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惟揚
清康熙武榜眼李惟揚,崗美隆崗村人,一代武將,文韜武略。北京地安門孔廟明清兩代進士,碑銘刻惟揚偉名,世代流芳傳揚。三百六十年前,高祖李會熙--惟揚祖父,入貢生,置廣西博白知縣,時屢遭兵患,民不聊生。會熙不忍民困,開倉救民,缺糧上繳國庫,無奈棄官,流寓陽春。初到陽春,會熙結交官吏,博學舌耕,受富豪黎百萬賞識,重聘私教,幾年後會熙之子成玉尋父,父子會合崗美。黎百萬送馮氏與成玉成親,又送寨地--現隆崗村給會熙成玉作禮示好。惟揚是成玉侍妾馮氏所生,據傳乃白虎降生。
成玉器重小惟揚,希其飽讀詩書,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曾約法三章,以制約小惟揚練武。然本家護院武師慧眼識才,暗中收其為徒。師徒相約每天寅時到屋背崗上,偷偷地傳授武藝。寒來暑往,從不間斷,苦練三個年頭。十一歲,小惟揚在當地擂台奪冠,嶄露頭角,被譽為神童。惟揚博聞強記,才兼文武,幼承庭訓,毋忘父親諄諄教誨,大丈夫要為國為民,要立德立功立言。經史子集,倒背如流。及長,滿懷希望,蹭登場屋,欲乘科舉,但科場腐敗,兩度名落孫山,一盆冷水涼通透。傳說夢異人,示“斌”字指引,“斌”字“文”“武”構成,且“文”小“武”大,惟揚領悟重新振作,決意棄文從武。
崆垌石室,再拜師學藝,日習武功,夜讀兵書,又幾年過去,十八般武藝都樣樣精變掌握,得心應手,最擅長大刀弓箭,又在家鄉苦練騎射,功夫不負有心人,惟揚騎射已達到百步穿楊的境界。又打造兩門重四百斤的大石鎖,將自己練成手能舉鼎、身負千斤的硬漢子,日月如梭,康熙五十年,惟揚參加廣東武科鄉試,中頭名,登解元,翌年參加京都會試,中進士,殿試得武科一甲第二名,榮登榜眼及第,欽點御前四品帶刀侍衛,翌年九月授狼山游擊“從三品”。雍正元年,提為涿州參將“正三品”。雍正四年,疊升浙閩總督中軍副將“從三品”。後又調任福建延平城守副將。雍正七年累遷廣東左右翼鎮總兵“正三品”,賞戴孔雀花翎,皇上詔見,不勝榮幸,再移鎮南韶。雍正八年,受命掛帥征安南。乾隆元年,又改任福建澎湖水師副將。乾隆四年,惟揚五十七歲,告老還鄉。
惟揚為官三十三年,數徙官銜,兩移仁重鎮,三朝眷遇,兢兢晚節,為世人所敬。惟揚工吟詠,著有《崧台詩集》。
惟揚兄弟四人,其排行第二,弟惟新在康熙五十六年參加省城鄉試,考取三十八名舉人。由於惟揚官拜將軍,按清代制度,分別封其曾祖父李叢集、祖父李際英為驍騎將軍,賜其兄惟隆賜進士出身候選同知。
惟揚有兒子十四人,長子伯豪,於雍正十一年赴京參加會試,中進士及第,作廣東融懷營衛分府首領。次子伯傑封二品蔭生,三子伯桓在乾隆二十一年丙子科徑廣東鄉試中武科舉人,出任廣州千總。七子於乾隆三十年乙 酉科中武舉人,授予武略騎尉,其餘各兒子分別為貢生或文科武科生員,舉家文武人才濟濟,在嶺南實屬罕見。
李岳號崧甫,惟揚玄孫,附貢生,卓著,負大志,工書法,詩文排傲亦有奇氣,每慷慨論事,鬚眉翕張不可一世。鹹豐年間,為剿匪復城,屢出奇策,居鄉倡辦平糶,歲飢無害,又設崗美墟市,便民交易,復建“種德書院”於邑城,為族中子弟應試宿舍,著有《崆垌倚劍草堂詩集》四卷,與劉德琯同修邑志末刊,享年七十二歲。
李惟揚家族武氣文風之盛,子孫之眾,人才輩出,在當地已傳為佳話。據統計,改革開放以來,李惟揚家族後裔大專以上學歷者超過一百一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