鄭村、鄧村、灰壁、小壁、秦莊、百尺桿、閻同、許營、屯頭22個行政村。
1950年1月——5月八區設定
第四區,駐李村,轄李村、張堡、南白沙、北白沙、北莊、沿村、田村、黃壁莊、上黃壁、下黃壁、上呂、前東毗、後東毗、鄭村、鄧村、灰壁、小壁、秦莊、百尺桿、閻同、許營、屯頭、高家窯、王屋、天井溝、嶺口、於家莊、牛山、東焦、宜安、東鮑莊、西鮑莊、南鮑莊、北鮑莊,馬山、新寨、裴村、北胡莊、南胡莊、王村、同閣41個行政村。
1950年6月——1953年夏六區設定
第四區,駐李村,轄李村、張堡、南白沙、北白沙、北莊、沿村、田村、黃壁莊、上黃壁、下黃壁、上呂、前東毗、後東毗、鄭村、鄧村、灰壁、小壁、秦莊、百尺桿、閻同、許營、屯頭、高家窯、王屋、天井溝、嶺口、於家莊、牛山、東焦、宜安、東鮑莊、西鮑莊、南鮑莊、北鮑莊、馬山、新寨、裴村、北胡莊、南胡莊、王村、同閣41個行政村。
1953年5月——1956年7月,全縣下設6區(鎮)和57個鄉5個鄉級鎮
第四區設12個鄉鎮轄40個村
李村鎮,轄李村。
北許營鄉,轄北許營、南許營、閻同。
南胡莊鄉,轄南胡莊、北胡莊、同閣、屯頭。
宜安鄉,轄宜安、牛山、裴村、王屋。
東焦鄉,轄東焦、於家莊、嶺口。
馬山鄉,轄馬山、東鮑莊、西鮑莊、南鮑莊、北鮑莊、新寨。
北白沙鄉,轄北白沙、南白沙、王村、張堡。
沿村鄉,轄沿村、北莊、田村。
上黃壁鄉,轄上黃壁、下黃壁、黃壁莊。
東毗鄉,轄前東毗、後東毗、上呂。
秦莊鄉,轄秦莊、灰壁、鄭村、鄧村。
小壁鄉,轄小壁、百尺桿。
1956年7月,撤區並鄉全縣下設24(後改為22)個鄉(鎮)
李村鄉,轄李村、許營、閻同、南白沙、北白沙、張堡、王村、南胡莊、北胡莊、同閣、屯頭、百尺桿12村。
秦莊鄉,轄秦莊、灰壁、鄭村、鄧村、小壁、前東毗、後東毗7村。
此時,各村先後成立農業互助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八、人民公社時期
1958年8月,全縣成立5人民公社。
李村一帶為第四人民公社(原四區範圍),駐李村,9月25日改為東風人民公社,1959年4月改為李村人民公社,村的名稱為——村生產大隊。下設李村、東焦、白沙、胡莊、牛山、馬山、秦莊、田村8個管理區,轄40個村(大隊)。
1958年11月6日,獲鹿縣與井陘縣合併,接受井陘縣領導。
1958年12月11日,井陘、獲鹿分設,獲鹿縣管轄部分改為石家莊市獲鹿區。
1960年3月,石家莊專、市合併,撤銷石家莊市獲鹿區,改為井陘縣領導。
1960年6月,從井陘縣析出,改受石家莊市橋西區領導。
1960年2月26日,從李村公社劃出馬山、新寨、東、西、南、北四鮑莊、北白砂、田村、沿村、黃壁莊、上黃壁、下黃壁、上呂、北莊和靈壽縣劃出的東、中、西王角、牛成、東窪、西窪成立黃壁莊公社,屬石家莊市橋西區領導。
1961年4月公社規模劃小,將西部9個村劃歸宜安(原牛山)公社,西北部11個村劃歸馬山公社,東部秦莊、鄭村、灰壁、鄧村、前東毗、後東毗、小壁7個村劃歸秦莊公社,其餘李村、許營、閻同、南白沙、張堡、王村、南胡莊、北胡莊、同閣、屯頭、百尺桿11個村仍歸李村公社。從此區劃基本穩定下來。除永壁、高遷、寺家莊三個公社繼續留橋西區,其餘第三次併入井陘縣。
