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月舟

李月舟

李月舟,男,畢業於復旦大學,浙江大學醫學院基礎醫學系教授。

基本信息

工作經歷

2011 – 至今 浙江大學醫學院,教授

2010 – 2011 美國,德克薩斯州,西南醫學中心, Assistant Professor

浙江大學醫學部教授 浙江大學醫學部教授

2008 – 2010 美國,德克薩斯州,西南醫學中心, Instructor2006 – 2008 美國,德克薩斯州,西南醫學中心, Research Scientist

2000 – 2006 美國,德克薩斯州,西南醫學中心, Postdoctoral Fellow

教育背景

1997 – 2000 復旦大學,生理和生物物理學系,博士

1994 – 1997 復旦大學,生理和生物物理學系,碩士

1990 – 1994 湖北大學,生物系,本科

研究背景

對機械刺激的回響是生物體的一種重要能力,而機械敏感性離子通道作為一種可以將機械刺激轉換為電信號或生化信號的分子開關,在聽覺,平衡,觸覺,疼痛,以及對骨骼, 腎臟和心血管系統等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中的重要調節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失調的機械敏感性離子通道牽涉廣泛的疾病,涉及囊性纖維化,抑鬱,癲癇,老年痴呆,血管缺血的神經保護,以及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心律失常,心肌肥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因此,系統地研究機械敏感性離子通道的功能和機制,將有助於開發新的治療方法。此外, 由於其獨特的對於外界刺激的回響機制,也使機械敏感性離子通道在納米醫學方面有著廣泛的套用前景。

研究目標

通過多學科交叉合作,運用生物學,醫學技術以及物理,化學分析方法研究:

a.生物體對機械刺激的回響

b.幹細胞,神經細胞,肌腱成骨組織等的機械敏感性

c.機械敏感性離子通道的生理病理機制及其在新藥設計,靶向藥物運輸,癌症、心腦血管疾病治療,醫學診斷成像,生物晶片以及納米感測器等方面的套用。

研究方向

研究集基礎,套用,開發於一體,將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開展:

1. 微生物的機械敏感性離子通道。利用微生物結構簡單, 易於操作等優勢, 以其為模型揭示通道的開放機制, 為高等生物機械敏感性離子通道結構和功能的研究提供借鑑, 為新型抗生素藥物的篩選提供支持。

a. 揭示微生物,特別是致病微生物機械敏感性離子通道的開放機制

b. 闡明通道開放過程中關鍵區域的構相變化以及相互作用

c. 通過基因和化學修飾最佳化,工程改造通道對機械刺激回響特性

d. 小分子高通量篩選以機械敏感性離子通道為靶點的新型抗生素藥物

2. 哺乳動物和人的機械敏感性離子通道。

a. 定位機械敏感性離子通道回響刺激的關鍵區域,並了解其功能

b. 運用動物模型研究機械敏感性離子通道的開放機制和病理調節

c. 神經膠質細胞的新功能,神經膠質細胞的機械敏感性

d. 分離鑑定位於神經膠質細胞,肌腱軟骨組織中的新的機械敏感性離子通道

e. 幹細胞的機械敏感性

f. 篩選潛在的能夠調節人類機械敏感性離子通道功能的藥理化合物,並研究其作為候選藥物的治療效果(精神疾病,心腦血管疾病等等)

3. 分子開關和納米生物感測器。機械敏感性離子通道具有作為納米開關的天然優勢,而且同時還具有結構簡單,功能穩定,開放口徑大,通透速度快,易於操作等優點。該方向將開發以最佳化的機械敏感性離子通道作為分子構件的納米系統,套用於定向的藥物釋放,靶向的癌症治療,生物醫學診斷成像以及納米生物檢測。

a. 工程設計機械敏感(溫度,壓力等)的納米生物感受器

b. 光控的機械敏感性離子通道。通過遺傳學或化學修飾,結合光學分析,構建可調控的納米開關

c. pH敏感的機械敏感性離子通道。構建可用於靶向癌症治療的納米醫藥體系:重組於脂質體上的機械敏感性離子通道感受pH的變化而開放,在癌症部位定點釋放藥物

d. 開放大小可控的機械敏感性離子通道。構建可用於生物檢測的納米晶片

e. 腫瘤的磁共振成像MRI。將造影劑等包裝於納米系統,構建的機械敏感性離子通道在腫瘤部位開放,調控水分子交換速率,提高MRI的解析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