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震[宋朝大臣、理學家]

朱震[宋朝大臣、理學家]

朱震(公元1072年生),字子發,世稱漢上先生,湖北荊門州人,北宋、南宋之際的著名大臣、理學家。

基本信息

北宋、南宋之際的著名大臣、理學家

通俗版

年少時在東寶山麓的東山書院攻讀,宋徽宗政和年間中進士,曾任縣令、州官,後來官至朝中重臣。以廉正守道聞名於世。

朱震學識淵博,對經學很有研究,尤其精通《周易》,體會透徹。他以程頤《易傳》為宗,採納各家之說,融會貫通。曾自陳道:“今以《易傳》為宗和會邵雍、張載之論,上采漢魏吳晉,下逮有唐及今,包括異同,庶幾道離而複合”。朱震比較各家異同,分析眾說優劣,以王弼盡去舊說,雜以老莊,專尚文辭為非。他對象數之學,特別重視,著重探研。《周易》中凡言天日山澤之類為象,言初上九六之類為數。朱震一生,著述頗豐,著有《周易(卦圖)》三卷、《周易叢說》一卷、《漢上易解》、《漢上易集傳》八卷、《春秋左氏講義》三卷。

宋室南渡前,大學士胡安國發現朱震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大為器重。胡安國是兩宋之際的正人君子,廉潔而又有骨氣,不依附當權的奸臣蔡京,一再向朝廷推薦有才德的布衣寒士。胡安國非常賞識朱震,曾向宋欽宗懇切進言:“明君以務學為急,聖學以正心為要,”主張重用朱震。宋室南渡後,江西制置使趙鼎提升為參政知事後,也極力推薦朱震“學術淵博,廉政守道”。宋高宗聽了,親自召見朱震,垂問有關《易》、《春秋》的要旨。朱震結合自己多年來的研究和體會,應答如流,高宗十分滿意,便提拔朱震為禮部員外郎,兼川陝荊襄都督府祥議官。朱震趁便上書高宗,提出了中興宋朝的穩妥之計:“荊襄之間,沿漢上下,膏腴之田七百餘里,若選良將領部曲鎮之,召集流亡,務農種穀,寇來則御,寇去則耕,不過三年,兵食自足。又給茶鹽鈔于軍中,募人中糴,可以下江西之舟,通湘中之粟。觀釁而動,席捲河南,此以逸待勞,萬全之計也。”他主張以荊襄為復興基地,發揮荊襄的地理優勢,妥善經營荊襄,安定人心,召集流亡,農戰結合,三年即可以解決守軍給養問題。還可以通過長江、漢水之利,運用湖南、江西的力量以充實荊襄,然後乘機收復中原,萬無一失。朱震此言,頗得高宗欣賞。

不久,朱震改任起居郎,後又調任翰林院大學士。有個叫郭千里的人,就要被派為將作監監丞。朱震指出,這個人曾因侵占民田而受到依法懲治,希望不要委派。朝廷接受了他的意見。公元1131年(紹興元年),虔州(今江西贛州)陳顒率眾數千人起義,襲擊雩都、信豐等地。次年,起義軍又去攻打惠州、梅州,攻克龍川,公元1133年,起義軍又圍攻潮汕地區,不克,退守贛南,並聯合其他農民武裝在各地活動,數量迅速壯大到10多萬人馬,大小山寨500處。高宗皇帝十分擔心事態擴大,不可收拾,打算派大軍前往鎮壓。朱震奏稱:農民為盜,實為貪官污吏所逼,派兵鎮壓,不如派太守招撫,懲治貪官污吏,並選用良吏,百姓自然安分守己,即使有人煽動他們造反或當匪盜,也不會有人去。在他的建議下,高宗吩咐新上任的太守,一到任上就將本州府所屬各縣的各級官員開列名冊上報,發動老百姓檢舉貪污受賄和胡作非為的貪官污吏,凡經查屬實的,一概罷免,改派關心百姓疾苦者來接替職位,凡有政績者,從優獎勵。這樣一來,長達三年的農民起義被朱震獻策化干戈為玉帛。

