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琴

李國琴,中國常用名,著名的有:(1)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李國琴 ,女,漢族,1959年4月出生,邯鄲市人大代表,邯鄲市肥鄉縣南街村村民。(2)十大創業明星李國琴,女,32歲,湖北省襄樊市店埡鎮人,襄樊威傑食品公司副總經理。

基本信息

道德模範

人物簡介

李國琴,女,漢族,1959年4月出生,邯鄲市人大代表,邯鄲市肥鄉縣南街村村民。俗話說“婆媳關係最難處”、“後娘難當”,然而,15年來,邯鄲市肥鄉縣南街村婦女李國琴用她博大的愛心不但照顧生母、婆母、繼母、繼婆母四個母親,而且將一雙非親生兒女撫養成人、成家立業,演繹了一段感天動地的人間真情,譜寫了一曲“孝親敬老”的頌歌,獲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2005年4月被評為邯鄲市“感動我們的母親”,2007年5月,李國琴被全國敬老愛老主題教育活動委員會授予“中華孝親敬老之星”稱號。2008年7月28日,她的事跡在中央電視台第十套《人與社會》欄目播出。

人物事跡

1992年,37歲的李國琴嫁給了中年喪妻、家境貧寒並帶有兩個孩子的肥鄉縣郝莊村村民晁學斌。晁學斌有一個複雜的家庭,他從小隨母親改嫁到郝莊,生父在肥鄉南街村重組了家庭。面對世俗的偏見、背後的議論、婆婆的疑慮,李國琴用她的愛心、細心、孝心與丈夫一起支撐起了這個支離破碎的家。為補貼家用,她擺過地攤,當過小販,後來開了一家小雜糧店。國琴是家裡的長媳,對婆婆的錢糧“攤派”,總是以身作則、帶頭先交,並完善家庭“政策”:米要碾好,面要磨好,煤要現成的煤球,每月5日前交。一次,婆婆背生毒瘡,經村里、縣裡的一個個“名醫”治療,都不見好轉。國琴經過多方“打探”,好不容易打聽到一個能治毒瘡的老中醫,可地點距離縣城約有15公里遠。為不耽誤丈夫生意,國琴親自蹬著三輪車帶婆婆去治病,來回30多公里,連續去了三次,三個來回,終於將婆婆的毒瘡治癒。看到這么孝順的兒媳,感動得婆婆熱淚盈眶,直夸媳婦孝順、心眼好。

對待親生母親,性情溫順的李國琴在生活上處處體貼,總是把好吃的留給母親,家務活兒也總是搶著乾,母親病了,就端屎倒尿地在窗前伺候。婚後,她總是擠出時間常回家看看。2002年春,母親病危,國琴請來名醫,把脈開方,抓藥煎藥,在國琴的精心照料下,90多歲的老母轉危為安。老人開心的說,多虧有了國琴精心照料,才有了今天。

李國琴對丈夫前妻的母親(續母)也像對待親生母親一樣,夏日買電扇、蚊帳,秋冬幫著做衣縫被,添置新衣,還買來收音機為老人消愁解悶兒。1994年冬天續母被燒傷,李國琴不離床前照顧老人,直到傷勢痊癒。續母拉著李國琴的手說:“你比俺的親閨女還親,外甥女有你的照看,俺也就放心了。”

對待南街村的繼婆母,雖沒有法定的贍養義務,但國琴總是隔三差五帶著米、面、油等錢物去看望。2005年臘月,繼婆母生病,她又東挪西借湊了10000多元,為老人抓藥、打針,床前盡孝。繼婆母含著眼淚說:“學斌我沒有養過一天,媳婦國琴卻如此盡孝,我愧不敢當啊!”

在我們一般人心中只有一個母親,但李國琴卻有四個娘:生母、婆母、續母、繼婆母。她十五年如一日,不離不棄,不厭不煩地細心照顧四位母親的事跡,在當地傳為美談。[1][2]

創業明星

人物簡介

十大創業明星李國琴

[3]李國琴,女,32歲,湖北省襄樊市店埡鎮人,襄樊威傑食品公司副總經理。

多年來,李國琴憑著一股永不低頭的韌勁,從普通員工做起,一步步成長為一顆創業新星。她創業不忘家鄉,致富不忘鄉鄰,積極引導資金落戶保康,為許多民眾提供了就業機會,為保康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力量。

創業經歷

2006年,在廣州發展的李國琴攜同丈夫趙先生(威傑企業集團總經理)回到保康。通過考察,他們做出了重大決定:要把保康的茶葉做精做細,做出特色;要把保康的土特產精加工,做成人人喜愛的可口美味;要在保康建起現代化的電子工廠,讓保康人不用遠涉千里就能找到一份穩定的高薪工作!

2008年,在保康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湖北襄樊威傑茶葉食品有限公司在店埡鎮正式掛牌成立。李國琴建起了廠房,購回了先進的機器,聘用了優秀的茶技師。李國琴還在當地選派了一大批優秀的中青年送到外地學習深造,讓他們個個掌握精湛的做茶技術,人人成為生產高手。同時,李國琴還買下馬良鎮上百畝荒山,引進台灣鐵觀音、金觀音茶苗,由專人進行培育管理。她還把保康的核桃、板栗、木耳、香菇、葛根等土特產與茶葉搭配,作為保康四寶送到了上海博覽會上。

與此同時,李國琴大膽引進先進設備,利用先進技術把鄉親們平日裡用作飼料的瓜果蔬菜進行深加工,精處理,加工成各種各樣的可口食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