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lǐ
筆畫數
7
部首
木
筆順編號
1234521
五筆筆劃
sb
鄭碼
FYA,U:674E,GBK:C0EE
字義解釋
1、李〈名〉形聲。從木,子聲。本義:李樹。
同本義。落葉喬木,春天開白色花,果實叫李子,熟時黃色或紫紅色,可吃。
李,李果也。――《說文》
北山有李。――《詩經•小雅•南山有台》
又如:李下瓜田(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又指李樹的果實、李花、李園
華如桃李。――《詩經•召南•何彼禯矣》
(李:李花)
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李:李子)
丘中有李。――《詩經•王風•丘中有麻》
(李:李園)
2、獄官。通“理”
皋陶為李。――《管子•法法》
3、星名。即角宿二,為室女座 δ星
4、李(Prunus salicina Linn.)
別名 :山李子,嘉慶子,嘉應子,玉黃李
分類:薔薇科(Rosaceae),李屬(Prunus)
5姓氏:百家姓之一,參看李姓。
二、李姓
姓氏: 李 祖籍: 隴西
祖宗: 李利真 郡望: 隴西郡
分類: 以官為氏
李姓占漢族人口的百分之七點九,即超過8700萬人。李姓在國內分布極廣,以北方居多,在海外也幾乎遍及全世界。根據古資料顯示,李姓是嬴(ying)姓顓頊(zhuan xu)的後裔,先為理姓(大理石的理)。現在,已經成為中國一大姓。
一理姓官員,商朝末年因避難逃至今河南,在河南鹿邑(yi)縣定居。為了感激逃難時有木子(一種木本植物的果實)充飢及躲避殷紂王的追緝,改為李姓。
李姓從商末到東周初的二百多年間一直居住在河南。東周時期李姓向甘肅、河北發展,西漢時期,李姓有一支遷往今山東境。大約從東漢開始,李姓陸續遷徙西南,分布於四川、廣西一帶。在唐朝以前李姓主要是在北方發展,在長江以南僅分布部分地區。
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統治了將近300年,李姓作為“國姓”,最為顯貴。唐朝李家皇室子孫眾多,另外,凡有功於唐朝的人,均被賜與李姓,這樣大大擴充了李姓人口。經過唐朝的大發展之後,李姓開始南遷,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河南的李姓於唐高宗年間進入福建開闢漳州;第二次是安史之亂時,不少李姓因避戰亂遷往南方;第三次從唐末黃巢大起義到五代,因中原地區長期動亂,李姓自長安、河南等地方直接進入福建、廣東等地。
在中國歷史上,李姓稱王稱帝者多達60餘人,先後建立大成、西涼、涼、吳、魏 、唐、楚、後唐、南唐、大蜀、四夏和大順等政權。
另外,李姓歷代人才輩出。春秋時有著名思想家、道家創始人李耳(老子);唐代有政治家李淵,李世民、大詩人李白、李賀、李商隱等;五代詞人李煜;北宋女詞人李清照,名將李顯忠;明代傑出醫藥學家李時珍、文學家李夢陽、農民起義首領李自成。
清代太平天國將領李開芳、李秀成,戲曲理論家、作家李漁;近代有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李大釗、地質學家李四光、愛國民主人士李公朴等等。海外居住的李姓也湧現了許多傑出人才。美籍華人李政道、李遠哲,分別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和化學獎,為當今世界上第一流的科學家;祖籍廣東的李光耀曾任新加坡總理;現代香港十大財團之首、廣東潮州人李嘉誠 中國著名企業家李積斌(青海人) 等等。
李姓起源:
1、出自嬴姓,為顓頊帝高陽氏之後裔。堯時,皋陶曾擔任大理(掌管刑獄的官)的職務,其子伯益被賜為嬴姓,後子孫歷三代世襲大理的職務,其子孫按照當時的習慣,以官為氏,稱理氏。
