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建王李恪,原名李審。
806年(元和元年)八月,淄青節度李師古去世,他的弟弟李師道擅自處理軍務,藉機要求朝廷任命他為節度使。當時朝廷正在討伐敵人,不想分兵兩地,於是封李審為建王。隔了一天,授於他開府儀同三司、鄆州大都督,充任平盧軍淄青等州節度營田觀察處置、陸運海運、押新羅渤海兩蕃等使,而讓李師道為節度留後。李審並未去封地。
813年(元和七年),改名“李恪”。
821年(長慶元年)去世。
938年(南唐升元二年),被南唐開國之君李昪追認四代祖,追封孝靜皇帝,廟號定宗。
南唐認祖
南唐開國之君李昪究竟是李唐宗室中何人的後裔眾說紛紜,各種史料也記載不一:《舊五代史》記為唐玄宗之子永王璘,《新五代史》記為唐憲宗之子建王恪 ,《蜀後主實錄》又記為唐嗣薛王,《江表志》認為是唐鄭王元懿,《資治通鑑》則認為是吳王恪。認祖如此混亂,只能說明南唐皇室與李唐皇室本無瓜葛,認“祖”無非為增加政治影響的一種手段而已。
認祖建王
在五代至北宋流傳的史料中,宣傳李昪是李唐皇族後裔,這一觀點以私修史著及雜史、稗史居多。據清人《十國春秋》總結,南唐滅亡後,南唐舊臣徐鉉作《江南錄》記錄南唐歷史,記錄李昪是唐憲宗第八子建王李恪的玄孫,釋文瑩的《玉壺清話》 亦採用這種說法。李昪之孫李從浦墓志銘《宋故左龍武衛大將軍李公墓志銘》 也自稱是建王李恪的後裔。李從謙即南唐烈祖李昪之嫡孫,元宗李璟第九子,後主李煜同母弟,墓志銘上稱李煜對這個胞弟“友愛異於他弟”,開寶年間曾奉命出使宋朝,宋太祖“嘉其占對,厚膺蕃錫”。為李從謙撰寫墓誌的胡宿乃北宋人,與李從謙同籍,與其子友善,可謂是對李家知之甚深:李從謙作為南唐的直系後代,距烈祖李昪尚不出三代,而親自認建王恪為祖,所以,從這個角度上講,南唐所認之祖乃唐憲宗之子建王恪之後裔多被流傳,亦有其理 。
故陸游的《南唐書》 更是進一步提出了具體的世系是“李恪生李超,李超生李榮,李榮生李昪”,龍袞的《江南野史》 的和馬令的《南唐書》 譜系與《南唐書》類似,但認為李超僅僅是李恪的後裔而非兒子,趙世延的《南唐書序》,陳霆《唐余紀傳》沿襲了這種觀點。可見,認祖建王恪一說系出同源,但是又略有不同。
需要指出的是,同樣在宋人官修的《新唐書》上,明確記載建王李恪“無嗣”,從這一點上講,也可進一步證明南唐世系之虛構性。
其他觀點
但是,另外的說法亦非少見。在李昊所著《蜀後主實錄》中記載李昪是曾任嶺南節度使的薛王李知柔之子,鄭文寶《江表志》 認為李昪是唐朝鄭王元懿的疏屬支脈,陳彭年《江南別錄》 僅稱之為唐之宗室,沒有指明是誰的後代,《舊五代史》則記載李昪自稱是唐玄宗之子永王李璘的後代 。李昪自稱唐朝皇室後裔,錢元瓘 與沈韜文曾出言諷刺。可見在當時,即已有人詬病南唐此種認祖之舉,亦說明南唐認祖之“虛”。
而在錢儼的《吳越備史》,差異更大,稱李昪之父本姓潘,因為被敵將李神福擄走而成為李神福的家奴,後徐溫在李神福家見到李昪,對其十分驚異,遂請求收為養子 。劉恕在《十國紀年》 亦認為李昪附會祖宗,而非唐朝宗室後裔,不過吳越與南唐是仇敵,《吳越備史》也非史實。李昪少年時就遭遇戰亂成了孤兒,其祖先世系根本無法得知,李超、李志的名字都與徐溫曾祖和祖父同名,完全是附會。
故司馬光本人在《通鑑考異》中將南唐以永王璘、建王恪、嗣薛王等人為祖先的史料,全部羅列一遍卻又不取其說 ;不僅如此,更是直言,南唐系“冒李氏以應讖”,明確斷言“南唐之李”實非“李唐之李” 。
然溫公在《資治通鑑》本錄中,對南唐認祖一事又提及鄭王元懿、吳王李恪。故自宋代以來,官修正史中認定南唐李昪祖先是平民,所認之祖乃“吳王恪”,此論亦在《資治通鑑.胡注本》被胡三省沿用。與私史大相逕庭。就現有史料看來,未知溫公之考證結論因何而棄舊說另闢新徑。縱觀現存五代史諸書,僅有官修之《資治通鑑》一家言及“吳王恪”,亦未知清朝李慈銘在《越縵堂讀書記》中點評所言之“諸書”何在 。
唐太宗的后妃與子女
唐太宗李世民,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詩人。即位為帝後,開創了歷史上的“貞觀之治”,那么,這樣一位傳奇式德人物的家庭又是怎樣的呢?他的后妃與子女的歷史又是如何?讓我們一同去探尋...... | |
皇后 | |
嬪妃 | |
子 | 李承乾| 李寬 | 李恪 | 李泰 | 李佑 | 李愔 | 李惲 | 李貞[唐太宗之子] | 李治| 李慎 | 李囂 | 李簡 | 李福[唐太宗之子] | 李明[唐太宗之子] |
女 | 襄城公主 | 汝南公主 | 南平公主 | 遂安公主 | 長樂公主| 豫章公主| 巴陵公主| 北景公主| 普安公主 | 東陽公主 | 臨川公主 | 清河公主 | 蘭陵公主| 晉安公主 | 安康公主| 新興公主 | 城陽公主 | 高陽公主| 金山公主 | 晉陽公主| 常山公主 | 新城公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