1962年1月,恢復獲鹿縣建制,屬橋西區的三個公社還屬獲鹿縣,獲鹿縣管轄二十二個公社。
1966 年永樂新村(原屬馬山鄉)約四分之一人家遷至九里山下,取名向陽歸屬李村公社。
九、文化大革命時期
李村公社,轄李村、許營、閻同、南白沙、張堡、王村、南胡莊、北胡莊、同閣、屯頭、百尺桿、新永樂12個村。
秦莊公社,轄秦莊、鄭村、灰壁、鄧村、鄧莊、前東毘、後東毘、孟莊、小壁9個村。
1967年1月造反派奪權,成立三結合領導小組。
1967年12月、1968年3月,李村、秦莊兩個公社及各個大隊先後成立公社革命委員會,實行一元化領導。
1970年9月、1971年3月,李村、秦莊兩個公社及各個大隊先後復建公社黨委和黨支部。
十、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李村鎮,轄李村、閻同、南許營、北許營、南白沙、張堡、王村、南胡莊、北胡莊、同閣、屯頭、百尺桿、新永樂13個村。
秦莊公社,轄秦莊、鄭村、灰壁、鄧村、鄧莊、前東毘、後東毘、孟莊、西小壁、東小壁10個村。
1981年12月,撤銷公社革命委員會,建立公社管理委員會。
1984年4月,公社改為鄉,建立人民政府;大隊改為村,建立村民委員會。9月12日,李村鄉改為李村鎮。
李村鎮原駐李村村中,1977年遷移到李村村西北,1996年遷到現址。
秦莊鄉原駐秦莊原村內,1963年隨水庫移民遷到現秦莊村北。
01、李村(Li cun),位於鹿泉市北部,系最大集鎮之一,屬平原村。鹿泉市城區中心至石閻路正線李村南道口14.2千米。
石閻(石崗)公路複線繞行村東、村北,並在此分支路通黃壁莊鎮。為發展經濟,村落逐漸向公路兩側發展。
全村1035戶,3890人,其中男性2012人,女性1878人;耕地 5197 畝,土壤屬壤質黃土狀洪積沖積石灰性褐土。
李村是平山、靈壽、正定和鹿泉交界之地最大集鎮(農曆四、九為集日),缸爐燒餅、燉羊肉、雜拌湯最為出名,集市交易除一般商品以外,豬市交易遠近聞名。
1947年2月建立村人民政權,1947年建立黨支部。
該村原名已失考,現名系明朝永樂年間山西李姓移民來此,用其故鄉名稱命名新定居處。
02、閻同(Yan tong),位於鹿泉市東北部,屬平原村,距市區中心10 公里。東、北臨石崗公路和石津總乾渠,南臨雙同路(本市同閣至孟同)。全村595戶,2135 人,其中男性1096人,女性1039人;耕地3410 畝,土壤屬壤質黃土狀洪積沖積石灰性褐土。
1947年3月建立村人民政權,1947年5月建立黨支部。
據史載:元代高健創建太行書院於此村,劉因曾在院中講學,後因連年戰亂書院廢,居民也所剩無幾。明初山西移民來此,先分九片居住,取名“九泉閻同”。居民多從事鐵業,最盛時有“七二十盤烘爐”。閻同鐵勺曾享有盛名。隨著人口發展,九片逐漸連成一片,名稱也簡化成“閻同”。
03、04、北許營(Bei xu ying)、南許營(Nuxuying),位於鹿泉市東北部,屬平原村,距鹿泉市城區中心 10 公里。1988年前兩村為一個行政村,名為許營。1988年4月,兩村分開,各立為行政村。依原自然村名,分別稱為南許營、北許營。北臨石崗公路和石津總乾渠,南臨雙同路(本市同閣至孟同)。
南許營有127戶,417人,其中男性207人,女性210人,均為漢族;耕地830畝。