理氏改為李氏的說法有兩種。一種說法是:商紂時,皋陶後裔理徵,在朝為官,因直諫得罪了商紂王,而被處死,其妻契和氏帶著兒子利貞逃難時,因食李子充飢,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稱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種說法是:據《姓氏考略》記載,周之前未見有李氏,自從有老子姓李,名耳,為利貞的後裔,因祖上世代為理官,理、李兩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為氏。顯然,李氏是始於李耳稱姓的。
2、出自他族改姓。三國時,諸葛亮平哀牢夷後,賜當地少數民族趙、張、楊、李等姓。鮮卑氏有複姓叱李氏,漢化後,改為漢字單姓李氏。是為洛陽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據有關資料所載,唐開國元勛有諸將(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鮮于氏等16氏),因立功從唐國姓,賜予李氏。
4、春秋時趙國將領武安君的後代有李左車,其後以李命姓。
5、為北魏代北複姓所改。北魏時有代北複姓叱李氏、高護氏,隨孝文帝入中原後,改為單姓李氏。見《魏書官氏書》、《通志.氏族略》。
6、少數民族中本有的姓氏。延邊朝鮮族常見姓氏有李姓。
郡望:
1、隴西郡:戰國時置郡。此支李氏,其開基始祖為秦司徒李曇長子李崇。
2、趙郡:漢時置郡。此支李氏,其開基始祖為秦太傅李璣次子李牧。
3、中山郡:漢高帝置郡。此支李氏為趙郡李氏分支,其開基始祖為李璣第三字李齊。
4、廣漢郡:漢時置郡。此支李氏為隴西李氏之後,其開基始祖為李尚(李廣之父)。
堂號:
" 隴西堂" ,因為李氏望出隴西郡故名。
遷徙分布:
李氏自商末至東周的二百年間一直居住在豫東。
西漢時,李氏有一支遷往今山東境,大約自東漢開始,有李氏族人陸續徙居西南,分布於川、滇一帶,其中有的融入白、苗、壯、彝、滿、回、土家、納西等民族中。
魏晉南北朝時,李氏已是全國的大姓,中原的崔、盧、李、鄭並稱四大名門望族,但在唐以前主要是在北方發展。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李氏作為國姓,最為顯貴。
唐代李氏南遷主要有三次:一次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遷,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於唐高宗時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闢漳州。第二次是" 安史之亂" 時,有不少李氏子孫遷往南方。第三次是五代時,因動亂,李氏有遷往福建、莆田、晉江等地定居的。從明末開始,閩、粵李氏陸續有人移居台灣。
李氏遷徙至海外,始於明朝初年,去琉球國的都是福建人,琉球國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許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華人。在中國歷史上,李姓稱帝稱王者多達60餘人,先後建立有大成、西涼、涼、吳、魏、唐、楚、後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順等政權。
歷史名人:
李 耳:春秋末期思想家、哲學家,道家創始人。著有《老子》,又稱《道德經》李斯:河南上蔡人。戰國時任秦國宰相,曾輔佐秦始皇統一六國,成就了封建帝業
李 冰:戰國時期水利家。被秦昭王任為蜀郡守,他依法治水,修建了馳名中外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為國家農業生產、水利工程作出巨大貢獻,被後世奉為川神。
李世民:唐太宗,創造了"從諫如流,道不拾遺、夜不閉戶"的貞觀盛世。
