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民國13年(1924年)夏畢業於無錫縣第五高等國小,即考入江蘇省立第三師範分校(今江蘇省洛社師範)。後因家貧輟學,進上海立基洋行當抄寫員。民國18年起,在丹陽童家橋國小、無錫東北塘茅梓橋國小、北門外蔡氏國小任教。曾與杭葦、陸靜山等編輯、發行《小寶寶》、《兒童新聞》(周報),撰寫時事評論、地理簡介,進行抗日救國教育,並積極參加無錫國小教師為反對扣薪、要求改善待遇的請願鬥爭。
民國24年夏,和錢秋葦等進步教師發起組織無錫抗日緝私同盟。一二九運動後,發動各界民眾往無錫火車站慰問上海學生赴南京請願團,聲援學生的愛國鬥爭。民國25年3 月,和陸靜山、周秋野等發起組織無錫新文化研究會,6月又成立無錫世界語協會。8月23日,與陳佩三、張錫昌、錢秋葦、周秋野等發起組織的無錫學社成立。李伯敏擔任學社理事會主席。學社成立後舉辦形勢報告會,組織宣傳隊,在《人報》副刊開闢“時事認識”專欄,宣傳抗日救亡運動。11月1日又組織無錫各界民眾500餘人,在錫師附小召開追悼魯迅先生大會。無錫學社的頻繁活動,引起了國民黨無錫當局的注意。民國26年1月28日,李伯敏等被逮捕,2月間移押鎮江。他們堅持認為愛國無罪,與國民黨當局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李伯敏於6 月釋放後繼續從事抗日救亡運動。七七事變後,他赴滬參加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舉辦的救亡幹事訓練班。7 月下旬返錫,參與組織無錫各界青年抗敵後援會,被選為常務理事,負責宣傳、募捐、救護等工作。
民國26年11月下旬,李伯敏擔任無錫青年抗敵流亡服務團第2隊隊長,率隊到達新四軍南昌辦事處。
民國27年初,他參加新四軍政訓班學習,後派至九江地區工作。同年三四月間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擔任江西青年服務團戰地工作隊第2 隊黨支部書記。民國28年初,中共江西新幹縣成立前方委員會。李伯敏任書記,領導新乾、豐城等7 縣的抗日救亡運動。同年夏化名李白文,在浙江雲和縣以戰時兒童保育會浙江分會第二保育院教導主任的身份為掩護,開展秘密工作。
民國30年二三月間,李伯敏被江西憲警逮捕,關押在上饒集中營。民國31年6月,集中營轉移至福建建陽
李伯敏烈士:“九一八”事變後參加抗日救亡運動,是無錫學社、無錫各界青年抗敵後援會的創始人和骨幹之一。1937年“八一三”淞滬抗戰時,率慰勞團赴滬慰問抗日將士。後組織無錫抗日青年流亡服務團南下開展抗日宣傳,後與新四軍駐南昌辦事處取得聯繫。1938年1月,參加江西省青年服務團第三大隊工作。同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率隊在九江活動。1939年1月編入第一大隊,任中共支部組織委員、第三行政組組長。3月,南昌淪陷後率團到江西新幹活動,任江西青年抗敵後援會宣傳慰勞工作團第二團第一大隊中共支部書記。4月,任中共新乾前方工作委員會書記,在新乾、豐城、清江等縣開展抗日救亡工作,遭國民黨當局秘密通緝。1940年,化名李白文以浙江省戰時第二保育院教導主任的公開身份在浙江麗水、雲和、瑞安開展工作,為中共瑞安縣委負責人之一。1941年初,被特務逮捕。1942年3月,轉押到上饒集中營,集中營轉遷至福建建陽徐市後,被敵折磨致死。
人物病逝
李伯敏患痢疾,得不到醫治,於九十月間病逝,時年3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