北許營有480戶,1698 人,其中男性869人,女性829人,均為漢族;耕地2946畝 。
土壤均屬壤質黃土狀洪積沖積石灰性褐土。
1945年3月建立村人民政權,1945年建立黨支部。分開後各自建立政權自治和黨支部。
05、百尺桿(Bai chi gan),位於鹿泉市東北部,屬平原村,鹿泉市城區中心距該村西口15.5千米。西臨石津總乾渠與石閻公路,石家莊市五七路在這裡和石閻路連線。全村263戶,995人,其中男性499人,女性496人;耕地1225畝,土壤屬壤質黃土狀洪積沖積石灰性褐土。
百尺桿是全縣最早實現“沼氣化”的村莊。1977年5月,聯合國糧農組織有機物再循環考察組一行20人,其中包括16個國家的專家學者,到該村訪問考察。
1947年4月建立村人民政權,1947年4月建立黨支部。
該村原名百尺高桿,系由村西豎有一很高的桿子所得,傳說桿子為掛木籠子用,號稱百尺高桿。成為村名後,逐漸簡化為百尺桿。
06、張堡〔Zhang bao(bu) 〕,位於鹿泉市北部,屬平原村,距鹿泉市城區中心15公里,西靠京贊公路正線,東靠石家莊通向靈壽縣方向的公路,南臨李村至黃壁莊公路。全村459 戶,1506人,其中男性779人,女性727人;耕地2202畝,土壤屬壤質黃土狀洪積沖積石灰性褐土。
1941年3月建立黨支部,1944年1月建立村人民政權。
原屬平山縣,從建立建屏縣以後,逐步劃歸獲鹿縣。據碑文記載,張堡村名,明代己有。
抗日戰爭初期該村就組織了“青抗先”、“模範隊”等組織。1940年6月,有11名抗日分子被侵略軍拉到北故城殺害。解放戰爭期間,該村民兵發揚勇敢戰鬥精神,曾榮獲“張堡鋼鐵小分隊”光榮稱號。
07、南白砂(Nan bai sha),位於鹿泉市北部,屬平原村,鹿泉市城區中心距村西南交叉路口13.7千米。西南臨石閻公路和京贊公路交叉口,西有古運河和計三渠。
全村289戶,1117人,其中男性579人,女性538人;耕地1369畝,土壤屬壤質黃土狀洪積沖積石灰性褐土。
1937年5月建立村人民政權,1938年5月建立黨支部。
原屬平山縣,從建立建屏縣以後,逐步劃歸獲鹿縣。
南白砂一帶地下有很厚的白沙層,故立村時以砂為名,因北面鄰近村莊同樣以砂為名,就以南北區分,此村在南稱南白砂。
08、屯頭(Tun tou),位於鹿泉市北部,屬平原村,西臨古運河和京贊公路。鹿泉市城區中心距京贊公路該村道口9.9千米。
全村 180 戶652人,其中男性342人,女性310人;耕地 924畝,土壤屬壤質黃土狀洪積沖積石灰性褐土。
1944年建立黨支部,1945年3月建立村人民政權。
09、同閣[Tong ge(gao),位於鹿泉市北部,屬丘陵村,市區中心距京贊公路該村道口8.4千米。西臨京獲公路和大郭村至宋家峪地方鐵路,東瀕“古運河”,引崗渠從村西九里山隧洞穿過。全村456 戶,1922人,其中男性960人,女性962人;耕地 2119 畝,土壤屬壤質黃土狀洪積沖積石灰性褐土。
村西系縣內九里山“中段”,石質良好,開採方便,被確定為建材基地,建有多家建材廠,形成鹿泉市同閣工業區。
1943年3月建立黨支部,1943年3月建立村人民政權。
同閣原有兩個自然村,分別稱為南同閣、北同閣。兩村相距不足1華里。因鬧災害,北同閣被湮沒,只留下南同閣,因無對應,去掉南字,成為今名。
