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之先

李之先,新會道教仙人。廣東新會濠橋人(今新會五顯路6巷),出生於宋仁宗皇佑年間(1049-1054年),靠抄書為生,後讀華陽故事,從而萌生修道的念頭。續拜雲水道人為師,在圭峰山修道,曾負石上山,在圭峰絕頂築了一座道壇,四周均為36步,每晚在壇里朝拜北斗。後人稱之為“朝斗石”。

人物簡介

李真人仙逝之後第三天,有位街坊曾在城郊遇見一位從南恩州(今廣東陽江市)來的人, 對街坊說:“我有事南行,煩代告知我的家人,我欠賣油郎油錢五百。錢放在家屋門楹上一草履中,可取錢還給賣油郎便是。”說罷,倏然不見。 街坊遂囘城將剛才李翁遺言相告其家人。眾皆驚異,果然在門楹上端暗處尋得草履一隻,內盛銅錢五百,才信服真人託言。李真人出殯之日,抬棺者感覺棺木甚輕,告知喪家,啟棺示之,棺內只有草履一隻。
明丁積為縣時,朝廷建醮,所有蠟燭的火焰都向上冒火,朝廷感覺好奇怪,便問道士,道士說,擔任監齋(道教法宮觀及舉行齋醮時的執事之一)一職,乃是新會的李真人之先。請求朝廷立廟祀奉。
新會濠橋街有一地名叫“仙鞋裡”。相傳李真人成仙而去時,遺留了一隻草鞋而得名。明萬暦《新會縣誌》稱“草鞋巷”, 清代康熙《新會縣誌》 則改為“草鞋裡",後又再改為 “仙鞋裡”。 即今新會五顯路6巷,新會職工中專正門前。
李之先真人世代都得到新會正一派弟子崇奉,把真人的名字放在祖師聖班內,奉為道教正一派的祖師。大凡舉行道教法會都會恭請真人來臨,在抄寫於道光年間的正一派道書中,尊稱真人為”朝斗得道李真人“。抄寫於民國年間的正一派道書則以”隆興觀得道李真人“來供奉,可想而知,李真人在新會道教正一派的地位都很尊崇的。

修道遺址

朝斗石
朝斗石位於圭峰山之上,圭峰少室岩為李真人修道之地, 圭峰朝斗石為結壇禮斗之地,後人為紀念李真人,就在李真人結壇禮斗處石刻上“朝斗石”三個大字。清康熙《新會縣誌》描述其石為“大約五尺,高四尺余,平如席,傍有七石團聚,李真人每晚於此朝斗,山側有真人庵。今石尚存,庵已廢”。許多人根據史料尋找朝斗石的所在位置均沒有結果,後來有人考證說“朝斗石”在“馬口石”之上,並說該石可容四五人。新會學者林福傑曾在景堂圖書館找到兩張上世紀20年代拍攝的舊照片為證。
“馬口石”在玉台寺往上將到乳泉苑、有車路通往天線過脈的地方。這裡花崗岩石多,有巨石像馬頭張口嘶風,因名“馬口石”。過去泉水叮噹,樵夫、遊人路過都稍作休息,洗手並飲泉,說是“飲馬乳”。由於開山取石和擴改公路,“馬口石”被炸,“朝斗石”也就不復存在了。現在原“馬口石”的上面,仍是很大面積的山石。下臨石澗,百丈懸崖,可極目遠眺,視野開闊,心曠神怡,確實是個好地方。這個地方環境雖好,但北面是圭峰主峰,正好遮擋觀看北斗的視角,絕不是“朝斗”的好位置。查清康熙《新會縣誌》“朝斗石”條記:“在圭峰絕頂”;查明萬曆《新會縣誌》志“李真人”條記:“嘗自負石結壇於圭峰絕頂,周三十六步,每夜朝斗。”清康熙和道光縣誌都一字不改照錄。因此懷疑山腰的“朝斗石”是後人所作,“朝斗石”大字也必然是後人紀念刻石的。山頂一望無垠,才是觀北斗星最佳地方。
煉丹井
煉丹井,位於新會原蓮花街尾,即今朱紫路煉丹街,《新會縣誌》稱,始建於北宋,相傳為宋李真人修道煉丹之用,清同治九年(1870年)孟春重修。井口方形,邊長1.03米,井深4.5米。泉水甘美,長年不竭。後人多用於造酒、飲用。至1985年,仍保存完好。井前曾有一座古建築,名長生殿,祀奉李真人,年久失修廢圯,為李真人修道煉丹時所蓋的茅屋舊址。
隆興觀
隆興觀為新會道教正一派的祖廟。 在城西惠民門外,宋皇佑年間道人李之先在圭峰結壇朝斗,其後屍解成仙,新會
人即立廟祀奉,名”李先生祠“,後改”隆興觀“。萬曆年間,僧三乘重修,日久頹廢,清鹹豐六年(1856年),紳士譚錫朋等募捐修復。 1949年前,因失修已倒塌。現在遺留有”隆興觀玉印“一枚,藏於新會博物館(新會學宮),乃是清同治三年(1864年)所造。 隆興觀前有一井俗稱崩口井,《新會縣誌》載譚家井是新會人譚聖裕開鑿,泉清而不洌新會煮茶第一泉。

