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揚

李維揚

李惟楊(1683-1756)字修光,號崧台,為中國清朝武官官員,本籍陽春崗美隆崗人。武榜眼出身的李維楊於1738年(乾隆3年)以總兵身份降級奉旨接替顧元亮,於台灣地區擔任澎湖水師協副將。而隸屬台灣鎮之下的此官職職等為正二品,是台灣清治時期的這階段,扼守台灣海峽的重要武將,並統帥兩標水營,數千名水師兵勇。翌年因老病休致回籍。

基本信息

簡介

前任:

顧元亮 澎湖水師協副將

1738年上任 繼任:

高地 (清)

李惟楊年輕時出落得氣度不凡。春夏兩季堅持以讀書為重,秋冬時節到野外練習武術和射獵,文武兼學並學有所成。康熙五十年參加省鄉試,武科考取第一名,錄取為解元;五十一年在京都參加會試得九十一名,登武科進士;殿試為一甲第二名,點為武榜眼,後被皇帝安排為殿侍衛,擔任狼山游擊。在京城任職期間,由於他惕勵勤勞,多次受到皇帝嘉獎。

雍正初年,李惟揚提升為參將,不久,又升為浙閩督標中軍束副將,再升調福建延平城守副將。乾隆初年,改任福建澎湖水師副將,多次遷任廣東左、右翼總兵官。

李惟楊膂力過人,智慧超群。民間相傳他七用智慧能挽空弓把天空中的鳥驚墜地;嘴含鐵丸可使飛鳥中彈;可把一百來斤重的關刀,放在水上永浮不沉。由於有這樣的奇異的傳說,加上他人品端正,李惟揚每到一個地方,奸宄潛息,刀槍入庫,地方上一片昇平氣象,官民都很尊重他。

李惟楊身歷三進皇帝,都受到三朝皇帝的寵愛,史稱“惟在於朝,眷遇優隆,足見其為人”。

乾隆十五年(1750),李惟楊告老還鄉,回到老家崗美,從此息影江天,專事吟詠,著作有《嵩台集》存世。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卒,終年74歲。

李惟楊故居

李惟楊故居牌坊 李惟楊故居牌坊

李惟楊故居位於陽春市城南20公里的崗美鎮隆崗村,從春江公路邊村口新牌樓處停下,仰望高大的牌樓,一副長聯顯現在眼前,聯曰:“隆中論文可安邦,仰我先賢重青史;岡前演武能定國,看吾後秀著華章。”落款李孟昱書,李希亮題。小車沿水泥村道前進900米,就是李惟楊故居。故居由祖居出生地、崧台李公祠及榮祿大夫擎柱李公祠三部分組成。故居座落於民居之間,在故居西南處有一口池塘,四周綠樹婆娑,景色幽雅。

一位村民說,故居祖屋原為泥磚土房,清鹹豐至同治年間,因“客土械鬥”,祖居被毀,後重建仍為泥磚房。為紀念李惟楊功績,其子孫在祖居不遠處建李氏公祠,取名崧台李公祠,為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建,坐東北向西南,三間兩進,一開天井,占地359平方米,為磚木瓦硬山頂式結構建築。大門口朝西,為拱樓,綠色琉璃瓦頂,拱樓外牆為朱紅色,樓頂上嵌“干城”題額,意為衛國安邦之城,紅底楷書黑字。拱樓內側頂上嵌“武弁”楷書黑字,典雅威嚴,古樸盎然。過門口為一個方型圍塘,東位有一個圓孔門口。前座正門口有一副淺朱紅色大木門,門頂有一塊花崗岩石匾,上題“崧台李公祠”,為佛青楷書字型,門口兩邊為泥塑楷書對聯:“簪纓繩祖武, 忠孝作孫謀。”門聯原為木質對聯,後改泥塑。前廳地面原為灰沙土質,1991年重修時改為淺紅水泥地面,呈方格型。內牆的青磚洗刷一新。前廳有一扇木屏風,頂上前額橫書“欽點”,直書“榜眼及第”,並書“康熙壬辰科,臣李惟揚立”陽刻木匾。屏風后頂上懸掛“進士”陽刻木匾。天井青磚鋪設。后座頂上原懸掛一塊上書“福”字木匾,為陽刻金字,青黃底色,為清雍正十一年御賜,此木匾現藏陽春市博物館。后座正廳兩邊嵌對聯:“勁足挽鐵胎弓才力之雄,聖旨遠方岳武穆;身早拋金鎖甲子孫之盛,熙朝又見郭汾陽。”盡頭案台上立著兩個神祇牌,正中牆上掛著李惟楊與夫人的畫像。后座近檐處放著兩坐當年李惟楊練武用的練武石,一坐400斤,另一坐300斤,我們觀後,讚嘆不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