10、11、南胡莊(Nan hu zhuang)、北胡莊(Bei hu zhuang),位於鹿泉市北部,屬丘陵村,市區中心距京贊公路南胡莊道口9.5千米、北胡莊道口9.9千米。兩村西靠九里山和引崗渠、源泉渠,東臨京贊公路、大峪地方鐵路。
明永樂年間,山西洪洞縣移民,胡姓人家來此定居,取名胡家莊。因人口增加分兩片居住。居南者稱南胡家莊,居北者稱北胡家莊。後演化為南胡莊、北胡莊。“胡”在當地發音與“hua”相近。但在姓氏中原來的字音不變。
傳說,獲鹿九里山下有個莊子有一戶貧民農家,出生了一個叫南胡的青年,他虎背熊腰,練就一身好武藝。十六歲就考中了府里的武貢元,待機出任居官。不幸,村子裡躥來花斑大虎,傷了好多人的性命。南胡情願不去出任居官,拿把鋼刀要立志殺死猛虎,為民除害。經過幾番搏鬥,終於把猛虎殺死了,可他因跳崖身落殘疾,失去了居官的機會。人們為了紀念南胡的殺虎事跡,就將這個村子叫做南胡莊。後來又分化出北胡莊。
南胡莊有 391戶,1497人,其中男性767人,女性730人;耕地 1728 畝,土壤屬壤質黃土狀洪積沖積石灰性褐土。
大峪地方鐵路設有南胡莊火車站。河北省7059 廠、 727 藥庫建在該村境內。村里多杜姓,1958 年修建黃壁莊水庫時有古賢村張姓遷入該村。村南原有山泉流入同閣村,現已消失。
1945年1月建立黨支部,1945年1月建立村人民政權。
北胡莊有601戶,2285人,其中男性1162人,女性1123人;耕地 3163 畝,土壤屬壤質黃土狀洪積沖積石灰性褐土。村北有河道,1996年洪水形成災害。
1939年1月建立村人民政權,1940年9月建立黨支部。
12、王村(Wang cun),位於鹿泉市北部,屬平原村,東有京贊公路,南有石閻公路,距鹿泉市區中心13.5千米。全村262戶,934人,其中男性490人,女性444人。有耕地 1336畝,土壤屬壤質黃土狀洪積沖積石灰性褐土。
1942年6月建立黨支部,1944年9月建立村人民政權。
原屬平山縣,從建立建屏縣以後,逐步劃歸獲鹿縣。
明初 , 南白砂一王姓人家遷此立村 , 以姓氏取村名 , 即稱王村。
13、新永樂(Xin yong le),位於鹿泉市北部,屬丘陵村,距鹿泉市城區中心7.9千米。東臨京贊公路,西靠源泉渠,全村167戶,619人。其中男性305人,女性314人,耕地582畝,土壤多屬黃土狀石灰性褐土。原石家莊地區建材二廠建在該村境內。
1958年以前屬平山縣,修建黃壁莊水庫時,由庫區遷至水庫南建立新村(屬馬山公社)。1966 年約四分之一人家從新村遷出至九里山下,1967年建立村人民政權,1969年建立黨支部,取名向陽歸屬李村公社。1981 年,實行地名標準化,更名新永樂。
14、15、16、東小壁[Dong xiao bi(bei)]、西小壁[Xi xiao bi(bei)]、孟莊[Meng zhuang],原為一個村,位於鹿泉市東北部,屬平原村。鹿泉市城區中心距五七路東小壁道口17千米、西小壁、孟莊道口16.6千米。東隔泘沱河與正定縣相望,西、南臨石津總乾渠和石閻公路,石家莊市五七路從東小壁村北,西小壁村中經過。