李 白:唐代著名浪漫主義詩人,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極其崇高的地位,人稱"詩仙"
李 春:隋朝著名工匠,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單孔大石橋趙州橋的設計者。
李 廣:西漢名將,多次參加反擊匈奴的戰爭,以勇敢善戰著稱。在任右北平太守時,匈奴數年不敢攻擾,稱之為"飛將軍"。
李清照:南宋女詞人。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
李時珍:字東壁,號瀕湖,明代蘄州(今湖北蘄春縣)人。出身中醫世家,明代傑出醫藥學家。他歷時三十七年編寫完成了《本草綱目》,對我國的醫藥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著有《本草綱目》,聞名於世。
李元昊:党項羌族,公元一零三一年,承其父位,決定不再沿用唐宋賜姓,宣告西夏王族改姓“嵬名氏”,自號“兀卒”,稱西夏皇帝。
李自成:今陝西米脂人,明末農民起義領袖,被稱為“闖王”,一六四三年在襄陽稱新順王,次年建立大順政權,攻克北京。一六四五年被害。
李汝珍:直隸大興(今屬北京市)人。清代小說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說《鏡花緣》。
李宗仁:字德鄰,廣西桂林人,桂系首領。解放戰爭後期任國民黨政府副總統、代總統。一九四九年底去美國,一九六五年七月回到北京。一九六九年病逝。
李大釗:字守常,河北樂亭縣人,早年留學日本,回國後任北京《晨鐘報》總編,《新青年》編輯,北京大學教授兼圖書館主任。他是新文化運動的主將之一,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之一。
李先念:曾用名李威,湖北黃安(今紅安)人。一九零九年生,一九二七年參加黃安、麻城農民起義並加入中國共產黨,是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曾任國家主席。
李鵬,曾任國務院總理,人大委員長,中央政治局常委。
李瑞環,曾任全國政協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
李嵐清,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
李長春,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
李克強,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
三、李樹
別名
台灣李、中國李、歐洲李、李子、李仔、平蒂李、紅肉李、桃按李、珍珠李、沙連李、里花螺李、金線李、紫李、黃李、水李、牛李、綠李等。
學名:Prunus salicina Lind
產地
李子是台灣重要落葉果樹之一,台灣在二千年前由福建、廣東等省引入,其後,由於風土適宜,栽培容易逐年增多面積,台灣李在中部、北部、南部與東部有少量栽培,在海拔一千至二千二百公尺,地區高山李樹可以正常生長。中國大陸南從廣東、廣西省起,北至哈爾濱止都有種植,適應性廣及為栽培。
生態
李是薔薇科屬落葉喬木植物,高達十多公尺,春天在四月左右梅李開花季節,花徑二公分左右,白色、五瓣花,有柄,長一至二公分,無毛,葉與梅,桃相似,開化後結果實,果實如球形,扁圖形,心臟可,果重量六至三十六公克果皮色澤有鮮紅色,紫紅色、紫色等,果實未成熟酸味及澀味成熟之後酸甜各半,充分成熟美味可口,果中有硬核,種子一枚。
營養成分
果肉主含天門冬李,甘氨酸,多種胺基酸、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含有磷、鐵、鈣等,胡蘿蔔素,尼克酸及維他命 B1、 B2等等。
