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1925年畢業於武昌國立大學。 歷任北方左聯成員,教師,《聯抗報》、《新通報》主編,中共華中地委宣傳部長,一分區文協主席,蘇北行政公署文教處長,江蘇省文化局局長,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名譽社長,新文藝出版社社長。20世紀30年代開始發表作品。著有小說集《跋涉的人們》等。
人物履歷
9歲入國小,13歲入省立第七中學,17歲入南通紡織專門學校,18歲入武昌高等師範學校就讀,學生會創辦《文學周報》,任主編。1925年,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主編過湖北團刊《湖北青年》,參加湖北地下區委的《楚光日報》的編輯工作。1927年5月,任武昌市委宣傳部副部長,8月到上海,曾去南通女子師範作代課老師。1929年,去河南淮陰第二師範、北平翊敖女子中學、聊城第三師範、濟南第一師範、山東高級中學任教,課餘時間寫作短篇小說,曾得到魯迅 的稱讚。李俊民手握筆桿槍,為揭露打擊階級敵人和民族敵人,鼓舞教育團結勞動人民和進步青年,先後創作了《啞鐘的破碎》、《秋之汐》、《寒宵》等大量小說、詩歌、散文,其中小說集《跋涉的人們》是新文學中最早反映工農民眾生活的作品,還得到了魯迅、茅盾的肯定。 1930年9月,參加北方“左聯”,任秘書長。抗日戰爭爆發,1940年底,在南通創辦《新通報》。任“聯抗”部隊副司令、紫石縣縣長、蘇中第四軍分區宣傳部部長、蘇中第九軍分區副專員。1940年,新四軍東進,在海安地區成立了一支聯合抗日部隊,他擔任聯抗的副司令,和陳毅、粟裕一起,聯合國民黨的一些進步力量,團結這些人共同抗日,人稱“才子司令”。 至今,海安縣還保留著他題詞的新四軍聯抗部隊烈士紀念碑。 建國後,1953年任江蘇省文化局局長,同年底到上海,任新文藝出版社社長、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社長。1958年,在國務院古籍整理出版規劃小組統一規劃下,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按照南北兩地分工原則,出版一批優秀古籍,又出版古代文史知識的讀物,成為全國有影響的古籍出版社。“文化大革命”中,他被列為上海第一批打倒的對象之一,受到殘酷的折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後,徹底平反,恢復名譽。重新主持上海古籍出版社,兩三年內出版初重版古籍500餘種。不僅出版著名的專家學者的著作,也出版中年專家學者的優秀著作。一貫重視學術著作的學術、編輯質量,使上海古籍出版社出書始終保持上乘的水平。1980年,他當選上海市文聯副主席、上海市出版工作者協會主席,1984年,因年老體衰,改任上海古籍出版社名譽社長。在耄耋之年,李俊民一直筆耕不輟,還創作了反映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奴隸暴動的歷史小說《共伯和》,直至1994年6月29日在上海逝世。 出版有《李俊民文集》。
家庭情況
其子李卜生,二機部(現中國科學院)核原料研製高級科研專家,現居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