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平[首鋼重機分公司職工]

李建平,男,黨員,大專文化,首鋼重型機器分公司機械設備製造廠數控操作工。曾榮獲“北京市機械局先進個人”、“北京市經濟技術創新標兵”、“最佳操作者”、“首鋼勞動模範”等稱號。

人物簡介

李建平1975年參加工作後一直從事大型鏜銑床操作,

工作經歷

由於工作出色,1990年,李建平成為該廠數控龍門銑床的第一批數控操作工。他操作的設備是一台九十年代初從德國引進的3X8米數控鏜銑床,可加工3米寬,8米長,4米高範圍內工件上的所有孔,面,槽等,加工精度和效率高,加工範圍廣。李建平通過在工作中的學習和努力掌握了先進的繪圖軟體AUTOCAD的使用方法。總結出了一套編程工作的快速準確的方法在工作中發揮了很大作用。

2005年該廠接到本鋼連鑄機的生產任務。這個工程的關鍵件都是在數控工具機上生產的,李建平在編程工作中精益求精,所有程式都準確無誤。特別是在加工扇形段拉出導嚮導軌時,由於時間緊,每天必須加工出一件才能按時完成任務,他就白天生產晚上編程。這13件導軌形狀複雜,有定位圓弧面,有定位銷孔,有高低錯落的配合面,有不同角度的軌道面,編程和加工相當麻煩,經過分析他發現13件中有12件是左右對稱的,於是就運用圖形的鏡像畫法,很快畫出了所需的圖形,編出了所需的主程式和鑲嵌子程式,節約了編程時間。在加工中,一次裝卡一對工件,採用成組加工,減少了換刀和輔助時間,提前完成了加工任務,所有導軌在安裝調試後,全部一次達到設計標準,受到用戶和國外監製人員的讚譽。

他為太重加工的軋機軸承座,形狀複雜,重20多噸,是大型板材軋機的關鍵零件,其加工難度在冶金設備中是最大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加工周期也很長,十幾道工序,光粗加工就用了400多小時,到數控精加工時加工周期所剩不多了。在這種情況下,李建平就加班加點,實幹加巧幹,千方百計提高工件的精度和加工效率。尤其在加工兩個G 4扣孔時,沒有現成的銑扣工具,如果買一套需用8000多元。李建平就開動腦筋想辦法,用白鋼刀照著樣板磨好刀,用普通鏜床的刀桿裝好刀,用刀具保證牙型,用調刀儀保證扣孔直徑,用程式保證導程,用試切件檢查所加工扣孔的精度,然後先在試件上乾一刀檢查無誤後,再在工件上乾一刀,只用了三個小時就加工出兩個4G扣孔,經檢驗完全合格,既節約了經費,又為以後類似扣孔的加工積累了經驗。李建平同志2005年1至12月共完成7200多小時的加工任務及所需的全部程式,所加工的工件全部合格,所編的程式無一錯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