修道傳說

傳說李真人家境貧寒,靠幫人抄書為生,有天在圭峰山打柴,擔柴回家時,路經黃雲山,見迎面走來一位身材高大、童顏鶴髮、兩目炯炯有神的老人。老人對他說:"小伙子,聞說你寫得一手好字,請你幫我寫些東西好嗎?"李之先滿口答應,便跟著老人走,說也奇怪,只看見老人緩緩而行,自己卻要跑步才能跟上。
到了圭峰山麓的一間廟裡,老人自稱是雲水真人,請李來是抄寫黃庭經的。李之先二話沒說,便住在廟裡,日夜抄寫。從此,兩人相處很好,李之先便拜雲水真人為師,跟他學習吐納之學。有時兩人上山採藥,回來一同提煉炮製,李之先學到不少東西。一連幾年,一天,雲水真人對李之先說:"我要到外地雲遊,你留在這裡,繼續把醫藥知識學好,將來好來解除人民的疾苦。"李之先拜別師傅後,便回到家裡,真人在煉丹井旁蓋了一間茅屋,專心製藥。由於他醫學精湛,提煉的藥萬應萬靈,病人得到他的藥醫治很快便痊癒了,他醫好的人不知多少。後來,民眾稱李之先經常煉藥的山泉井,叫"煉丹井"來紀念他。
他日間在家為民眾診病施藥,晚上要到圭峰山上做他的鍊形存真的吐納功夫,他選擇朝北的一塊如蒲團樣的大石,每晚坐在大石上,面朝北斗星象,一直到天亮才下山,後人叫這塊大石做"朝斗石",石上刻上"朝斗"二字。由於他每日這樣往還,都要經過縣城北門。城門規定早上開門和晚上關門的時間,守城門的軍卒,日日見這位一手持杖,一手攜燈,腳穿草鞋作道士打扮的人進出,每日早上打開城門他第一個入城,晚上關城門時他最後一個出城,天天如此。守城軍卒想捉弄他,故意把開門和關門的時間提早或推遲,誰知又是剛剛掩上一隻門時他就來,關門也是這樣。後來才了解到這個人是替人治病的李之先。
真人仙逝之日,人們見到他家升起一道五彩祥雲,李之先腳踏祥雲冉冉上升,民眾見到了,相互傳告,一齊走來觀看,大家呼叫著:"李之先先生升仙了!"有一位懷孕的婦女從家中出來看熱鬧,可能升仙的李之先突然被胎氣所沖,從祥雲中跌落一隻草鞋,恰恰跌在他住的那條小巷中間。從此,民眾稱這條小巷做仙鞋裡,稱李之先為真人。

詩句

清康熙《新會縣誌》所載,關於李真人事跡的詩句,皆由明代新會詩人李之世所作。
真人庵 明李之世
海上真人去不回千秋陰澗落莓苔
風前尚想朝天舄雲氣長封禮斗台
玉乳時從暗澗落琪花偏傍石壇開
紅塵擾擾仙都遠日暮空山猿鶴哀
李真人廟 明 李之世
空傳墜履跡猶想飱芝顏古廟無人到
蒼苔一逕閒雲蔭餘落日秋露滿空山
何事令威鶴千年殊未還
真人巖 明 李之世
神室何人閟靈蹤乆已蕪古松巢野鶴
陰雪飽飢鼯石鼎三芝秀雲房五色鋪
憑高望海氣一點類蓬壺
石床 明 李之世
真人惟西壁石榻僅容肱雨沒縈裾草
雲垂交戶藤鳥王銜絳果山鬼吹青燈
指點靈奇蹟高風信可憑
朝斗石 明 李之世
片石分雲出生成禮斗壇星河七曜動
環佩五更寒靈雨陰長潤霜華剝不刊
何來雙白鶴飄渺下層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