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如

李寶如

李寶如先生,生於1934年1月,現為“全球功夫網專家委員會專家”。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李寶如 李寶如

家住北京南城,武術、摔跤十分盛行的永定門外,從小耳濡目染,開始是練武術,長大後又練摔跤。先跟天橋跤場的何蘭亭先生、摔跤名家劉振山先生(北京跤壇“四小”之首,俗稱玻璃四兒)、跤壇高手趙勤(俗叫小侉子)先生等學習。摔的有些起色後,又師從張玉(號太平)先生、滿寶珍先生、卜恩富先生、徐俊清先生等系統的練習了中國式摔跤,對寶如先生影響最大的,當屬滿寶珍先生。滿先生上世紀五十年代任北京摔跤隊教練,寶如先生是該隊二十四名運動員之一,從摔跤的功法、技法、理法及攻防轉換等,他全面接受了滿先生的技藝,奠定了以後摔跤事業的基礎。而在這個時期,他也不放棄任何一個向其他名家前輩學習的機會。“狼掏”(俗成“撕襠”)和中幡,就是私淑的寶善林(寶三)先生。“狼掏”後來成了李先生的“招牌”動作。

手法介紹

為了彌補先天條件的不足,李先生加強手法方面的掌握,以變化豐富的手法,提高自己“跤身份”的品位。李先生的手法大致由三方面組成:一是傳統手法,即老前輩流傳下來的許多手法包括撕、崩、捅等,二是借鑑武術技擊手法;三是根據自己長期實踐和心得,創出了個性鮮明的手法,如“扒肩出肘”、“摁臂脫腰”、“立肘走腰”、“頓手”、“摘手”等,其中“扒肩出肘”“摁臂脫腰”是最具代表性的。這兩種手法分別是在傳統“刀螂爪”(即螳螂爪)和“扎手”的基礎上發展衍變而成的。熟識摔跤的人,只要有人在賽場上使出“扒肩出肘”等動作馬上就會聯想到李寶如。

李寶如與首體院民族傳統體育系主任蘇學良合著了《京跤史話》。此書亦史亦話,展現了自清及今的跤壇風雲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