宮中立太子,設資善堂,高宗任命朱震和范沖兼翊善官(講讀官),負責對太子的教育。在朱震、范沖的教導下,太子學有所成,繼位後是為孝宗,成為一位賢達的較有作為的君主。

公元1137年(紹興七年),朱震請求病休,未允。朝廷因其功勳仍派他主管禮部貢舉。不久,朱震因病去世。後來荊門州百姓將朱震列為鄉賢,專門修建祠堂三賢祠,把朱震與陸九淵、胡文定三人尊稱為“荊門三賢”一同供奉。荊門州在沙洋縣漢江大堤的關廟(鐵中寺)後建有書院,為了紀念朱震,名之為漢上書院。

省志記載

朱震(1072~1138),字子發,宋邵武人。政和五年(1115)中進士。在任職知州、知縣期間,以為政清廉而聞名。由中書舍人胡安國向高宗推薦召為司勛員外郎,朱震借病沒有赴任。紹興初(約1131~1137)宰相趙鼎,認為朱震學識淵博,廉政守道,又向朝廷推薦。宋高宗趙構當即召見朱震,並問其《易》、《春秋》之旨,他以所學答對。宋高宗聽後,便提升他為禮部員外郎,兼(四)川、陝(西)、荊(州)、襄(陽)都督府評議官。朱震到任後,針對南宋時弊,上書朝廷,指出從荊州至襄樊,方圓七百餘里,土地肥沃,有利發展農業生產。但由於宋金戰爭,人口外流,良田荒蕪,因此他要求朝廷選派賢能將領前往鎮守,招撫流散百姓,務農種穀,組織民眾,抗金墾荒,以達到兵食自足目的。同時,他認為荊襄(今湖北荊州、襄樊)之地,水陸交通方便,極力籌劃發展與四川、江西等地的貿易,籌集資金,以資軍費。朱震還向朝廷提出不少抗金復國的意見,受到宋高宗賞識。因此,升為秘書少監,兼任侍經筵。不久,又先後提升為中書舍人兼任翊善、給事中、翰林學士等職。

當時,虔州(今贛州市)一些貪官污吏,魚肉百姓,激起民反,朱震認為:只為官清廉,則百姓自安。要求朝廷懲辦貪官污吏,罷免庸官,獎勵為政清廉的官吏。

南宋紹興八年(1138),朱震去世。宋高宗贈中大夫。朱震一生不僅政績顯著,而且對經學有很深造詣,著述不少。現僅存《漢上易解》11卷、《附漢上先生履歷》1卷。

當代朱震簡歷

朱震[宋朝大臣、理學家] 朱震[宋朝大臣、理學家]

1973年進入初創的燕山石化

1980年開始負責燕山石化有線電視的建設

1984年開始任中國企業有線電視台協會秘書長,連任9屆

1990年調出燕山石化,參與籌備中國有線電視協會,後因其他原因退出行業協會的籌備

1990年後,下海經商,至1995年依然在有線電視設備行業

▲中國收藏家協會常務理事

▲中國收藏家協會學術研究部科學檢測實驗室主任

▲ 浙江電視台影視娛樂頻道《鑒寶》欄目專家

東漢大臣

朱震,字伯厚,陳留郡(今開封)人,東漢桓、靈時大臣。最初當州從事,上奏彈劾濟陰太守單匡貪贓受賄,而且還牽連到單匡的哥哥大太監中常侍車騎將軍單超。桓帝收捕單匡,責怪單超。單超到三公府謝罪。世間有諺語:車如雞棲,馬如狗,疾惡如風朱伯厚。

建寧元年(168年),陳蕃、竇武謀誅宦官事泄。太監曹節、王甫發動政變。陳蕃身死,被族誅。朱震當時是銍縣(今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臨渙鎮)縣令,聽說訊息,棄官奔赴洛陽,為陳蕃收屍。他又偷偷把陳蕃的兒子陳逸藏到甘陵郡(今山東高唐縣)。事發後,朱震被抓捕,全家入獄。他經受嚴刑拷打,至死不言。陳逸因此躲過一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