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勝[毛澤東假名]

李德勝,毛澤東化名。另外還有一個高級教師叫李德。

基本信息

毛澤東化名

1947年到1948年。胡宗南率領30萬國民黨部隊對我西北解放區大舉進攻,即所謂的重點進攻。駐紮在延安的中央軍委決定放棄延安城,轉戰陝北。為了保密,中央軍委化名“崑崙縱隊”,毛主席也取了一個假名——“李德勝”。用他老人家的話說,其意義就是,中國人民理應得勝。而且,毛主席十分喜歡這個名字。也就在轉戰的過程中,毛澤東把他的兩個女兒的姓氏改為“李”,即李納李敏

教師基本情況

博導姓名:李德勝

任教專業:工學-機械類

在職情況 :在

性別:男

所在院系:機械工程與套用電子技術學院

研究方向:"微機電系統(MEMS)研究

自動化測控技術研究

教師本人簡介

李德勝教授:

李德勝,男,1962年2月出生。1982年7月畢業於湖南大學電氣工程系。85年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究生院攻讀碩士學位。 90年公派赴日本國立佐賀大學留學,獲得博士學位後在該校從教一年。97年在東京大學從事MEMS方面的博士後研究。 98年4月回到哈工大自動化測試與控制系任教,同年7月晉升為教授。 2000年被聘為博導。2002年9月作為北京市屬高校特聘教授調入北京工業大學機電學院,北京市市屬(管)高等學校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

李德勝同志主要從事微電子技術(MENS)、自動化測控以及機器人方面的理論和套用技術研究,取得了許多重要研究成果。98年4月回國以來,先後主持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課題等重大項目,先後獲得國家留學回國、博士後、航天、哈工大校百名英傑、北京市特聘教授啟動、北京市自然科學等基金資助,組織開發鐵路信號供電電源監控及北人集團數字印刷設備等多項橫向課題。2001年主持完成的《鐵路信號供電電源監控系統》已在全國鐵路系統獲得推廣,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獲省部級科研二、三等獎各一項,科研論文獎三項,獲國家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十餘項。發表科研論文60餘篇,其中三大檢索論文20餘篇,專著兩部。指導博士生5人,碩士生20人。目前,擔任中國微納米學會理事,中國感測器學會理事,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等職。 北京市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工業大學機電技術研究所所長

學習及工作經歷:

1978年10月考入湖南大學電氣工程系學習

1982年7月本科畢業後進入西安電纜廠工作

1985年9月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究生院攻讀碩士學位

1990年公派赴日本國立佐賀大學留學,獲得博士學位後在該校從教一年

1997年在東京大學從事MEMS方面的博士後研究

1998年4月回到哈工大自動化測試與控制系任教,同年7月晉升2000年被聘為博導

2002年9月作為北京市屬高校特聘教授調入北京工業大學機電學院,

主持微機電研究室的工作,博士生導師,目前指導博士生4人,碩士生15人

主要學術成果

代表性著作:《MEMS技術及其套用》

代表性論文:“建立在多感測器上的材質識別模糊算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