東小壁、西小壁、孟莊原為一村,1961年黃壁莊水庫漏水引起下濕,遷建時,因村大地遠,又有“岸壁”,難覓一處和原址一樣方便大家的地方,為方便生產,新址選為三地。
原址東南200米一處,西南500米一處,兩處相隔500米;並有“岸壁”相隔,居東者稱“東岸”,居西者稱“西岸”,仍為同一行政村,1983 年分為兩個行政村 ,居東者為東小壁,居西者為西小壁。
原址正西500米一處,與西南那處一溝之隔。另立行政村稱孟莊。
東小壁全村305戶,1113人,其中男性565人,女性548人;耕地1089畝。
西小壁全村514戶,1928人,其中男性935人,女性993人;耕地1966畝。
孟莊全村245戶,935人,其中男性450人,女性482人;耕地906畝。
土壤均屬壤質沖積沼澤化潮土和壤質沖積草甸沼澤土。
孟莊,原名孟家莊,系秦末漢初之際,孟軻後裔中的一支由山東鄒縣遷至此立村,取名孟家莊。1911年大水沖塌村中下寺併入小壁,稱孟家街。1961 年開始遷建,1962年與小壁分開 , 恢復孟家莊名稱,後省略為孟莊。但當地人口語還是叫孟家莊,不過把“家”念成“啊a”。
小壁立村約在西晉以前,滹沱河西岸高陡猶如一面牆壁,故取名岸下小壁,清.光緒志亦稱岸下小壁。據本村謝氏家譜記載屬明初“山西朔州馬邑縣”移民。
1958年修建黃壁莊水庫以後,原址地下水位逐步上升,不宜居住,屬水庫移民,國家撥款,分別遷到新址,從1961年秋開始至1963年冬基本完成。
1945年7月建立村人民政權,1947年4月建立黨支部。分村後各自建立黨支部和政權組織。
17、灰壁[Hui bi(bei)],位於鹿泉市東北部,屬平原村,鹿泉市城區中心距五七路灰壁道口14.5千米。東隔泘沱河與正定縣相望,西臨石津總乾渠和京贊公路複線可直同石家莊,村南有石閻路和石家莊市五七路。全村303戶,1156人,其中男性570人,女性586人;耕地934 畝,土壤均屬壤質沖積沼澤化潮土和壤質沖積草甸沼澤土。
1958年修建黃壁莊水庫以後,原址地下水位逐步上升,不宜居住,從1961年秋開始,國家撥款遷往新址,屬水庫移民,至1963年冬基本完成,原址在現址東500米。
1947年1月建立村人民政權,1947年2月建立黨支部。
明永樂年間,山西洪洞縣移民來此立莊,經陰陽先生看風水,在村東和村西各修一座大影壁。用石灰抹成白色,由取名灰壁,曾一度改為灰北,在設地名標誌時,由村委會決定縣政府同意恢復灰壁名稱。
18、19、鄧村(Deng cun)、鄧莊(Deng zhuang),位於鹿泉市東北部,屬平原村,距鹿泉市城區中心分別為18千米和21.2千米。東瀕滹沱河,對岸為正定縣;西臨石津總乾渠和京贊公路複線可直同石家莊。
1958年修建黃壁莊水庫以後,原址地下水位逐步上升,不宜居住,屬水庫移民,國家撥款遷到新址,從1961年秋開始至1963年冬基本完成,現址分為兩處,大一點的為原村名,小一點的為鄧莊,以示不忘故里,故稱鄧村莊。原址在現址東1公里。
鄧村177戶,622人,其中男性322人,女性300人;耕地 216 畝,土壤屬壤質沖積沼澤化潮土和壤質沖積草甸沼澤土。
鄧莊40戶,143人,其中男性79人,女性64人;耕地 348 畝,土壤屬壤質沖積沼澤化潮土和壤質沖積石灰性褐土。
1945年8月建立村人民政權,1947年6月建立黨支部。