性能
李子果肉味甘、酸、性寒具有清熱,利水、消積食、滑湯等功效、核仁活、利水、滑腸等功用,可治慢性咽喉炎、扁桃腺炎、肝硬化、消化不良、小便不利、皮膚濕疹瘙癢、秘結、蹼打損傷、瘀血疼痛、蟲蛇咬傷。瘡癤腫毒痱子,面黑粉澤,小兒丹毒,女人面酐,關節疼痛等。
處方
一、女人面酐:以李子核仁去皮細研末,用雞蛋和錫塗,洗後,塗粉五至六次見效。
二、小兒丹毒:用李子燒為末,以田中流水塗兩股足之患處。
三、面黑粉澤:珍珠粉二兩及用李花、梨花、櫻花、白葵花、白蓮花、鏇復花、泰板各六兩,桃子花、木瓜花、丁香、沈香、清木香各二至三兩同研為末瓶收,每月盥洗手面。
四、霑化不良:李子(鮮品)一至三個早晚各吃一次。
五、痱子:將李子葉布袋申泡浴缸中,沐浴時拿布袋輕擦患部。
六、慢性咽喉炎,扁桃腺炎,牙周病,口舌生瘡:酸李二至三個,連核搗爛加少許食鹽,開水,杯拌勻後放冷,汁液含漱口,每天多次。
七、肝硬化,小便不利:甜李子二至三個連核搗碎加溫開水一杯,拌勻取汁液服用,每天早晚各一次。
八、無各腫毒:酸李二至五,去核搗碎,敷患部每天患一次。
九、皮膚濕疹,瘙癢,酸李十至十五個搗爛,水煎外洗患部。
十、秘結:李子種仁十五克打碎一水煎服用,必要持四小時後再服一次。
十一、蟲蛇咬傷:李仔種子仁數粒搗爛敷傷處。
十二、跌打損傷,瘀血疼痛:李子種子十克,加米酒五十至六十CC,濾取酒液服用,殘渣敷患部,每天早晚敷一次。
註:一、酸李鮮果用米醋漬即成李仔醋。二、禁忌:多食傷脾胃,消化道潰瘍病及急慢性腸炎忌食用。
相關詞條
-
楊彪
楊彪(142年—225年),字文先。弘農郡華陰縣(今陝西華陰東)人。東漢末年名臣,太尉楊賜之子、楊修之父,出身東漢名門“弘農楊氏”。少年時受家學的薰陶,...
人物傳記 人物生平 史籍記載 歷史評價 軼事典故 -
李夢彪
李夢彪(1879—1952),字嘯風,幼名進軍,外號李鬍子,陝西旬陽人。清光緒十一年(1885)拔貢。光緒己丑(1889)科鄉試舉人。
人物簡介 -
王成彪
王成彪,1955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機械工程專業,獲學士學位。1982年1月1984年9月,武漢地質學院探工系機械教研室任助教。1984年至1991年就...
生平簡介 教育教學經歷 學術論文 科研項目 學術專著 -
石堅[香港演員]
石堅(Shih Kien,1913年01月01日—2009年06月03日),原名石榮璋,香港著名電影演員,是粵語電影中的老牌奸角,綽號“奸人堅”。早年經...
早年經歷 演藝經歷 演藝作品 獲獎記錄 人物評價 -
奸人堅[香港電影演員]
石堅,原名石榮璋,香港著名電影演員,是粵語電影中的老牌奸角,綽號“奸人堅”。 早年經常在關德興所主演的“黃飛鴻”系列電影裡擔任反派角色。而他最為內地觀眾...
早年經歷 演藝經歷 個人生活 主要作品 社會活動 -
徐占彪
徐占彪(1840~1892),名承安,字崑山,西充縣鳴龍鎮徐家河人。清朝將領,清朝晚期軍事家、民族英雄。為大清王朝在剿滅西南地區農民起義、平定西北地區回...
人物生平 血戰肅州 收疆駐防 御賜牌坊 -
鄭彪
鄭彪原是婺州蘭溪縣都頭出身,自幼使得槍棒慣熟。遭際方臘,做到殿帥太尉。酷愛道法,禮拜包道乙為師,學得他許多法術在身。但遇廝殺之處,必有雲氣相隨。因此人呼...
個人檔案 沙場交鋒 槍挑王英 魔君之殤 -
鄭彪[《水滸傳》中人物]
鄭彪原是婺州蘭溪縣都頭出身,自幼使得槍棒慣熟。遭際方臘,做到殿帥太尉。酷愛道法,禮拜包道乙為師,學得他許多法術在身。但遇廝殺之處,必有雲氣相隨。因此人呼...
個人檔案 沙場交鋒 槍挑王英 魔君之殤 -
李姓家譜
李姓家譜種類繁多,數量驚人,據說美國猶他家州譜學會存有115種,北京圖書館收藏有67種,民間保存者不計其數。從時間上說,李姓族譜始於宋代,盛於明、清,還...
家譜序言 家譜編修 李姓祖訓 李姓起源 李姓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