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鴻勛

朱鴻勛

朱鴻勛,字伯廷,吉林農安縣人,著名抗日愛國將領,1941年除夕前,在與日軍作戰中犧牲。

抗日愛國將領

1,朱鴻勛,字伯廷,吉林農安縣人。先後畢業於南開中學、東北講武堂第六期步兵科。在南開求學期
朱鴻勛在東北講武堂
間,朱鴻勛認為:徒恃書策不能發揚其志,遂投筆從戎,投身奉軍,曾任57旅副團長,26師團長等職。由於其治軍整肅,聲譽斐然,晉為陸軍53軍116師師長、53軍副軍長。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53軍與日軍搏戰於黃河南北、晉、鄂之郊。朱鴻勛首當其衝,奮勇殺敵,不為寇懾。1938年,53軍奉命駐守三溪口,保衛湖北通往湘、鄂、粵的要道——陽新(今湖北東南部)。日軍新銳部隊來犯,朱鴻勛率軍與之殊死作戰,連續指揮作戰六天六夜,嚇得日軍不敢前進。因此,武漢的軍資器械才得以南運。
1940年,宜昌、沙市相繼淪陷,朱鴻勛率軍進駐湖北境內藕池口,使日軍揮戈前進的計畫不能得逞。1941年除夕前兩天,朱鴻勛率軍偷襲日軍,日軍利用空軍反襲。朱鴻勛中彈犧牲,年僅42歲。朱就義後,蔣介石追贈其陸軍中將銜,參謀總長兼軍政部長何應欽親臨弔唁。因戰事原因,朱鴻勛將軍暫埋於重慶南山復興村。

朱鴻勛烈士墓碑發現記

2005年9月3日,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六十周年大會上,國家主席胡錦濤向抗戰老兵頌發了紀念章。約600名抗戰老兵參加了大會,包括許歷農等國民黨退役將領。
在重慶,一位死去的將軍正以另一種方式迎來這場大慶。是日,國民黨陸軍中將朱鴻勛將軍的墳墓首次暴露在記者的鏡頭下。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這位身經百戰、聲名顯赫的將軍,竟被埋藏在重慶南山黃桷埡一塊紅苕地下長達半個多世紀。 9月3日,在村民陳學禮的帶領下,記者來到黃桷埡鎮新力村小灣社原真德堂。走到真德堂下方一小片紅苕地時,陳學禮突然停下來定定地說:“不是要找將軍墓嗎?就是這兒。”這片僅有十平方米左右的普通紅苕地下,曾埋葬著國民黨陸軍第53軍副軍長、陸軍中將朱鴻勛! 這一切,得從一塊石碑說起……

將軍墓碑首現跳蚤市場

8月初,三峽博物館迎來一塊特殊的石碑。石碑上,篆刻著國民政府陸軍第53軍副軍長朱鴻勛的生平事跡。三峽博物館副研究員馮慶豪告訴記者,這塊石碑是他在渝中區中興路跳蚤市場上偶然得來的。 兩個多月前,馮慶豪與同事來到中興路跳蚤市場。作為博物館近現代文物徵集小組成員的馮慶豪,幾乎每周都要到跳蚤市場逛逛。當他來到一個張姓商人的店鋪時,店主神秘地把他拉到店內柱頭後面,指著一塊用布蒙著的龐然大物說:“瞧瞧這寶貝!這可是南山空軍墳里一個將軍的墓碑!” 六七個大漢把墓碑從地上抬起來靠在柱頭上。店主把所有人都攆開後,才緊張地把布扯下來。“看到那碑時,我眼睛都亮了!”馮慶豪從事文物工作20多年了,他從石質、風化程度,“一眼就看出這是真貨!” 驗完“貨”後,馮慶豪把碑中記載的時間、人物、地點牢記在心,裝作不太感興趣的模樣與老闆談價。但老闆漫天要價,不肯退讓。“這可是歷史文物,你不能倒賣,否則後果自負。”無奈下,馮慶豪只好再三警告老闆。 接下來一段時間,雙方都按兵不動,等待著對方的讓步。

與湖北文物機構“搶寶”

8月,張姓商人似乎有點坐不住了。按碑文記載,朱鴻勛將軍是在湖北犧牲的,因此商人通過網際網路向湖北文物機構發出了訊息。湖北方面聞風而動,當即表示:馬上派專家來渝鑑定,千萬不能賣! 收到訊息後,馮慶豪也急了:“不能再拖了,遺失了就是重慶文物界的損失!”他告訴記者,雖然三峽博物館文物以社會捐贈、文物部門發掘為主,但近幾年來,一批不為官方所知的文物頻頻出現在民間,私買私賣,給文物保護帶來了困難。因此,博物館決定立即徵集將軍墓碑,不讓文物外流。 在三峽博物館與商人談妥價格、把石碑運回博物館倉庫的次日,湖北文物機構給商人打來電話稱,專家小組即將起程赴渝。“還好搶先一步!”馮慶豪慶幸地說。 將軍墓碑,終於名正言順地落戶重慶三峽博物館。

抗戰文物是塊“寶”

朱鴻勛將軍的墓碑靜靜地躺在三峽博物館倉庫內。而它,僅是博物館數以千計文物中的一件。為了不錯過每一件有歷史價值的抗戰文物,博物館近現代文物徵集小組成員的足跡幾乎踏遍重慶的每一寸土地。 僅8月下旬,小組便徵集到不少抗戰文物:民國26年6月,四川省主席劉湘等簽發的《國小教員檢定合格證書》;民國26年7月30日,國民政府頌發的軍事委員會資源委員會成員委任令;戰時平民工業社產的“無敵牌”香菸商標…… 每一件抗戰文物,都從不同角度承載了重慶抗戰歷史的不同層面。但單憑重慶市為數不多的幾個文物收藏單位,保護力度是遠遠不夠的。據記者所知,此前已有不少文物在民間買賣中流向外省甚至境外。除了規範當前的文物經營市場外,抗戰文物迫切需要全社會的保護與支持。

作家

2,朱鴻勛,山東平原人。中共黨員。1943年畢業於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文學系。歷任中共甘南縣委書記,瀋陽東北局宣傳部文藝處副處長,中共中央宣傳部文藝處幹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名譽會長,中國作家協會第四屆理事、全國委員會名譽委員。1939年開始發表作品。195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評論集《從生活出發》、《朱寨文學評論選集》、《感悟與沉思》、《行進中的思辨》,專著《中國當代文學思潮史》、《當代文學新潮》(合作),散文集《鹿哨集》、《中國現代文化名人紀實》,長篇論文《長篇小說與現代主義》、《關於胡風文藝思想的評價問題》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