燕王掃北定都北京後 , 鄧姓由山西洪洞縣遷來立莊 , 即以姓氏命名曰鄧村 , 多年後本村鄧氏家族自然消失村名仍未改變。
20、秦莊(Qin zhuang),位於鹿泉市東北部,屬平原村,距鹿泉市城區中心17.7千米。村東有石津總乾渠和滹沱河。村西緊靠京贊公路複線可直通石家莊通。
1958年修建黃壁莊水庫以後,原址地下水位逐步上升,不宜居住,屬水庫移民,國家撥款遷到新址,從1961年秋開始至1963年冬基本完成,原址在現址東1公里。
全村336戶,1391人,其中男性676人,女性715人;耕地 1268畝,土壤均屬壤質沖積沼澤化潮土和壤質沖積草甸沼澤土。
1945年4月建立黨支部,1945年6月建立村人民政權。
秦莊方言讀“cian莊”,系明萬曆年間一秦姓兵部侍郎死後葬於滹沱河西岸,其後代隨來守孝,在墓地附近建莊居住,以姓氏命名,當時縣內還有一秦家莊,故該村曰北秦家莊。 1950 年南秦家莊劃歸欒城縣,本村即定命秦莊。
21、鄭村(Zheng cun),位於鹿泉市東北部,屬平原村,距鹿泉市城區中心18.7千米,東靠石津總乾渠和滹沱河,京贊公路複線從村中經過可直通石家莊通。
全村597戶,2040人,其中男性1009人,女性1031人;耕地 2218畝,土壤均屬壤質沖積沼澤化潮土和壤質沖積草甸沼澤土。
該村約建於秦漢之間,傳說的“韓信渡滹沱、屯兵鄭村壩”即指此地。
1958年修建黃壁莊水庫以後,原址地下水位逐步上升,不宜居住,從1961年秋開始,國家撥款遷往新址,屬水庫移民,至1963年冬基本完成,原址在現址東1公里。
1947年2月建立村人民政權,1948年1月建立黨支部。
22、23、前東毘(Qian dong pi)、後東毘(Hou dong pi ),位於鹿泉市東北部,屬平原村,距鹿泉市城區中心20.2千米,東瀕滹沱河,西臨石津總乾渠和京贊公路(京贊公路複線直通石家莊)。
前東毘390戶,1499人,其中男性757人,女性742人;耕地1554畝,土壤均屬壤質沖積沼澤化潮土和壤質沖積草甸沼澤土。1945年1月建立村人民政權,1945年5月建立黨支部。
後東毘390戶,1239人,其中男性640人,女性599人;耕地1338畝,土壤均屬壤質沖積沼澤化潮土和壤質沖積草甸沼澤土。1944年6月建立黨支部,1945年6月建立村人民政權。
1958年修建黃壁莊水庫以後,原址地下水位逐步上升,不宜居住,從1961年秋開始,國家撥款遷往新址,屬水庫移民,至1963年冬基本完成,原址在現址東1公里。
前、後東毘1943 年前統稱東毘。土地改革時全部劃歸獲鹿縣,因村落不集中,劃為兩個行政村。居南者稱前東毘,居北者稱後東毘。
東毘之“毘”,歷史上有幾種寫法。清乾隆年間《獲鹿縣誌》輿地圖用的是“庇”字,清代以前用的是碑刻中的是沒有“竹子頭”的“ 箆pi”字。和現石家莊市上京毘盧寺,的“毘”原是一字,此字生僻難識,各種字典均查不到。
1988 年經縣政府批准,廢除原來村名中的生僻字,改為好認易寫的“毗”字,但村民難以接受,設立地名標誌時只得使用毗字上下結構的異體字“毘”,結束該村使用生僻字的歷史。
該村東臨正定,北鄰靈壽,舊時曾有“一村三縣”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