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李昂提夫(Wassily W.leontief)根據一九四七年與一九五一年美國的投入產出表,計算美國生產輸出品一百萬美元所需的資本量與勞動量的比率,以及美國在國內生產其輸入替代品一百萬美元所需的此項比率。所獲結果為:在一九四七年,輸出品的「資本.勞動比率」(Capital-labor Ratio)為一時,輸入替代品的此項比率為一.三;在一九五一年,前者為一時,後者為一.○五八。此項結論顯示:美國輸出勞動密集的產品,而輸入資本密集的產品。通常,一般人均認為美國為資本相對豐富的國家,依「黑克夏-歐林定理」,美國應在資本密集的產品具比較利益。但是,李昂提夫所獲結論卻與此相反,所以被稱為「李昂提夫反論」(Leontief Paradox)。
李昂提夫的見解,在學術界引起很大的反響,其後有關這方面的研究,有的支持「黑克夏-歐林定理」,有的則證實李昂提夫的反論。其所以如此,實系因「黑克夏-歐林定理」立論於許多不切實際的假定上:例如完全競爭、邊際生產力遞減、報酬不變、生產函式相同、生產要素密集度不會逆轉等。由於這些假定在現實上並不能完全存在,因而此項「定理」,便不能與實際情況完全一致。例如,當各國的生產技術水準不同時,即使依同一比率投入資本與勞動,其產出量之多寡,亦可能發生「差異」。若資本相對豐富國家在勞動密集商品的生產,佔極大優勢時,其具有比較利益的商品,可能為勞動密集商品,而非資本密集的商品,此即與「黑克夏-歐林定理」相反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