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璽

李國璽

李國璽(1921—1942年),號鳴錚,廣東梅縣城東潮塘村人。

基本信息

李國璽(1921—1942年),號鳴錚,廣東梅縣城東潮塘村人。出生於馬來亞一個僑工之家。5歲返國。國小畢業後隨堂兄李伯球赴廣州就讀於實踐中學,“七七”事變後回鄉任國小教員,1937年12月參加中國共產黨。時值中共梅縣中心縣委成立,為加強黨對學運的領導,縣委安排一批黨員到梅城工作或就學。李國璽先進入縣立中學後到梅州中學就讀高中,先後任縣中和梅州中學學生會會長,發動和組織同學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938年至1940年間,任梅縣中等學校學生抗敵同志會(簡稱“學抗會”)理事。1939年上半年,中共梅縣學生總支成立,他任總支委員,後任總支書記。是年冬,任中心縣委學生工作委員會委員。1940年春,國民黨梅縣地方當局公開鎮壓民眾抗日救亡運動,解散學抗會,取締其會刊《學生崗位》,受到學抗會負責人的反對。5月4日,學抗會代表100多人在縣民教館集會,會後由李國璽率領到梅縣縣黨部請願,要求縣黨部收回成命,結果遭到國民黨政府軍警的鎮壓,李國璽等7名學抗會代表被捕,關押在龍虎監獄(稱為“梅縣七君子事件”),後經中共組織發動民眾和廣大師生抗議後才獲釋。7月,李國璽去新四軍工作,改名李進,在連隊任指導員,後調軍政治部。1941年1月7日在“皖南事變”中被俘。3月,被押送到江西上饒集中營。在集中營,他與新四軍軍醫副處長陳延人在營外做工時逃出,潛進閩粵邊大山,歷盡艱辛回到梅縣,繼續參加革命活動。不久,與集中營逃出的新四軍衛生部副部長李東明一起赴香港。1942年初,黨組織派他到東江人民抗日游擊隊,臨行在梅縣動員一批共產黨員、進步青年和進步學生參加。3月,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成立,李國璽任政治部組織幹事,兼機關黨支部副書記。12月,隨東江縱隊總部轉移駐寶大線東莞縣黃田、固戌基圍。25日,與日軍激戰於黃田,鏖戰6個多小時,終因彈盡援絕而壯烈犧牲,時年僅22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